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2021-12-13 13:24邢冉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内涵

邢冉冉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体现学校的软实力。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涵盖教师各方面发展内容: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探索小学教师的内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践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路径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对于学生习惯、学生学校效率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样的对教师自我发展也产生重要作用,打好基础教育,走好第一步。本文所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想要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什么。这一概念是基础性的本体论问题。由这一本体论的问题可以引申出,教师专业是什么,专业发展是什么,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什么等等。由朱旭东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在国内是一个社会角色的代名词,他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具有专业性质的工作,这里的所说的教育学中“专业”指的是教书育人、服务、教学生怎么样学习[1]。想要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需要了解,什么是教师专业、什么是小学教师专业。

(一)教师专业化内涵

崔莉等认为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新手教师经过职前培养和职中自主学习以及职后培训等,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最后发展成为优秀的专业化教师。[2]张磊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这一职业具有个体的职业特点和相应的要求,有专门的培养和管理规定”。[3]

(二)小学教师专业化内涵

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小学教师是指以6-12岁儿童为教育对象,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是指小学教师通过职前培养、自主发展、职后培训由新手教师成长为专业化教师的过程。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

大部分的学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问题的解答过于依赖参考书,并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部分小学教师情意不饱满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重提到教师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当决定成为人民教师的那一刻就应该把对学生的爱当成此生的信仰,从网络或者新闻报道中也了解到部分教师“谩骂”学生,体罚学生等。

(三)部分小学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较低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学教师的教学组织不仅要让自己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还要有效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四)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弱

提到科研,大部分一线小学教师都会认为这是专家学者们要去研究的问题,我一个小小的任课教师,怎能搞科研。正是因为大部分一线教师这种科研与我無关的态度使得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五)小学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淡薄

因为教师工作的稳定性,部分教师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己的的要求逐渐降低。由一开始的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渐渐变成中规中矩上课,上班盼下班。

三、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小学教师的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学校制度、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采用科层管理,过多的控制倾向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小学教师培训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指导

过多的理论化内容的培训,对小学教师的影响不明显,培训拘泥于形式化,大篇幅理论阐述,忽略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怎么实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很少有明确的指向性。以下为实图:

(三)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错误导向

理想状态下通过教师评价一般可以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学校对教师作出聘任、降级、晋升、奖惩等决定提供客观依据;二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教师评价过分强调管理目的,重点关注教师已有的素质和已取得的工作成绩,基本上都是奖惩性评价”。[4]

(四)小学教师文化的影响

小学教师文化是小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对小学教师行为起着引导、规范、凝聚的作用。

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小学教师掌握知识的能力

优秀的小学教师不仅需要通识性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还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5]

(二)唤醒小学教师的情意

以温暖的方式培养教师,教师也会以温暖的方式反馈社会,如果仅仅把对教师的培养当做工作,没有热爱,没有激情。[6]张桂梅老师,2021年7月1日张桂梅登上天安门城在“七一勋章”颁奖仪式上表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当是吾辈教师的楷模。

(三)增强小学教师教学组织能力

落实小学教师基本功的培养,给教师更多上“公开课”的机会,每个老师要用对待公开课的标准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堂,借助视频功能自己拍下自己上课的视频,进行不断反思和自我提升。

(四)提高小学教师科研能力

首先一线教师可以使用“行动研究”以自己所教班级为例子对问题不断探索优化。其次教师不要惧怕科研,树立科研意识。

(五)重视小学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

重视小学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实施其他路径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资源,以及奖励等形式鼓励小学教师进行自我发展并提高为其自主发展渠道。

总之: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小学教师不断懂得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学习学科知识与技能、担负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化过程。教师职业的具有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教师在工作三年左右是会开始出现职业倦怠,想要提升又不知怎么提升,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反应期。因此,如何高效促进一线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是社会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35(06):81-90.

[2]崔丽,关博.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取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188-190.

[3]张磊.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职业,2014(15):69-70.

[4]于鸿雁,高雁,卢国君,成玉飞.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0):20-21.

[5]康晓伟,朱旭东.论当代西方知识主义教师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11):41-51.

[6]陶西平.教师的专业情意[J].中小学管理,2007(07):54.

猜你喜欢
内涵
党内法规研究中的概念:内涵辨析、体系构建与重要价值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落实路径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人体大探索
实施和雅教育 深耕内涵发展——以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为例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旧书里的创意世界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