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践研究

2021-12-17 16:39郭菊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留守儿童德育

郭菊瑛

摘  要:如今農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比较常见的有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优化对此类群体的教育理念。当前背景下教师要意识到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在家校共育下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德育,笔者提出了成立家长委员会、创新家校合作平台和开展集体活动三个不同的建议。

关键词:家校共育;农村;留守儿童;德育

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和学习中比较容易出现违反纪律和违反规则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德育是做人之根本,只有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才能提高其道德素质,才能让其被他人接纳。因此,本文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相关问题谈一谈家校共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

一、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且随着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且留守儿童学习差,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为此,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具有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德育工作相当重要,教师应全面考虑各个环节影响因素,并以小学生特点为基础对德育方式进行创新,给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家校共育理念提出无疑为德育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此外,家校共育视角下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的及时解决,能够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更是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但这个时期学生年龄小,还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德育。针对学习差的且单亲家庭的农村留守儿童,很有必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践

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践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共同管理班级并进行德育管理。新时期背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压力大,无法避免出现忽略教学事务的问题。为了细化班级事务,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班主任有更多精力放在学科教学中,很有必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因为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且高度重视学生道德教育,因此家长委员会的成立也是有效的一种德育途径。留守儿童有些是单亲家庭,又或者父母均外出打工,基本上都是和祖辈在一起,成立家长委员会时应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参与,主要负责购置和发放资料、分析学生的学习等。从德育工作方面分析,教师则将心理疏导的重任教给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家长委员会没有教师那么严肃,因此更容易接受纪委会成员的建议。比如说班级中有一位学生不爱学习,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为了对其进行德育,笔者安排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和这位孩子谈心,让其了解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使其从心灵上获得感触,让其自觉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由此可见,成立家长委员会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整体德育效率。

(二)创新家校合作平台

当前阶段家校合作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为微信、电话等,但受到时空差异影响,并不利于教师和家长深入地交流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主要在于了解学生学习是否被动或是否了解留守儿童学习表现等问题,两者协调性不足。因此,考虑到两者都是主动性的特点,必须加强二者的自主了解。学校应积极开设“学校—家庭”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给家长推送与留守儿童道德缺失有关的宣传视频和文章,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留守儿童家长的重视,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家校合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增强家长的认识,让其可以从侧面高度重视孩子的德育问题,通过强化家校配合提高共育效率。

(三)开展集体活动

小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开展形式就是集体活动。根据调查可知,班级中有单亲家庭的,也有很多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他们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极易导致其与其他学生产生误会。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相当必要,因此笔者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设计集体活动,由学生的监护人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教师则教给学生一些的社交技巧,让其自主改正交往过程中的缺点,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比如开展拔河比赛,让监护人与学生按照前后顺序站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竭尽全力。如此,这个过程中发挥监护人的监督作用,避免学生发生拥挤等行为,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教育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学习和生活环境和一般学生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家校共育视角下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时应主动担任教师和父母的角色,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结合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长主动协助教师进行德育,提高德育效率,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雪萍. 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践研究[J]. 南国博览, 2019(9):311-311.

[2]曹君. 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31).

[3]牟媛媛. 刍议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位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0):192-192.

[4]王等玺. 基于家校合作基础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J]. 好家长, 2017(68):65-65.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留守儿童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