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

2021-12-14 12:41陈亚兰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受到语文教师的重点关注。对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力求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178-02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体系的主要学科之一,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即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培养该项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先進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口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将个人想法、情感等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可拥有清晰的判断思维,能够准确表达自身观点,更好与他人交流。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成长特点,担负语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教学职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一方面,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密切关联,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外化表现,学生如若表达流畅、语法运用娴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逻辑思维清楚。而逻辑思维又与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相关,因而培养语言能力还会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语言能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若在成长中缺少语言辅助,则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很容易出现误解[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

措施

(一)结合教材内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文本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与口语交际的知识,引导学生有目的、有主题地开展口语练习,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该项活动应在学生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开展,而非教师硬性要求。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才能够在表达中展现闪光点和暴露问题,教师通过专业判断发现学生表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和措施。以口头表达能力为例,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与理解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口语练习。在学习“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时,大家一起做游戏,一人发出指令,其他人做动作,要求发指令的学生发出的指令要让大家都听见,其他人要集中注意力。这样主要是培养学生说话和听话的好习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际演练。如A同学说“请你抬起一条腿”,B同学便按照指令抬起一条腿;然后轮到B同学发出指令“将铅笔放入文具盒,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A同学照做。这样通过实际演练加深学习印象,使学生的口语表达与逻辑思维更加清晰,有利于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引入信息技术,强化书面表达能力

在信息时代下,语文教学可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传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辟全新的学习路径。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创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江南》时,教师可将口语交际训练分为三项内容,分别对应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设立口语表达主题,即“江南景色”,与学生一同围绕该主题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将江南景色展示给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情境、采用问题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互动,如“荷叶丛中,荷塘里有什么呢?”“江南人在忙什么呢?”“为什么说小鱼是快乐的呢?它们在干什么呢?”第二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进行口语表达,从课题、文章字句说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回答:“荷塘里有美丽的荷花、采莲姑娘、小鱼。”有的学生回答:“小鱼在荷叶中自由自在地戏水。”第三阶段,教师对语言表达情况做出评价,引导学生书写语言表达感受,如“大家喜欢江南吗?喜欢江南什么呢?”通过读中说、说中写,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可见,开展双向互动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师生交流中共同进步与发展[2]。

2.提高拼音转化能力

在语言训练体系中,学生先要学习拼音,拼音的特点是将发音直接用字母表现出来,便于小学生识记。当学生掌握拼音知识后,可在教师引导下用拼音记录身边的趣事,长此以往,学生将拼音与汉字相结合,根据拼音写出所知的汉字,逐渐记住更多的汉字。在写作过程中,让他们一边写一边读,加深对拼音与文字的印象,为后续阅读打下坚实基础。较强的拼音转化能力能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好铺垫。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视频”,通过简短精炼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师可依靠微视频集中传授知识,在内容上可以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口,通过动画、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注意力更易被吸引,从而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

3.注重模仿练习

书面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所在,该项能力可后天培养,通过模仿练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郭沫若曾经说过:“写作水平可通过日常阅读积累提升,不断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即熟能生巧。”如在学习《秋天》《江南》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写作,养成写作的习惯。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逐渐能领会并运用相关写作技巧,通过长期练习便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教学效率

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开展实践活动,如“速读赛”“演讲大赛”“诗词朗诵”等。以演讲活动为例,低年级学生可能对演讲兴致不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正面激励、侧面推动等方式,使其主动参与到演讲活动中,帮助其树立演讲信心,锻炼口语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演讲兴趣,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一个趣味小故事,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演讲。

其次,在参与演讲后,教师还要逐步要求学生脱稿演讲,加大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对于语文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独立写稿,教师对稿件进行指导和润色,帮助其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完善评价体系。小学生普遍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鼓励会对其后续行为具有极大的调动作用。因此,在演讲活动中还应完善评价体系,采用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等方式,使师生共同参与到该活动中。演讲本人、听讲教师与同学都要做出评价,此举不但可增加师生互动,还可通过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在提高口语教学效率的同时,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3]。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阶段,语言表达对其学习知识、与人交流具有重要影响。对此,语文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信息技术、开展演讲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日后语言交际上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赵娟.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6).

[2]刘春美.演讲,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20(2).

[3]王春凤.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26).

【作者简介】

陈亚兰(1977~),女,汉族,福建龙海人,大专,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