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图画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探究

2021-12-15 13:30杨翠平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图画书原创创作

杨翠平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 )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认知观念和情感模式的积淀,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脉与灵魂。作为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主要阅读物,图画书肩负着向儿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回望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历程,中国原创图画书一直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进步着。现阶段,原创图画书的发展进入了“由量向质”转变的关键时期,原创图画书创作者应在不断创新中,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精品传统文化图画书系列,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一、中国原创图画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近年来,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呈现繁荣的势头,整体创作质量已有明显的提高。原创图画书的繁荣离不开图画书创作者们自觉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回望20余年的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以周翔、熊亮、蔡皋、朱成梁为代表的中国最早一批杰出的图画书创作者无不是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比如周翔的代表作《荷花镇的早市》塑造了江南水乡的民族记忆,《一园青菜成了精》以诙谐生动的北方童谣为素材,展现了童趣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蔡皋的创作常以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为灵感,图画书作品《花木兰》和《桃花源的故事》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朱成梁和余丽琼创作的《团圆》以其动人的细节,高超的表现手法和具有超越性的情感表达被评为纽约时报2011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在信谊图画书奖和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奖项的推动下和社会各界对图画书事业的支持下,图画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图画书的创作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无论是早一批还是新一代图画书创作者都为我国图画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势头才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中国原创图画书才得以走出国门,与世界优秀图画书比肩。

在图画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回顾和展望对于图画书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只有在回顾中总结经验,在展望中不断探索,才能助力我国原创图画书的事业取得更高的成就。在对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历程的回溯中可以发现,优秀的原创图画书大多建立在对传统文化题材的表达上,这种表达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一)内容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

我国原创图画书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时,主要从“中国文化、中国情怀和中国故事”入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节日节气等传统习俗题材。如展现中国独特的“节气”文化的图画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乐乐趣先后推出的“节日体验立体绘本”和《文化都在节日里》等互动立体图画书。第二,童谣、古诗词等古典文学的改编和再现。比如,近些年来出现的图画书版《牡丹亭》,“四大名著”图画书系列;蔡皋等18位画家以古典诗词为题材创作的音乐图画书《新学堂歌》;还有根据庄子《逍遥游》改编创作的《北冥有鱼》等。第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社会,万事万物的认知,隐藏着民族的心灵密码,自然也是传统文化图画书创作的主要题材来源。主要有“经典民间故事•大师绘本馆”和“经典民间故事图画书”等图画书系列。第四,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地域文化的图画书。此类作品有塑造北京地方特色的保冬妮的“京味儿”图画书系列;有以长沙民谣为创作灵感的蔡皋的图画书《月亮走我也走》等。第五,以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为素材。比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名人、生肖和名胜古迹”三个系列共同构成的“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

(二)形式上对传统文化的表达

除了从内容上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外,创作者还在创作图画书时采用水墨画、剪纸、泥塑、篆刻、武术、戏曲、园林、皮影、青花等传统艺术形式。比如,《迷戏》和《盘古开天》都采用了水墨画的形式来展现,《小石狮》采用了泥塑的元素,还有于虹呈的《十面埋伏》加入了皮影的形式。在图画中运用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直观地表达本土文化的特色,也可以增强图画书的艺术表现力,使图画书更具东方美学色彩。图画书《九色鹿》的故事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鹿王本生》,画家在创作图画书时就模仿了敦煌壁画的风格进行创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图画书中九色鹿的形象慈悲庄严,图画书画面具有一种大气的古典之美,让人第一眼就能感受到画面中所传达的“中国风味”。

传统文化元素在为图画书增色的同时,图画书也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播渠道。当儿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在滋养着儿童的心灵,使儿童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不断探索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当前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存在的问题

在经历了初期的繁荣后,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首先,近些年,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大量涌现,但是绝大多数质量都不高。图画书在内容选材上同质化严重,主题单一,同类型同题材的图画书扎堆出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流于表层。其次,我国原创图画书偏重于传统文化符号化的表达,使作品缺乏情感和温度。图画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大量传统文化图画书以成人的审美和理念为主导,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多以抽象的符号化的形式体现,忽视了儿童的阅读体验和接受能力。最后,原创图画书在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中忽略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呼应与融合。图画书归根到底是要给今时今日的儿童阅读。如果仅仅是古典文化和文学的重现,就无法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连接,也无法使儿童产生情感共鸣。

中国图画书的创作起步晚,原创图画书创作者的经验少,早期主要借鉴模仿引进图画书的创作形式,在进行原创图画书的创作时,作者往往过于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从而忽略了图画书的故事性、儿童性、趣味性和时代性。[1]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在提醒中国的图画书创作者和出版方要想使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继续朝着健康繁荣的道路发展,还得不断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三、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的创新发展路径

在原创传统文化图画书的发展过程中继承要和创新并存,不能将传统文化毫无甄别地全盘继承,单纯地给当代儿童重现过去的故事。原创图画书想要持续输出传统文化类的精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做到“采用中国形式,讲好中国故事”。[2]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优秀本土文化图画书的表现手法,再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图画书的成功经验,探索出原创图画书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路径。

(一)超越符号化的表达模式

原创图画书创作者和出版方应注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对传统文化的表现不能仅仅停留在符号化的表述上。符号能直观地呈现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但是真正打动人心,使人牢记的是文化核心精神,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价值观念等精神内核。所以想要创作优秀传统文化图画书,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表达上都要下功夫。

1.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题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资源库。图画书创作者在选取素材时,应注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打动人心的内容。文化本来就是从现实生活中而来,所以也必须回到现实生活才能再度与人的心灵联结。创作者想要寻找真正的传统文化好素材,就要在现实生活中深入挖掘,通过鲜活有趣的故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意蕴传递给儿童。比如《安的种子》这本图画书就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翻开这本图画书,我们看不到太多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但读来处处都表明这是一个“中国故事”。随着故事的讲述,中国文化中的“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等待创造奇迹”的智慧都一一显现出来,就像那朵最终盛开的莲花一样,蕴含着中国文化内核的故事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田。

2.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图画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为主题服务。创作者在选择图画书的表达形式上也要摆脱符号化的限制。如果创作传统文化图画书时,创作者只想到用水墨画、剪纸、皮影、拓印等传统艺术形式来呈现,那么图画书就失去了它该有的丰富性。在传统文化的呈现中,创作者应努力尝试新的表达形式,丰富图画书的内容。图画书在儿童眼里不仅是书更是玩具。创作者如果能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图画书的多种呈现方式结合起来,以游戏互动的形式来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增加图画书的趣味性和表现力。除了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游戏设计融合,也可以借用数字出版技术和多媒体来促进图画书的出版传播,在图画书有限的页面之外,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图片、音乐、视频,线上线下结合的主题活动等拓展资源。如果一本介绍古典乐器的图画书能够给儿童呈现视听一体的阅读感受,无疑会给儿童带来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二)坚守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

一部作品的价值并非完全由作品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阅读者对作品的兴趣,即其对读者的吸引力与意义。[3]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图画书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巧妙配合还不够,创作者还要明确意识到图画书的创作初衷是为儿童的阅读体验服务。如果忽略儿童的主体作用,图画书就只能沦为成人的“说教”工具。

由成人创作的图画书如何才能接近儿童呢?最重要的是创作者在创作时要坚守儿童本位的理念。所谓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出发来讲述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保持一颗童心外,还要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如果创作者了解学龄前儿童习惯用具象思维来理解和认知,就会明白在图画书中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更利于儿童阅读和理解。

(三)联结现实生活与儿童情感

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难以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传统文化并非全都适合儿童文学,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取材的过程中,势必要对内容进行审查和改编。[4]这种改编要从现代儿童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入手,将传统文化融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之中,才能创作出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优秀图画书。

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这正是它生命力的源泉。在长久的发展和积淀中,我们将传统文化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变成抽象的概念和精神。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过程中,成人和儿童的接受方式是不同的。成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能自觉地将抽象概念、文化精神与生活实践联结在一起。儿童的认知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所以原创图画书不应局限于简单地对传统文化的重现,而应植根于现实生活,与儿童的生活体验产生联系,才能引发其情感共鸣,使传统文化精神传达到儿童内心深处。

(四)民族特色与世界精神相呼应

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儿童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现阶段,占领中国图书市场的图画书大多数还是引进图画书。如果儿童的成长没有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滋养,民族的未来是没有根基和灵魂的。所以,原创图画书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真正优秀的图画书要有打动本国读者的力量,也要有走向世界的胸怀和视野。它从来都不会只是一种符号,而是人类最本真美好精神的集中呈现。只有这样,图画书才具有穿越时空和地域的力量,不断地给世界各地的儿童带来感动。中国原创图画书想要真正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要在塑造民族文化的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呼应世界精神,找到人类灵魂深处共通的情感密码,塑造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记忆。

我们希望借助图画书传递给儿童民族文化的力量,扎根大地的力量,在现实生活混乱的价值判断中给孩子的生命和灵魂以定力。[5]熊亮说:“一个人小时候看过听过的东西他永远都不会忘,这就是我做中国绘本的原因,要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6]我国图画书创作者、出版方和研究者仍在致力于以图画书为载体,为中国儿童塑造一个真正可记忆可亲近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原创图画书带着这样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图画书原创创作
聪明的小偷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神奇的图画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