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现实意义探究

2021-12-15 13:30孙建华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剪纸装饰动画

孙建华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动画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它是以传统装饰绘画为基础,通过概括、重复、删减、变形、夸张等方式将装饰绘画元素融入动画艺术创作中,并加以图案化,形成独树一帜的视觉风格。与历史悠久的装饰艺术相比,虽然动画是门年轻的艺术,但是动画从起源开始一直与装饰艺术结伴而行。从我国传统节日装饰品走马灯可以看到动画的雏形,木偶戏、皮影戏则是更成熟、更接近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动画的诞生,我国动画也经历了从探索阶段到开创阶段,再到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动画学派先驱的努力下,为中国动画开辟了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使中国动画享誉世界。

然而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技术的发展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形式、发展方向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使旧媒体逐渐边缘化,作为旧媒体附属物的动画艺术,也就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动画艺术必须重新找到适合当今环境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现阶段,新媒体动画主要是指以数字短片形式,主要借助视频分享网站和移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和展示的一种原创的有限动画的形态。移动终端及手机成为动画播放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屏幕远小于电视屏幕和电影屏幕,基于这种媒介传播特点,当今动画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和创新。网络化、短片化、娱乐化、分众化将成为未来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对于动画艺术的关注也逐渐从“数”和“量”的低层次需求,过渡到对动画“艺术性”“精神性”的追求。因此,对于两者兼具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对新媒体动画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艺术性”和“精神性”分析

我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对美术形式的把握上。它主要是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如剪纸、皮影等来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因此它具有明显的艺术性,也体现了对传承文化的传承性,在主题上也有更多的思考。我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大闹天宫》是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的经典之作,孙悟空的造型借鉴了戏曲脸谱、民间版画,在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上,则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民间木刻,线条简练,方圆结合,设色上以红、黄、绿这样的浓重鲜明富有装饰性的颜色为主。场景设计则借鉴古代建筑和壁画,采用了大青绿山水、界画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图案化即线条、色彩格律化的整理,使画面极具装饰效果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题上也打破原著的悲剧色彩,孙悟空没有被压在五指山下,而是拿起金箍棒,打上凌霄宝殿,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妥协,不畏艰险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九色鹿》是我国传统二维手绘装饰风格动画的另一部佳作,本片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佛教故事《鹿王本生》,以传统装饰绘画为基础,融入敦煌壁画装饰性传统元素。在美术设计上较好地展现了北魏壁画的独特艺术性,对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具有积极意义。本片虽故事简单,但却以美和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还包括一些装饰性较强剪纸动画,比如《金色的海螺》《渔童》等,它们借鉴了民间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使平面的静止的观赏艺术变成了有生命的艺术。正如万古蟾先生所说:“采集和整理是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方式,用新的艺术形式改造民间艺术同样也是重要方式。剪纸片在此方面做了较早的尝试,使古老的剪纸工艺获得了新的生命。”这类作品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淳朴、勇敢的民风和民情。

我们曾经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动画片的民族艺术特色却在退步,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平庸、雷同、粗制滥造的作品。网上也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九色鹿》之后,中国再无动画片。虽然有些悲观,但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不是中国传统动画不适合现在的发展了,而是我们全盘否定了。正如彭月橙的看法:“我国动画制作体系没有充分地利用各种艺术资源,尤其是本土文化被严重忽视,丧失了一种文化自觉。”新媒体对动画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观影渠道的变迁,而不是审美趣味的改变。所以,“创民族风格”的口号在当今依然适用,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对新媒体动画的借鉴意义

现阶段基于移动终端及手机为媒介的传播特点,主要以有限动画为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到对动画风格的追求上,因为艺术风格对于新媒体动画短片来说非常重要,具有新鲜感和装饰美感的表现手法比常规的手法更加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具有装饰风格的动画总能在众多动画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当今新媒体时代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因此,有着成功经验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对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平面化、图案化的画面风格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也符合新媒体动画的传播特点。传统动画中纵深感、空间感较强的画面和具有丰富细节的大场面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我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所呈现的平面化空间构成可以得到充分展示。由于我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中大多采用的是散点透视,视点不固定在一处,也不受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视点,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画面,看起来既不单调又没有杂乱无章,充满秩序感。另外,它也不强调光影,所以它更追求画面的图案化处理,增强了审美趣味。《九色鹿》的画面不讲究透视关系和空间感,片中场景中的山脉、树、花草等景物都没有空间变化,只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方向和大小关系,因而它更强调线条、色彩的格律化处理。整个作品没有光影变化,所有人、景都没有投影,使画面更加平面化,极具韵律美、视觉感染力。对于剪纸动画来说,平面化是它最大的一个特征,从传统媒体角度来说,可能平面化是它的一个局限性,但是对于新媒体时代有限动画而言,采用平面化反而是其乐意追求的艺术效果。

其次,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借鉴,能够增强装饰性,展现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传播潜能。《大闹天宫》场景中宫殿、角色服饰纹饰以及祥云设计都极具东方特色。《九色鹿》中对于宫殿中灯饰、墙饰以及国王、王后的服饰设计也融入了装饰纹样,展现了人物的地位和权力。剪纸片在装饰性上要更胜一筹,它主要借鉴了皮影戏、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在造型上更加强调传统装饰元素的刻画,而非动作细节。这些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这些艺术样式和传统元素中国仅有,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再次,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新媒体动画多使用近景或者特写镜头并避免复杂场景,由于移动媒介的屏幕小,推拉摇移等镜头变化时尽量缓慢和平稳,快速镜头会令人眼花缭乱。而装饰风格动画正好符合新媒体动画镜头语言的特点。比如我国传统剪纸动画,镜头运动和角色的运动都比较单纯,少有转体动作或以透视为主的视角运动,大量近景或者特写镜头的使用,使丰富的色彩和角色精美的细节得以保留。剪纸动画的装饰美感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得国外的动画艺术家们也钟爱于这种艺术形式,再加上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动画软件的应用为剪纸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内涵。法国著名的动画大师米歇尔.奥斯洛在《王子与公主》中大胆采用水墨、晕化、渐变颜色和多层次景深等现代数字技术,将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创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类风格的动画传播潜能不断被挖掘,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产品曾因其装饰风格动画广告一炮而红,该广告片采用电脑技术手段,借鉴了剪纸艺术形式,融入传统纹饰和茶文化元素,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公元一二六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17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以简短的29秒展现了我们的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茶历史,到现在这个产品依然卖得很火。就在今年的奥运会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一部2分43秒的装饰风格动画短片《决战东京奥力给》在全网迅速走红,全片采用剪纸形式,画面融合了古典文化和奥运等相关装饰元素,节奏感较强,镜头转换自然流畅,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当天热搜阅读量超6000万,许多大V转发为其点赞。同天,《人民日报》也在其官方平台转发该作品。所以,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动画依然没有过时,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

动画风格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动画艺术是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始终要为内容服务。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创作出既符合其传播特点又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好故事。

三、结语

新媒体动画与传统动画相比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观念和表现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我们要正视现实,仔细分析、研究传统装饰风格动画中的积极因素,然后找到方法来发扬它。那些认为新媒体已经改变了动画的技术悲观主义者或宿命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动画绝不是排斥历史,而是将历史融入了新时代的形式和内容之中。

猜你喜欢
剪纸装饰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剪纸
我的动画梦
DIY装饰沙漏
剪纸
DIY节日装饰家
剪纸
剪纸鉴赏
动画总动员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