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 物我两忘
——论紫砂壶“溪山提梁”的艺术设计和人文韵味

2021-12-14 02:4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仁义宜兴智者

赵 朕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这是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在饱览了宜兴的山山水水之后,留下的美好愿望,虽然最终没有能够终老宜兴,但是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东坡提梁壶”的设计和创作就是最为明显的佐证。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直到今天,紫砂作为一种陶瓷类别之中的奇葩,依然延续着“中国陶都”的荣光,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饮茶健康和禅茶一味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紫砂艺术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方兴未艾之势,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审美和情感寄托。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溪山提梁壶》采用了提梁设计,把紫砂艺术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此壶的过程之中,可以真正领会到紫砂艺术的本质和魅力之所在。此壶壶身如同坚硬的石头一般,形态则是比较的端庄,线条简洁;壶底平整,壶嘴微微上扬,出水非常的爽利,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之感;壶盖嵌如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带有一点弧度,便于拿捏,造型和壶身如出一辙,遥相呼应。此壶的关键还在于提梁的设计,非常的飘逸,如同流动的潺潺溪水一般,具有很好的设计感和艺术感,令人仿佛置身于溪山之间,正如同其壶身的铭文一般:“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把我们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和对生活的情感寄托都概括其中,寥寥几字,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紫砂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溪山提梁壶》,作者并没有过多地炫耀紫砂的制作技艺,而是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地传承着前辈们的经典,将实用性和艺术性综合考量,加入了陶刻的铭文装饰,点明主题的同时也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味道,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如同徜徉在山水之间一般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我们古代的儒家先贤孔子游历名山大川,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有大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则喜欢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般,阅尽世间万物,仁者乐山,就像大山一样。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互文的方式,聪明仁义的人都喜欢山水。淡泊宁静、崇高安宁,这就是其中主要的情绪传递,也是我们国人能够在大自然之中寻觅到的灵感和体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艺术表现形式之中,大自然都是最为直接的抒发对象,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的内容之中最为常见。在紫砂艺术之中,山水主题也是屡见不鲜,紫砂本来就是作为泥土的一部分蕴藏于大地之下,经过匠人们的妙手天工之后,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所以当我们把“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就是主人”的理念和主题赋于紫砂艺术之中的时候,就形成了紫砂和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妙的结合和相得益彰的补充。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溪山提梁壶》正是把紫砂良好的肌理和可塑性充分地利用起来,朴实无华地塑造了宜兴溪流和山石的抽象形态,再通过陶刻装饰的点缀,使其真正具有一种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力量。山水之乐,最终要化为我们精神的寄托,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其中,得到放松,这样才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之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才能在把玩摩挲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的时候,从其中倾注而出的玉液琼浆,如同欢乐的流水一般,滋养着我们的心田。

结语:在紫砂艺术的发展之中,大自然是最好的题材和灵感来源。紫砂的故里宜兴恰恰就是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之地,正是这样的钟灵毓秀,才能够孕育出精美绝伦的紫砂艺术,也正是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宜兴,来到宜兴,爱上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赫赫盛名。

猜你喜欢
仁义宜兴智者
智者说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智者说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久假不归
仁义不过是“客栈”?
智者善比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