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实践研究*

2021-12-15 13:30宇文塔曼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专业

姬 静 宇文塔曼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实践的当代价值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式创新教育模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必须围绕社会现实需求,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1.教育价值

当代的本科教育,必须也应该从过去的单线式发展转化为未来的道路网式,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具备更强的流通性,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资源的开放性应该更强、信息化程度应该更高,这种实用化、立体化的模式更加吻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认知,也是符合当代高等教育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认知的。

2.发展价值

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具有一定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要从对知识的积累转变为对技能的应用,按照面向需求、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思路,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创建多方共赢的长效合作育人机制,有助于应用型的本科教育的未来式可持续性发展。

3.创新价值

创新型的未来式的本科教育强调应从过去的“进入大学学习”向“获得本科教育”转变,当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标准的转变、模式的重构、结构的创新优化之后,专业、学科、院校的教育才能真正面向实践、面向创新、面向未来。

4.研究价值

西部地区本科院校数量众多,以应用型作为发展方向的更不在少数,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在此方面填补了一定的研究空白,为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发展和实践的可能性。

5.社会价值

在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要求下,西部地区要发展,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本论文的研究对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改革方向与改革方法

1.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改革方向

第一是要完善和更新现有的理论教学体系,梳理现有的合理教学模式,规划科学的发展方向,构建目标清晰的创新实践发展体系。

第二是要架构科学合理可持续性的实践教学方式,从学习环境开放式、教学方式交互式、立体化、应用模式技能化、专业化、实践设备、工具智能化、专业资源实用化、云端化、评价机制动态化、多样化等角度全方位审视。

第三是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VR技术等现代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第四是要逐步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线上化,教育教学工具的信息化,如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课堂点名、作业收交、学业预警系统;学习、实践场景的智能化,如基于VR技术的虚拟交互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科特性,有计划的改革、有步骤的创新。

2.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改革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研究中,既要前瞻未来,也要重视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和追踪,可以通过追踪已经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同时,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在应用未来式创新发展路径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去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其他院校发展时的经验和教训,各院校各专业还应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求优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和可持续性的革新道路。在实际的教学中,重视教学一线的应用和实践创新教学,为创新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不断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

三、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实施路径

1.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课题的研究要密切联系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的规划要求,对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要发展的、创新的、与时俱进地看待;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在应用未来式创新发展路径时不能一概而论,各院校还应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求优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和可持续性的革新道路;再次,作为未来式教育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因素,院校、师生要借助转型机遇,借助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革新;最后,未来式教育创新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大量投入的过程,在发展中要努力适应和平衡好与当地政府、合作企业、就业单位等的相互关系。

2.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梳理

第一,重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充分结合互联网手段快速、准确捕捉前沿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库,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敏锐度。

第二,注重智能化技术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除了完成高校专业课程大纲中要求的专业知识内容外,开设开放式、立体化课堂,课堂的主题由学生根据课程相关知识自主提出——问题、案例、自主设计方案的探讨均可,还可以鼓励外院系其他专业的同学参与其中,形成头脑风暴;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第三,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专业机制,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专业群,要敢于破旧出新,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的未来式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3.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

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式、未来式发展,核心也是首要需要解决的就是学生质量的问题,这个部分又涉及生源质量、学校硬件、教师软实力、产学研协作、地区政府企业支持力度等等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第一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科理论如何教授、如何学习;第二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实践如何应用、如何有效;第三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学协作如何互通、如何共赢;第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应用”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4.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实行创新发展后的就业情况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西部高校的积极努力下,西部地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的成果更要立足于服务社会服务西部地区这一重要的方向。以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咸阳师范学院为例,在实行创新发展前,虽然学校位于西部,但毕业生落户西部的意愿低、实际工作地选择多为东部发达地区。

进行创新发展改革后,近五年来,咸阳师范学院的广大毕业生扎根西部、扎根边疆工作的人数稳步增大,赴西部省份就业人数共计15553人。其中参加西部计划79人;国家教育帮扶支援边疆专业毕业生的力度逐年加大,我校赴新疆就业毕业生人数达到501人,赴西藏就业毕业生人数53人,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咸阳师范学院首次实施“优师计划”,面向全省招生,毕业后按照协议到定向地区任教。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助。可以预见,未来,国家、政府对于西部地区各个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支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会持续性的为西部地区的建设输送骨干力量,所培养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的扎根西部,为国家西部建设发光发热。

四、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式创新教育模式的开发与实践应立足西部地区学校教学及教师发展的要求,服务社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着眼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专业教学资源为依托,可以借助国家扶持计划,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知识构建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我们进一步明确实用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机制和路径。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专业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