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沙堤片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探讨

2021-12-21 00:41吴双江杨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农业

吴双江 杨波

摘 要:农业主导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动力之源,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张家界沙堤片区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并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是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确立沙堤片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不仅能做大做活沙堤农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更是引领沙堤农业提质增效和促进沙堤经济全面升级发展的重要前提。该文介绍了沙堤片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沙堤片区;农业;主导产业;闲置土地;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1-0015-03

1 沙堤片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张家界沙堤片区在原有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深挖农业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推动片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家庭增收发挥了关键作用。

1.1 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到目前为止,沙堤片区已发展时鲜水果面积666.7hm2,年产2万t,总产值7000万元左右,主要品种有纽荷尔脐橙、菊花芯、黄金梨、金秋梨、黄桃、葡萄、莓茶、五星大枇杷等,主要分布在龚家垴、高桥、朝阳、板坪、郝坪、吴家边等村;发展时鲜蔬菜面积120hm2,其中,商品蔬菜年产值达700万元左右;发展生猪专业养殖户10户,年出售生猪1500头,年产值250万元左右;发展肉羊专业养殖户5户,年出栏肉用成羊500只,年产值100万元左右。

1.2 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步发展 沙堤片区现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或享受市级龙头企业待遇的2家,区级13家)。按发展类别分,规模养殖企业有花溪猪养殖场、梅青家庭农庄等5家;规模食品加工类企业有张家界市湘润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金星油脂加工厂、永虹食品厂等4家;规模种植类企业有中荷农业葡萄合作社、高桥脐橙合作社、燕子窝莓茶专业合作社等4家;规模旅游休闲类有太极溪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

1.3 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沙堤片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已注册了湘润食品的“苗家婆”商标、金星油脂加工厂的“吴大哥”商标、三成农业的“九嘎公”商标等,其中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食品1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主导产业不明,规模化效应不显 沙堤片区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缺少规划和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零星分散、投入产出比低、拳头产品匮乏等问题。例如,蔬果种植面积虽已达800hm2,但由于地块分散,集中连片种植区几乎都小于20hm2,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作业,产业规模小导致品质和效益无保障,市场竞争力弱。

2.2 农业龙头企业量少力弱,无法形成产业链 沙堤片区仅有2家年产值在500~1000万元的农业企业,而且均非标志性农业企业。由于龙头企业量少力弱,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效应不显,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建设严重滞后。

2.3 初级农产品加工居多,产品附加值低 沙堤片区农业企业大多开展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由于缺乏科技附加值导致企业的赢利能力差且发展缓慢,对片区农业的带动能力弱。

2.4 农产品品牌较少,尚未形成优势 到目前为止,沙堤片区能走出张家界的农产品仅有“苗家婆”豆腐花、“吴大哥”植物油、张家界莓茶、“天门山”葡萄等品牌,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对片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力偏弱。

2.5 从业者趋于保守,创新开拓意识弱 农企经营管理者原来多为种植养殖大户,是典型的农民企业家,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知识技能储备少,小农经济意识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品牌建设不够重视,趋于保守见好就收,扩大再生产不舍得大投入,抑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2.6 农业基础设施差,闲置土地利用率低 据2016年全国农业普查统计,沙堤片区有闲置山阴田近200hm2,闲置土壤较好的荒山666.7hm2,集中连片在66.7hm2左右的有2处,在33.3hm2左右的有4处,很适合农业产业开发。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缺乏灌溉设备设施,农业开发初始投入大,基本未得到有效利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業发展的重点。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沙堤片区应实事求是,坚持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力求实效,实现优化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片区农业站近几年的实践论证,主导产业确立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性评价标准。

3.1 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满足市场需求是确立农业主导产业的最重要标准准则。一种产业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并发展壮大,关键取决于该产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市场占有率)。基于“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理论,应当选择有巨大需求,生产率上升较快,收入弹性较大且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所谓收入弹性或需求的收入弹性,常用于表征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这就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该产业产品的增加率与人均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率之比。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社会需求的收入弹性就大,小于1则揭示出社会需求的收入弹性小。社会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产业发展能带来更大的收入,进而刺激创造更高的市场需求。因此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分析、研究并预测国内外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结构变动规律和趋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选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品。只有这样,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如果不讲究科学,盲目发展,盲目跟风,就会导致恶性循环,给产业带来灭顶之灾。比如:张家界市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沙堤片区郝坪村发展的约6.7hm2金秋梨基地,还有板坪村、郝坪村各自办的杂种李子(有3~4个品种混杂)水果场,高桥村办的朋娜脐橙水果场等,都因不适应市场需求,已相继倒闭或高接换种。

3.2 实现优质、高产、稳产 优质顾名思义就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含引种)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要适应当地土、肥、气、热等自然条件,产品的各种含量比例适中,口感好,人人都爱吃。高产稳产就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的品种,必须达到年年丰产丰收的目的,要不然就不符合作为主导产业开发的标准。作为产业开发,开发者首先都得与土地承包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费、流转期限都会写在流转合同里,一旦开发的主导产业出现明显的大小年结果、产量下降、品质一般等现象,就会造成开发者对土地租金、人工工资等成本都无法负担的后果,并且还存在改种土地流转合同期限所剩不多与不改种继续亏损的矛盾局面。所以开发者如不慎重,产业就有可能走向倒闭。例如:1.永定区农业局在沙堤片区郝坪村引种的红提和青提两个葡萄品种,虽然产品质量都很优良,但红提大小年结果现象特别明显,青提投产5~6年性状还较稳定,到第7年后产量就显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永定区农业局考虑到现状,建议改种成同时引进种植的夏黑和超藤无核王两个葡萄品种,因其品质、高产稳产性能很优良,很适合沙堤片区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目前这两个品种和近两年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基本已替代红提和青提成为当地种植葡萄的当家品种。2.沙堤片区前几年从福建引种的琯溪蜜柚,在本地栽培多年高产稳产性能都好,但其果品含酸量逐年变重,品质下降,无论肥水管理如何调控,匀无法改良其品质,目前基本所有琯溪蜜柚都已改接或改植成其他水果品种。

3.3 选择市场占有期良好的产品 产品市场占有期就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的产品能占有市场的年限及1年中在市场的商品性保持期,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产品质量要特别优异,在商品市场中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能存活的年限,和该产品在产出后的常温存贮、设施存贮及加工存贮保质期限。例如:(1)沙堤片区龚家垴村发展的黄金梨,刚产出2~3d内品质极优,但不管是在常温下还是在冷藏库内存放7d后就会变质变味;由于当时老百姓匀种植在农田内,目前大约还有4.7hm2左右的梨树保留,鲜果直销本地市场,大多数种植户都已将树砍除,改种粮食作物。(2)沙堤片区高桥村水果场发展的正宗纽荷尔脐橙产出后在常温下都能保持4~5个月的商品性能,而且品质优异,丰产稳产性也很强,很适合沙堤片区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当地柑橘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在106.7hm2左右。

3.4 发挥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指某一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在气候、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方面,交通(是否有机耕道)、电力、通信、经济基础等社会资源方面,以及技术、劳动力、关系等资源方面所具备的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各种优势。发挥资源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选择确立主导产业的重要原则之一。沙堤片区发展农业产业的资源优势其实很多,比如:(1)气候资源:地处北纬30°附近,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400mm),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短暂,年均温约16℃,夏季最热月均温27℃,冬季最冷月均温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0~4℃),这样的气候,非常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2)地理位置:距省会长沙约400km,坐落在张家界市城区(相距约6km)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武陵源区城区(相距约12km)之间。辖区内交通方便,省道武陵山大道与沙堤大道两条公路横穿境内,张花高速途经高桥村、氽水溪村和贯坪村,高速出口在贯坪村与武陵山大道相接处。武陵山地区最大的火车站-张家界西站就坐落在片区的朱家峪村境内。这样的地理位置,极大的方便为农业产业的输出和对中外游客的就地展卖。(3)土地资源:片区总面积有8023hm2,耕地面积1027.7hm2,其中稻田818.6hm2,旱地209.1hm2,大多数为砂壤土、红黄壤土,也有部分紫色土,粘壤土。目前,虽然有坪区4个城市边缘村要搞城市化建设,但仍有山区耕地约667hm2,坪区连片闲置坡地、深湾稻田约267hm2,山区闲置且土壤较好的荒山约667hm2有待开发。这样丰富的土地和良好的土壤资源,如加以建设开发,可以说大多数土地都很适合农业产业发展。(4)技术资源:沙堤片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共有各类技术人员9人,都是有10年以上农业生产工作经验的老同志。(5)劳动力资源:片区共有10个自然村,24405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11000人左右,目前真正在家务农的还不到2000人,且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婦女。另外,约有20%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处于生产无路,打工无门,无所事事的状态。所以农业产业开发,既可给开发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又可以给当地农户带来闲置土地流转费,促进当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5 优势产品优先发展 沙堤片区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出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如葡萄、纽荷尔脐橙、莓茶、菊花芯等,这为沙堤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考察论证和优选,可从特色优势农产品中选定主导产品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这样目标明确,投资少而见效快。已经形成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大都生产规模较大,销售市场稳定,有的甚至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质量的生产基地。通过这些生产基地,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工、销售与物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构建产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

3.6 坚持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和手段的总和,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适应需求结构。农业主导产业的选定必须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首选那些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鼓励而非限制发展的产业。

3.7 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化项目 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布局应当体现以下3个原则:一是合理协调,规模能力与市场容量相适应的原则;二是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根据各种条件,选择在成本最低时配置产业化项目;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原则,产业化项目应体现科技进步,能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科技。现根据沙堤实际和确立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对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建议:建议沙堤片区坪区及山区海拔在320m以下地段,山区以发展正宗纽荷尔脐橙、早熟蜜桔为主,因为这2个品种北方无法生产,特别是优质早熟蜜桔在当地也有较好市场;稻田或平地可发展夏黑、超藤无核王葡萄和商品蔬菜。山区海拔在320m以上地段,稻田可发展有机稻和晚春早秋反季节蔬菜;坡地可发展莓茶及桃李梨等名优时鲜水果以及时填补当地水果市场空白。闲置的深湾田及荒山只要搞好引水和机耕道建设,就可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牲畜及牛羊鱼养殖业,随之可利用禽畜粪便发展有机肥加工业。同时,也可整合村组大量荒山,发展楠竹种植(因为楠竹管理粗放,受益快),利用成片楠竹林造就的优美环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利用楠竹冬笋、春笋土特产发展有机旅游食品;利用优质楠竹发展竹席、竹工艺品等深加工业来丰富本地旅游产品,次品竹也可加工成竹筷、竹跳板、竹夹板、竹木纤维板、竹炭来满足当地消费市场。

4 结语

探讨沙堤片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化项目,力求产业开发者严格把握这7条原则性评价标准的全部内容和规律性,从而实现沙堤片区优化产业结构,农业提质升级,促进沙堤片区经济沿着健康、科学、高效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杨文钰.农业产业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石.试论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1):69-73.

[3]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41-4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