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艺术表现的思考

2021-12-15 13:30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作品声乐

周 南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美育,希望通过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是当代歌唱家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仔细分析当时音乐作品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碰撞,把握音乐创作模式,进行高质量的音乐创作。

一、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文化特征

(一)地域背景特征

在分析巴洛克时期的相关艺术特征时,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此地的地域文化背景。“巴洛克”来自 西班牙语,在西班牙语的解释中,巴洛克其实是一个贬义词,主要带指“离经叛道”的意思。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之后,巴洛克逐渐成为时代艺术风格的代名词。因为在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争议是非常多的,而且战争的数量也非常多。到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时候,当地传统的封建思想有一定的改变。教会也选择了不同的宣传方式,各方面的变化给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伴随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加在当时时代的艺术形式的整体是非常浮夸的,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及时享乐的思想。后来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逐渐开始认清自己,矛盾心理也由此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各类思想文化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错,因此,巴洛克时期承载着欧洲百年的历史和发展,在后续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家体现了欧洲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向古典主义变化。

(二)音乐风格特征

研究完巴洛克时期的地域文化背景之后,对于当时社会的音乐风格和意识形态也要进行研究。由于当时社会的矛盾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于是产生了激情与豪放并存的独特音乐风格,无论是从音乐的基本载体,还是音乐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世俗性的音乐风格。

二、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

(一)灵活性

分析巴洛克时期的声乐演唱特点,首先比较明显的是歌唱的灵活性。其实当时的作曲家在实际进行创作时,就已经开始强调主题所涉及的音乐性和旋律性,所以在实际进行作品和情感表达的时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由于较高的声乐要求,所以导致当时作品整体的声线是非常平滑的,而且大多数的音乐作品走的是甜美的风格,歌手演唱的时候会把歌曲中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在实际进行歌曲演唱的时候,演唱者会更加注重完整性和完美性的表达,准确地把控歌曲的节奏。另外会灵活地对气息进行控制,从而使歌曲演唱的整个过程充满韵味和欣赏意境。

(二)装饰性

第二方面的演唱特点是装饰性,在巴洛克时期,大多数的音乐作品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装饰性特征,这也是歌曲本身的重要标志之一。创作者在进行歌曲创作时融入装饰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推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发展。且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演唱特色之后,希望赢得观众的喜好。

一般来说,歌手在完成歌曲时会用颤音作为结尾。各种因素的使用,让整首歌曲更加的华丽有趣,带给观众更加精彩的音乐欣赏。对歌曲进行装饰性的演奏不仅在于让歌手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达,让观众能够了解歌手演唱的音乐内容。但是伴随时代的演变,以及各位歌手的过分表演,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歌曲太过浮夸,整体的表演和装饰技巧毫无感情可言,整体内容太过空洞。

(三)即兴演唱

在巴洛克时期,除了正常的演唱表演之外,即兴演唱也是作曲家非常喜欢的另一种表演方式,当时的人更多的将其看作是一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究其本质是装饰性演唱方式。在当时,作曲家创作演绎作品时,在确定作品主题的基础上,创建作品框架,再进行即兴演唱表演,从而将作品表达出来。当时的歌手已经将即兴演唱作为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新演唱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当时歌手的一种考验,用于检查歌手的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巴洛克时期声乐的作品特征

(一)人文性

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特征,比较明显的是人文性的特征。其实在巴洛克时期,人们更多的是希望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从最初利用宗教题材来表述情感,到后来人们在陆续创作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作品。早在这一时期,声乐作品就已经不再受到宗教等思想的控制,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声乐作品创作中注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伴随后续歌剧的兴起,给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开始有大量的声乐作品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声乐体裁,给当时人们的音乐欣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二)诗歌性

第二方面的特征是诗歌性的特征,诗歌性的特征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巴洛克音乐作品,歌词在创作的时候将其写作成诗歌式形式。其实在当时,很多作曲家都会选择与诗人合作,歌曲创作者和诗人进行合作之后,从而产出了诗歌。两者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歌曲中的唱词部分,另外,这一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声乐作品的欣赏。通过为社会带来高质量的声乐作品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进行歌词创作时,一般会用唱词来代表整首歌曲的艺术性。还会对歌曲的旋律进行研究,让整体的旋律体现出来的是流畅性和华丽性。

(三)情感性

巴洛克音乐作品的第三大特征是旋律在自行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产生的情感,对于其他的特征而言,情感性的特征更为突出。其实对于声乐作品可以将其看作是利用旋律来表达一种抒情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旋律能够高效的将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作曲家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旋律的编排,唤醒人们深处的情感。在巴洛克时期,创作者在进行声乐作品和旋律创作时,非常强调旋律的灵活性和优美性。在对旋律进行研究创作时,给予旋律的抒情特定,在声乐作品演奏和展示中,也会充分发挥装饰的特性,对各种音符进行连续使用。

(四)多样性

第四大特征是巴洛克声乐作品在表现时的多样性特征,伴随后续歌剧的出现,声乐的体裁和种类得到了明显的丰富。声乐在表现形式上也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表现模式,从整体上来看,声乐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的巅峰期[4]。在之前,声乐在表现时还会与器乐相互依附,但是歌剧出现之后,打破了这种表现模式,器乐和声乐进行了有效的分离,它们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平行发展。到了17世纪下半叶之后,声乐和器乐转换成了竞争的模式,正是由于在竞争的环境下的发展,所以两者进步的速度都非常快。

(五)灵活性

巴洛克声乐作品的第五大表现特征是伴奏的灵活性,早在巴洛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低音通奏,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主调音乐迎来了大好发展。这是由于主调音乐的兴起,和声和复调音乐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解放,更加突出主旋律的表现。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中,各种旋律的转化发展给创作者带来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另外,通奏低音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声乐和器乐的互相结合,当时的声乐作品创作和风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

(一)技巧的丰富性

在巴洛克时期,相关歌手在进行声乐演唱时,所使用的技巧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些技巧象征着当时时代个性情感的解放和无拘无束。受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世俗音乐战胜了代表统治阶级的宗教音乐,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世俗音乐代表中的话剧,因缘而生。在当时,部分人所信奉的“神”已经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再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控制和约束。所以,声乐技巧在传统世俗音乐的作用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严重影响封建神权的地位。

在当时,创作者在进行歌曲演唱时,首先表现的是人类个性解放和思想解放的进行演唱的模式。在这种即兴演唱模式下,散发出来的是传统装饰性的演唱方法。这种传统经典的演唱模式,推动了美声唱法的黄金发展,在当时对声乐作品的发展有实质性的帮助。后续这种演唱模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许多歌唱家和音乐家也逐渐意识到装饰性演唱的重要性,真正发现装饰性演唱的魅力,并将这种演唱方式真正带到欧洲的舞台。

(二)表现的多样化

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呈现,并不局限于作品的内容,作品的表演形式和创作者身份也都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性、多样化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和人文思想。经过文艺复兴的影响之后,人文思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人文思想在当时的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娱乐和审美的意义。到后来歌剧出现之后,创作者从演唱风格出发,在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对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进行创作,更加强调人的意义。

(三)风格的多元化

巴洛克时期,舞台风格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而且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更加象征着当时人们的视觉审美逐渐丰富。在歌剧真正诞生之前,当时的人们更多的会在教堂举行音乐活动,但是后来伴随歌剧出现之后,音乐活动的表现性逐渐加强,所以音乐活动的表现场所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传统的教堂转变成了舞台。歌剧在当时对声乐作品和音乐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对当时大众的审美造成了很大的转变。歌剧的服饰是非常华丽的,所以歌剧的服饰出现之后就迅速受到了当时人的喜欢。但是当时演员们在实际表现的时候,对于服饰的华丽性追求太过明显,而且在舞台布景方面也相对夸张,舞台表现时过分夸张的装饰传统的音乐表现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其次,戏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得更加的现实化。在当时,是追求欣赏的真实性。所以舞台上在进行歌曲表演时,使用的许多道具都是真实的,这种转变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五、结语

总的来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表现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传统的音乐风格在戏剧出现之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当时人们的审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衍生出即兴表演等表现形式,推动了当时声乐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声乐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巴洛克音乐作品声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音乐作品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