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公共空间艺术的研究

2021-12-15 13:30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空间

杨 堃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 030031)

一、概念阐释

校园公共艺术主要指各种类型的公共艺术,校园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元素既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需要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和指导作用,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大力全面发展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校园。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它是通过与教学紧密互动,而发展起来的校园活动和校园生活。学生作为校园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同时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也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的作用的目标,除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劳动技能以外,第一要义是要增强学生们的身心素质。当代学校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文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必将更加密切。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来源于“公共艺术”,在字面意义上,“public”这个词可以是被理解成为“流行”和“开放”,公共艺术是公共场所中为公众服务所产生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与学生在校园公共场所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强调以校园为主体的校园环境,融合一些具有人文特色的互动形式。校园公共空间不仅是“艺术”概念的“公共空间”,更加注重校园的地域性特色、历史发展与精神文化;不仅具有装饰校园环境的功能,还能够生动的展示学校文化和学校生活,它表现在师生日常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

二、研究意义与目标

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出现,不仅对于树立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作用,提供了教育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与新环境建立的文化导向。校园公共艺术媒介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校园艺术形式的重大变化和突破,是新的公共艺术理念与公共空间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或将代表着新的校园文化方向。

公共艺术通过各种不同的历史背景使校园空间充满文化魅力的形式,让师生感受到不同的校园气氛。校园的历史前进,历史背景是校园。校园的历史和文化也得以继续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校园文化将获得长久的成长与发展。

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公共艺术的载体,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校园公共空间,这是我们在校园建设和发展初期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不同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把握适应的原则。如果能够在学校教学楼走廊的两侧墙壁上悬挂一些装饰性壁画,它不仅美化了走廊空间,也是一种集中表达校园文化的方式。合理的校园建设应该为公共空间艺术提供公共空间,这个公共艺术的引入可以使公共空间更大更无障碍,从而进一步营造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校园。

三、人群需求分析

近几十年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行为关系影响了校园空间设计和公共行为,这一现象吸引了环境设计学科-建筑、城市区域规划和室内设计;以及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研究人员。从大量的研究中得出许多理论,他们不断努力地打造出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满足师生的日常需求和审美的空间价值观,并有助于促进校园空间互动,了解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

校园公共空间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们交谈、学习、休息、放松的地方,并且可以与他人互动,这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文化,是忙碌的学习生活的一种延续,也是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一种开始。它提供了校园生活的移动通道、通信节点,以及玩耍和放松的共同理由。公众空间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形式,这是一个与更为轻松的地方,并且摆脱了日常学习生活的压力。

有研究指出,公众迫切需要空间可以帮助人们满足重要的人权,它可以用来定义和保护特殊的文化,它最能传达的意义,这些理论揭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及其基础,影响公共行为设计。因此,在当代大学校园中,也极其需要一种空间,既可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又可以重新定义和保护特有的校园文化。

在公共场所中,根据设计元素的不同,用户的行为和活动吸引力呈现不同。人们倾向于在根据设计环境的公共空间创建的元素;不同大小的用户组与显著而有力地设计相关内部元素公共空间,不同大小的组需要不同的物理参数以及公共空间的心理需求。根据观察,用户在公共空间可以根据活动、所需空间大小以及行为进行分组,小组(1至2人)中等人群(2至4人)大群体(4人以上)混合组(用户数量不同)。使用群体大量使用组由单个、小型群体、中型群体或大型群体。小群体、小团体由个人或小团体组成2人小组规模。隐私、安全和保护公共空间是这些用户。他们都倾向于他们在庇护所或保护区内,如墙后或周围有高密度树,座位限制在1到2人,向中心开放视野空间,通常位于中心位置。因此,在校园景观里,鼓励人们多走几步,穿过中心区域,可以很好地提高师生们的活动水平。

校园文化的积淀是塑造一个大学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大学里留下使用的痕记,本身就是一种校园建设。利用构造和技艺丰富校园的精神内涵,这是设计者最容易操作的设计环节。一座漂亮的建筑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多幢优质的建筑围合起的小空间会带来更加显著的文化影响力。当优质的围合面被有效地利用,营造出一个小空间时,将大大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

公共空间是一个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体现者,它以人们能够触及的真实可感的尺度,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涵,这正是大学校园最需要的空间之一。此外,公共空间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层次性、等级性、模糊性、灵活性、差异性、多样性,这些特点与校园空间的发展趋势十分吻合。在使用者的视角上的有着细微差异,这是一个比其他尺度的公共空间都更接近人体尺度的空间,是一个亲切的而且富有影响力的空间。

大学校园的公共开放空间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部分,这是学习者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代校园规划应该努力打造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了满足校园功能需求,也是为了改善校园环境质量。评估校园规划好坏的重要基准是,计划能否实际利用内外开放空间,根据建筑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来设计适合人们活动的多种多样的空间。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即可以起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轻松交流,又可以营造一个更加严谨、温暖的校园氛围。

公共艺术在中国起步较晚,校园的公共空间还没有完全成为主体,现有的公共艺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老师作为主体的需要。校园艺术的形式化与相似性改善公共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校园的互动性公共艺术。公共空间设计的互动性,决定了校园的公共空间是主体及主体可参与公共空间,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学习与了解校园的历史和文化。这个传输不仅包括公共空间主体的构建,更要传承校园历史主体的内在环境文化,使公共艺术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

四、结语

近几十年来,公众之间的关系、空间设计和人类行为吸引了许多规划者、设计师和决策者。在很多方面,一个新的令人振奋的公共空间研究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公共空间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对公共空间的研究,有可能会促进新的公共空间成功融入未来的现有校园结构建设。公共空间是校园生活的舞台,它为师生提供了机会,他们的娱乐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交互作用。这样的空间为人类的起伏提供形式的空间交换。

校园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校园艺术设计既是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人为的公共空间,也是更好地丰富了校园内的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未来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建议应该被老师和学生采纳,了解教师的想象力和预期效果,以及通过调查问卷或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让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所希望的校园最终风格,并加强学生在艺术创作、建校后校园环境规划、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等方面的兴趣和认同感。从而可以提高师生的参与性和互动基础措施,让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真正地进入师生生活,增加校园的活泼气氛,展现当代校园的活力与魅力。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空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