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析《太原段帖·亨四》

2021-12-21 22:22姚远王瑞瑞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傅山

姚远 王瑞瑞

【摘要】晋祠博物馆馆藏《太原段帖》石刻是傅山先生晚年文学、书法传世的精品碑帖作品,内容博杂,涉及学科众多。其中《太原段帖·亨四》内容看似论及友人相交,背后却隐藏着清初历史上著名“朱衣道人”一案的记载和追述。

【关键词】傅山;《太原段帖》;朱衣道人;《义鹘行》

【中图分类号】J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81-03

【本文著录格式】姚远,王瑞瑞.鉴析《太原段帖·亨四》[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81-183.

《太原段帖》镌刻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现存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翰香馆碑廊,是傅山先生门生太原段 纟辛镌刻[1],以傅山先生文学、书法为主要内容的石刻丛帖,因此以《太原段帖》为名,又习称为《段帖》。《太原段帖》分为:元、亨、利、贞四卷,每卷刻6石,《段帖》末尾有段纟辛 作跋文《俚言自序》,应有25块刻石,贞一佚失,现碑廊共有28块刻石。其他4块刻石是:1943年日伪时期,晋泉知县徐沟常毅夫为寻找、保存《段帖》而作的记事碑《太原段帖石刻保存记》一石;傅山书、段纟辛镌刻《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石,这四石虽不是《太原段帖》的内容,但也与《段帖》有關,并且镌刻形式相同,因此也视为《段帖》一体。

一、《太原段帖·亨四》碑文释读

《太原段帖·亨四》青石质地,横向刻,碑刻35cm×50cm,凡12行,每行13字,全文共146字。

碑文:

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间【注一】,世上岂无若辈然不也【注二】,

渐之日深者,不失之轻浮误信也。

若夫真正豪杰,一言半语,性命同之。

何方尔尔【注三】,但恐一真一假,便有单複【注四】。

且诸生离却几篇时文【注五】,无所与交。

可知时文中,有几个像样底人也。 亨四

三日不读老子【注六】,便觉舌本软。

畴昔【注七】 但习其语,五十以后细注老子【注八】,

而觉前辈精于此学者徒费多少舌头,舌头终是软底。

何故?政坐猜度【注九】,玄牝【注十】不著耳。

【注一】“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间”一句,摘自唐朝诗人杜甫诗《义鹘行》。“许与分”:指应人请求给予帮助。“顾盼间”:指一瞬之间、转眼之间。

【注二】“然不”:即“然否”。

【注三】尔尔,如此,这样。

【注四】单複:“複”通“复”,回答。

【注五】离却:离开。时文:指流行于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文体。时文的一个特定意义是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指八股文。

【注六】老子:这里指老子著作《道德经》。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教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思想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注七】畴昔:往日,从前,以前。

【注八】傅山先生年近50岁时,受河南宋谦起义的牵连,卷入“朱衣道人”一案,同时被捕的还有其子傅眉、其弟傅止。由于傅山矢口否认,并且宋谦死无对证,最终得以释放。

【注九】政坐猜度:端正坐姿,推测揣度。“政”通 “正”。

【注十】《老子·道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二、《太原段帖·亨四》碑文解读

亨四,是傅山先生所作的一篇短文,表面看来只是有关交友、文章及经史研究的寥寥数语,其实质却记录了自己亲身经历,生死攸关的著名案件,也就是后世称为“朱衣道人案”的一段隐情。

(一)朱衣道人案件始末

明末清初,傅山坚持民族气节拒不承认满清政府,坚持不易服色、不剃发编辫,因此傅山先生在山西寿阳五峰山出家做了道士,身着朱衣、木钗束发,人称“朱衣道人”。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湖广黄州府蓟州生员宋谦,受南明永历政权派遣,在山西河南一带组织反清复明活动,事情泄露宋谦被抓获。傅山被其供出是知情人,于六月时与其子傅眉被捕下狱。

傅山在狱中“容色自如”,虽严刑拷打,仍“言语不乱”,拒不承认与宋谦有过任何来往。因宋谦死无对证,又经傅山友人的多方营救斡旋,终于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七月,傅山在身陷囹圄一年之后获释,历史上称此事件为“朱衣道人案”。

(二)碑文“人生许与分”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诗句《义鹘行》

文章篇首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义鹘行》一句:“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间”,引发出朋友相交多以义气为重,志趣相投者并不需要过多的交际,如果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只需“一言半语”即可成为生死之交。文人之间的交往常常以文会友,宋代文人苏轼就曾指出“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所作的文章就是其性格、思想和世界观的真实反映。

《义鹘行》是唐朝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从长安城南经过,听闻苍鹰在高大的柏树上筑巢育雏,蟒蛇潜入鹰巢吞噬鹰雏,留守的雌鹰力弱不能营救,转身飞入长空,向健鹘求助。健鹘听闻苍鹰的冤愤,从高空俯冲下来,瞄准白蛇的额头猛烈的抨击,白蛇从树梢坠落,一命呜呼。诗人感慨:“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之间。”奋笔写成《义鹘行》,鸟类尚有义鹘,人类更应该有肝胆相照的朋友。

(三)傅山先生交友理论

傅山一生交友甚多,以其不凡的学识和品德吸引了不少或是抗清志士如顾炎武、屈大均,或是学者大儒如李因笃、阎若璩、朱彝尊,或是乡村名士如晋祠赤桥村民郑大元、平遥邑绅温秋香。无论其友人地位高低、职业贵贱,都与傅山先生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彼此间相聚一起常常把酒言诗,从文章学识之中反映出他们共同的艺术修养和品性格调。

傅山先生在此文中却感慨“诸生离却几篇时文,无所与交”。“时文”指流行于一个时期的文章体例,发展到明末清初,“时文”就成为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也特指八股文。为应付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士人学子“皓首穷经,一味揣摩圣贤言行和时文程墨”[2],放弃了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学习,只记住了《四书》《五经》之中可以出科考题目的篇章。为应付考试而作出的“时文”也就严重的束缚了诸生士子的思想,远离现实生活,缺乏真实感情思想的流露,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别无它用,更失去了文人之间相处相交、唱酬往来的媒介和载体。因此,傅山先生评说沉醉于科举功名的人“无所与交”。由于“时文”即八股文的写作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其内容和形式均死板教条,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使得士人学子的思想、才智受到极大的束缚,由此,傅山先生断定此类人:“时文中有几个像样底人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是值得交往的。

三、《太原段帖·亨四》文字中隐藏的历史案件

傅山先生在文章篇首用诗人杜甫的《义鹘行》一句,引发出对朋友之间交往的方式和性质。“渐之日深者,不失之轻浮误信也”,与朋友相处日渐加深,但是也不可轻率相信表面的虚假。如果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之士,即使是短暂的相处,“一言半语”只要很少的一两句话,也可以成为彼此间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难道不是这样吗?朋友之间相处,最忌讳缺乏真诚,缺乏彼此的信任,在交往过程中真真假假反复无常。“时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将文人士子的英雄气概消磨殆尽。因此在这篇文章中,傅山先生感慨时下“诸生离却几篇时文,无所与交”。那么究竟有哪些人是真正豪杰,可以与之生死与共“性命同之”呢?

文章的第二部分傅山先生首先用“三日不读老子,便觉舌本软”,引出“五十以后细注老子”。先生子学研究思想源于傅家祖传家训,傅山六世祖傅天赐凭借《春秋》取得功名,此后阳曲县傅氏家族世代研究子学,傅山祖父傅霖批点《汉书》、刊印《淮南子》,这些家学影响根植于傅山思想当中。因此,傅山作:“三日不读老子,便觉舌本软”。从前“读老子”“畴昔但习其语”仅仅停留在字面的阅读和理解,而缺乏深刻的研究和解读,“五十岁以后细注老子”。

傅山先生在文章的第一段落先用杜甫的《义鹘行》引出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性命相托的英雄豪杰;第二段卻转折谈论“五十以后细注老子”。看似毫无关联的两段文字何以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之中?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山49岁因“朱衣道人”一案入狱,顺治十二年(1655年)出狱,先生整整50岁。由于消息闭塞,出狱后的傅山,对南方的反清斗争形势不甚明了,于是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傅山游历南方,亲身考察各地的反清斗争形势。此时,清朝政府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经济,推行屯田制,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同时整顿吏治,强化中央集权管理,清朝政府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国的局势,各地的反清斗争已趋于平息,恢复朱明王朝的愿望日渐渺茫。回到山西后,傅青主搬到了太原东山脚下的松庄,因为他不承认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清政权,认为自己是侨居在“异族”的统治下,所以一直称自己侨居松庄,其号也常用“侨松、松侨、侨黄”。

面对清政府日益稳固的统治,傅山开始潜心读书,精研学问。傅山早期注重于经学研究,诸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训解儒家经典的学问。傅山始终认为,“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中诸子学问之一,是从子学中脱胎而出的”[3],因此傅山先生在50岁以后转向注重于对子学的阐释,才有了文章中所提到的“三日不读老子,便觉舌本软”。

“五十以后,细注老子”,正是傅山先生经历了“朱衣道人案”被清政府释放回家的那一年。案中与傅山一同被捕的其他三位涉案人士萧峰、朱振宇、张锜都受到了绞刑或流放的惩处,唯有傅山未予判刑。

此中原因,除了傅山作为山西文化领袖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清廷中同情朱明遗民的汉族官僚如龚鼎孳、魏一鳌、孙茂兰等人鼎力相助,以及傅山友人和弟子如白孕彩、陈谧等人重点营救对象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傅山在狱中虽几经严刑拷打,先生拒不承认与宋谦有过任何来往,一口咬定“宋谦来拜访的时候,已经拒绝了,两人没有见面。”并且提供了现场证人,“当时有山西布政使魏一鳌正巧在家里,魏一鳌亲眼所见,可以作证”[4]。在这危急关头,傅山可以生命相托,足见其对魏一鳌的了解和信任。这样也就印证了,文章篇首所语:“若夫真正豪杰,一言半语,性命同之”!清朝政府果然派人前往魏一鳌那里询问,魏一鳌听问此事,毫不犹豫的回答:“没错,当时我就在傅山家里,亲眼所见,傅山与宋谦没有见面。”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之间,世上岂无若辈”,人世间真的有这样生死相交的友情,是傅山先生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到的真诚的友谊。

魏一鳌,字莲陆,直隶新安(今河北保定)人,明末崇祯朝举人,入清后被派往山西为官,任忻州知州,为官山西时曾与傅山有过交往。魏一鳌是明末清初理学大师孙奇逢[5]门下一位非常重要的弟子,对理学思想的共同爱好,魏一鳌与傅山彼此间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成为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

傅山身陷牢狱,为应对清朝政府的严刑逼供,供词中可能会有真真假假各种回答。而魏一鳌却可以从傅山先生的供词中分辨出怎样回答官府的询问才可解救傅山于危难之中,足见朋友间心灵相通的默契和彼此信任。而这种相互间的理解是那些沉迷于科举功名、被八股文束缚思想的文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因此傅山才有“可知时文中有几个像样底人”,诸生“离却时文无所与交”的感慨。

文章末句“而觉前辈精于此学者徒费多少舌头,舌头终是软底。何故?政坐猜度,玄牝 (pin)不著耳。”文字表面看来是指对《老子》的研究注解,始于先秦、六朝,历经隋唐、两宋、元、明各代,经久不衰,其内涵意义也期待反清复明的斗争生生不息——“玄牝不著”。“玄牝”见《老子·道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指道生万物,万物由是而生,谓天地万物绵延不息生成变化的根本[6]。

此中“前辈”指,魏一鳌的老师理学名士孙奇逢。康熙二年(1663年),傅山为了请孙奇逢为母亲贞髦君撰写墓志铭,曾亲自到孙奇逢隐居的河南百泉山拜访。其时,孙其逢正隐身于太行山南麓的百泉山,率徒讲学,躬耕自给。途中“携得旧录子书一册,再略浏览,一批行间,复少为解释,记所会心,不必其中也,随手草录尔尔”[7],孙其逢由此作《百泉帖》,内容均是读诸子的笔记、随想。说明傅山与前辈老师多有诸子思想的认识和探讨,因此有“觉前辈精于此学者徒费多少舌头”。

傅山写此短文,先用诗人杜甫的《义鹘行》,引出朋友相交,是以共同的志向和爱好为前提,以彼此间的赤诚相待为基础,不论相处时间的长久或是短暂,也许只在“一言半语”间就可以成为生死相托的挚友。傅山先生在亲身经历了生死只在一瞬之间的“朱衣道人”一案后,对朋友的认识和理解越加深刻;同时也真正认识到魏一鳌等人正是自己生死相交的朋友。

在清朝已经取得了全国各地的稳定统治的情况下,傅山先生不可能将这一段传奇经历完整全面的用明明白白的文字记录,只好将貌似无所关联的诗词、交友、学术思想著述等诸多杂事笼统记入此文,看似杂乱琐碎,实则其中隐含着当时情况下不可能公开记录的重要信息内容!

此文为记录其身陷牢狱生死攸关之际,却可以凭借自己面对刑讯逼供“言语不乱”从容应对和友人多方相助,最后奇迹般被清朝政府释放回家的传奇经历,更是对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作证,最终使傅山脱离险境的以魏一鳌为首的诸位友人的感谢和纪念。

注释:

[1]段纟辛(zeng音:增),字叔玉,太原晋源人,太原县诸生。清道光年《太原县志》称其:“博通经史,潜心古学,尤善镌刻……”

[2]見顾炎武《日知灵·拟题》

[3]见广西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编著《傅山书画精品集》2016年10月第一版

[4]1963年在北京中央档案馆的清朝档案中发现了“朱衣道人案”的审讯记录和判决题本,使后世之人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真实的情况,见1993年出版《朱衣道人》。

[5]孙奇逢(1584—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6]江希张注《道德经白话注》

[7]傅山《百泉帖自序》。

作者简介:姚远(1969-),女,山西太原,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历史、古建、碑刻、楹联;王瑞瑞(1990-),女,山西原平,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历史、碑刻、壁画。

猜你喜欢
傅山
傅山的“四宁四毋”
傅山思想与学术展:一场精神饕餮盛宴
图说书法(178)
遗民、治学与书法
傅山《杂记》
清·傅山论书句
傅青主的朋友圈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先生的画
三百多年无人能懂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