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粤西地区青少年音乐美育教育水平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2-15 13:30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粤西美育青少年

赵 楠

(岭南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向美而行——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形式,它使人们认识到教育和娱乐的美。贺绿汀与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音乐方面的审美育人以“乐以载道,以德化人”为教育宗旨。它通过美的形象,唤起情感的共鸣。被教育者在愉悦中,自然惬意地接受了美的熏陶,获得了知识,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质量与智能水平的重要标准,已经越来越备受学校和家长们的重视。

音乐审美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使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关于如何推进、落实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粤西地区音乐美育教育现状

粤西地区虽然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音乐特色例如:粤西采茶音乐、雷歌、雷州剧和湛江的传统舞狮等等。并且很多专家学者根据粤西地区的传统文化音乐为研究基础,在粤西地区传统文化音乐的研究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果。但是,因为粤西地区多为山区、人数较多、范围较广,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各有不同,加上民众受教育程度不同,使得该地区民众的艺术素养水平与珠三角、港澳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

笔者指导音乐师范生下小学实习时候,发现粤西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存在学校音乐设施不足、师资不足、教师素质差、对音乐教学重视不够等一些问题,而恰恰这些问题遏制了音乐审美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因素。只有一部分家庭条件可以的学生在一些培训机构跟机构的老师学习钢琴、声乐等这些普通家庭负担不起的“奢侈的高雅艺术”。几十年,学校的音乐教育没有重视研究和辅导,音乐课一直被称为“豆芽学科”。从地区和市级学校到学校领导和教师,大多数人都清楚地区分“基础课程”和“替代课程”。粤西很多学校在国内没有这些课程,或者虽然有,但在考试等“关键”时刻不得不让位给班主任,音乐课就更难了。这样,学生很难系统地获得音乐的基础知识教育,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了。

二、粤西地区音乐教育美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1.师资合理配备

增加专职音乐教师的编制。粤西地区的现状是在这为数不多的音乐教育教师中,很少有人是真正的音乐学科科班出身的教师。她们没有很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如何才能胜任这项伟大的音乐教学工作?专业音乐教师人数很少,占教师总数不到3%。提高音乐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进修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落实国家对音乐美育政策是粤西地区学校与教育部门应该亟须解决的问题。

2.教学设施

粤西农村学校乐器简单,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农村学校知识贫乏,或者因为经济困难,可以考虑教学效果。学生感到孤独,无法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书籍是教师和学生不断吸收信息和元素、扩展知识的绝佳渠道;学校能否提供足够的音乐书籍、期刊和资源,将直接影响音乐教育和教学的质量。与教具相关的教科书、期刊的编辑仍然供不应求,尤其是音频领域的音频教具。甚至在一些学校,也有一些课本数量有限,但大部分书籍不能按时更新,成为老旧的“成长日历”,可以吸引师生的兴趣,使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极为不便。

3.粤西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合理开发应用

据研究,粤西地区音乐教师教育的岗前培训(考试时间)和继续培训主要集中在当地老师。在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时间短,考试容易。此外,很多音乐教师觉得训练不重要,经常在训练中要求休息,因此训练计划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解决粤西地区农村音乐美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1.音乐在校教育质量提升

高雅音乐虽然已经纳入在校教育的教学目标中,但是在实际实施方面缺少力度。不断提高青少年音乐审美情操的意识,规范化的音乐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是在校音乐课程合理分配、音乐课程结构优化,提高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绩效。已设立音乐学校的青少年,可在音乐学校或系下设立社区音乐教育部,未设立音乐学校者,可在教育中心下设立音乐教育中心,管理音乐教师,使用教学和音乐教室等教育设施、乐器、音响设备等硬件资源,包括青少年音乐教育。

2.合理师资配置

组建专业音乐教师队伍是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美育教育和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培训,普通高校和专业音乐学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学校和院系,为青少年培养人才教育和音乐教育。青少年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校音乐教育的专业素质,加强对新教师的招聘培训。应该采取实际步骤,更好地配备音乐教师。音乐学习的领域非常广泛,这就要求中小学青少年在招聘音乐教师时,要慎重考虑音乐教师的技能类型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综合能力的储备,只有综合能力强的音乐教师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驾驭音乐课堂和编排优秀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活动节目。

音乐这门学科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涉及其他的一些学科进行辅助的。作为美育音乐教师,需要拓展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文化、审美素质,对其他文化知识有更广泛的了解。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专门聘请社会知名艺术家家到校任教或与上层学生讲课。如果空间允许,邀请著名的管弦乐队和舞蹈团体到学校。

3.课程设置

提高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首先要确定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加强音乐选课课程的大力策划和布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音乐课后兴趣班纳入学生培养计划,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后都能有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音乐技能。课后兴趣班音乐教育应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音乐技能培养,满足学生多领域学习音乐文化的兴趣。除在校学习的部分,学校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听音乐会或专场排练,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高雅音乐的魅力。

在课程内容规划上,既要保留西方经典音乐内容,又要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当今广为流传的符合基本社会规范的流行音乐文化外,我们还要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由于粤西地区美育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小学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音乐教材在这一类中也很少见。中小学青少年应鼓励所有教师结合现实和校本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创作音乐教材,引导学生深入音乐内容,并深刻地领略音乐之美。

4.适当的音乐实践

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高雅音乐教育的普及需要课堂音乐学习和偶尔的艺术活动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学校或教育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有意义的户外音乐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音乐应该走近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状态,相比儿童,青少年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自由来保证户外音乐活动的完成。

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制作内容丰富的音乐,鼓励学生举办音乐会、舞蹈特别游戏。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有多个学生音乐俱乐部,这是学生练习音乐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总体上仍处于监督之中,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以促进音乐团体健康有序发展。

5.青少年音乐教育特色的创建

国家的文化自信力是建立在自身文化自立的基础上,而文化自立则植根于丰富的文化底蕴。青少年音乐课程应以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前提,应注重融合地域和学校特色,引导学生探索、组织、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建立注重种族文化多样性的校本课程。

四、总结

我国粤西地区自然资源和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和利用乐器的巨大潜力。然而,由于环境问题、经济因素、政治条件、文化因素、音乐、思想等因素,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中国粤西地区希望能造就合适的领导和部门,培养优质音乐教育者,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完善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师工资,促进教师兴趣,巩固粤西音乐教师能力,提升粤西音乐水平,推动文化教育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粤西美育青少年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真实性视阙下粤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
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