提高学生提问力,培养阅读素养

2021-12-13 13:23卢慧灵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

卢慧灵

摘  要:在新课标的大纲要求下,新型课堂应该是互动生成的课堂,应该是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促逐渐养成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优化、精准提炼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从而逐步训练学生提问力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关键词:提问力;阅读素养;阅读要素

一、前言

有“疑”意味着有“思”,有了问题的产生,就有了思维的诞生。前人曾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小学生若具备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也就具备了提问力, 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文章将从提问力的定义、目前现状、培养方法、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阅读提问力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让学生的把问题视为阅读教学的航标, 使阅读教学更有效。

二、提问力的定义

阿德丽安的著作《阅读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一书中提到:“阅读力”旨在教授运用于阅读过程之中的专门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具互动性和思考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由“联结力”“提问力”“图像化力”“推测力”“转化力”五大力构成阅读力。提问力是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提问和回答,使得学生成为更自信的意义建构者。由此可见,提问是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发自主地思考,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涵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信提出问题,对文章产生思考,一步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

三、课堂提问现状

陆九渊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进步的道路上,疑问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但在我们的教学常态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要负责在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回答正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但是当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出现时,学生就会被难住,这样的思考是学生停留在浅层思维的思考,他们回答起来相当熟练。同样他们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相当熟练,但是他们忘记了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教过如何思考。教师习惯性按部就班地抛出问题,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再和教师对照正确答案,以此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习惯性地等待老师提问问题,接着回答问题,形成了课堂师问生答的固定氛围。就算有思维活跃的同学想提出问题,也会在大家都不提问的大环境下不发表自己想法。因此,教师应学会利用提问力,促进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层,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阅读素养的目标。

四、训练提问力之法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在文本中找到直接的答案,用陈述句回答问题,然后开始下一个问题。但留到最后的问题通常不是能够直接在文中体现的,它们是“如果……会如何?”“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诸如此类的问题。但这一类的问题。浅层的思考并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许多学生也在这类问题上遭遇滑铁卢,在考试的阅读理解中不能够拿高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才是能否真正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能否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关键。

(一)添加字词技巧法

在培养提问力之初,教师可以授予学生:问题通常包含“谁”“什么”“在哪儿”“什么时候”或“为什么”要素。学生在提问时可以将这些字词融入提问的句子中,以固定字词构建提问句子。

例如,在《丁香结》一文中“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引导学生用上固定字词,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提问——“为什么丁香结能够负担着人们解不开的愁怨?”师适当引导“是因为它的美丽?妩媚?气味?形状?”学生能够说出: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最后总结出答案。又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课时目标要求:需要根据文章内容体会出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在学习第六自然段中,学生已经有了前五个自然段的学习,奠定了体会五壮士英雄气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在第六自然段中,在哪儿能够体现他们的英雄气概?”学生会在人物的细节描写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并总结出答案。

由此可见,提问是思维的开端,但这个开端也有终点,学生的回答让这条思维的线索有了终点。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利用好提问,在开端与终点间的这条路上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二)课后习题提炼法

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把文章、插图、课后习题、语文園地、单元目标等元素串联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单元目标而展开。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后习题,

聚焦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明确本课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课后习题第三题“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根据这个习题的内容,学生可能就会提出“第2自然段哪里关注了人物群体,哪里写了每一位战士?”在学生自己的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自主解决答案,并理解这种写法就是单元目标——点面结合的写法。将学生提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有机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力及阅读素养。

(三)单元要素聚焦法

单元要素是一个单元的航标、导向,所有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最终都要指向单元要素。引导学生关注单元要素,从单元要素出发对课堂问题进行提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教学16课《夏天里的成长》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总分结构明显。可以提出“文中能体现中心意思的句子是哪句?”“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中心意思?”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将单元要素融会贯通。

(四)文章题目延伸法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涵的集中体现。从题目出发进行提问,从开头就为文章的学习奠定探寻的基础。同样是《夏天里的成长》,学生从题目出发可以提出“夏天里成长了什么?”“它们在夏天里是怎么成长的?”带着这些问题过渡到文章的学习。由于这篇文章在理解上偏于简单,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且解决疑问,完成课时目标的训练。

五、小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授阅读提问技巧,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阅读教学融进提问的一环,逐步培养学生的提问力与阅读素养,相信学生明天的阅读会越来越好。

【本文系新塘镇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小课题《提高学生提问力,培养阅读素养》成果(课题编号:xtky202015)】

参考文献:

[1]吴丽莉.提问力,引阅读走向深层[J].考试周刊,2021(15):13-14.

[2]周玲霞.学会提问,为教学导航——例谈对学生预学环节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72-73.

[3]陈琳.借力有效提问  推进深度阅读——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21(22):86-87.

[4]黄国才.教儿童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阅读[J].教育评论,2016(03):144-147.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
PISA测评框架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运用符号,玩“活”低年级阅读教学
结构化推荐,课外阅读多姿多彩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
以绘本阅读提高幼儿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