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虘簋简析

2021-12-20 01:40赵涛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食器铭文纹饰

赵涛

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09年3月入藏了由国家文物局征集的8件西周时期青铜器珍品,成为该馆首批馆藏文物,包括:西周“善夫吉父”铜酃(líng)2件、西周“善夫吉父”铜鬲(lì)3件、西周“伯梁其盨(xǔ)”铜盨、西周“太师虘”铜簋、西周环带纹铜壶,这8件青铜文物保存完好、形文俱佳、造型时代特征明显,铭文从15字到70字不等,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这8件文物均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任家村。

其中,太师虘簋受到行业内瞩目,在盖内和簋底上铸有对铭7行,共70字,且记有完整的年、月、月相、干支日,在目前已出土的殷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像此簋带有铭文且记时完整的,仅有30余件,因此也是研究西周时期历法、年代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太师虘簋一组4件,另外3件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崇源公司,也以此印证了史书中记载:卿大夫所用为五鼎四簋,对应主人虘的身份等级为太师。

铭文自右上至左下为:

正月既望甲午,王在周师量宫。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师晨召太师虘入门,立中廷。王呼宰?赐太师虘虎裘。虘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宝簋。虘其万年永宝用。唯十又二年。

铭文大意为:西周某王十二年正月的甲午日这一天,周王来到师量的官邸。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周王到达中央大室,在位子坐定。周王命令师晨宣召太师虘觐见,太师虘站在庙堂台阶下的正中央。周王呼唤宰将一件虎皮袍子赏赐给太师虘。太师虘稽首叩拜。太师虘为了感谢天子的恩德和纪念受到赏赐这件事,铸造了这件宝簋,千秋万代永存此宝簋。

太师虘簋,高20.7厘米,宽30.2厘米,重量6.12千克,外形为矮体、鼓腹、圈足,颈的两侧有兽头鋬。有盖,盖顶上的捉手为喇叭形。簋盖与簋腹的表面饰有竖直纹饰,簋颈和簋足上饰有粗弦纹饰。在器底上有直线交叉形成的菱形纹饰,还留有范的残留物。

簋,是商周时期盛放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用于宴飨和祭祀。在西周,青铜盛食器种类很多,有簋、簠、盨、敦、豆、铺、盂等,作為礼仪重器,不同规格的盛食器代表了主人不同的身份等级。它们所盛食物也不同,簋和簠盛放饭食,其盖倒置可以作为盛食的盘;盨和敦盛放饭食;豆盛放腌菜或肉酱;铺盛放干果或干肉;盂的器形较大,既可盛食,也可盛水或盛冰。

猜你喜欢
食器铭文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以设计力打造空间美学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载味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