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学习关键概念的语文学科实践意义建构

2021-12-21 00:41李少杰魏本亚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身性生成性

李少杰 魏本亚

摘 要 具身学习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的全身性,提倡通过身体、认知与情境的互动来生成经验,提升思维品质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使具身学习真正落地于课堂教学,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具身学习的全身性、情境性及生成性三个关键要素进行意义建构。

关键词 具身学习;全身性;情境性;生成性

具身学习是在具身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国外学者罗琳·克拉克最先提出具身学习概念,“具身学习是指当身体受到某种刺激后,由感知觉体验引发个体信息和情感水平的变化,并通过身体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具身学习强调学习的全身性,是一种通过学生在身体活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获得体验,进而促进思维品质与情感发生变化的新型学习方式。关于具身学习我国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在具身学习相关文献中反复出现,因此这三个特性是具身学习的关键要素。但是分析当下的研究文献发现,对关键要素的理解基本处于浅层次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对其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对当下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一、全身性:调动多重感官,身心协同互动

所谓全身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多种感官下的学习,除“听”之外,还可以通过尝、闻、看、触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经验。知觉符号理论认为,“知觉符号作为认知的材料,来自于感觉运动系统的神经表征,是从外界事物和自身知觉中产生的;知觉符号是多模态的,它不仅可以来源于听觉,还可以来源于视觉、触觉等等。”因此,具身学习主张教育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多感官协同互动,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把握。第二层次强调身心一体化,将身体与心智视为一个整体,不存在脱离身体的心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进而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

下面撷取于永正老师的经典教学片段来感受身体参与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片段一】

(星期六上午,天高云淡。于老师带着学生来到果实累累的果园。农艺师潘师傅把同学们带到一棵苹果树下。)

潘: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我们徐州果园来参观。苹果的品种很多,光我们的果园就有几十种。这棵苹果树叫“红星”(说完,从树上摘下一个大苹果。)红星苹果比较大,属于大果型。它的形状像什么?看看,像不像削掉尖了的宝塔?日光晒的一面是红色的。大家注意看, 是不是一片红?(说着,走到小朋友中间, 让小朋友仔细观察。)

生1:一片红。

生2:仔细看,是一条条红线排列起来。

潘:对,这叫“浅红”,不像别的苹果像搽了胭脂一样红得那么均匀。这种苹果的萼洼(指苹果头上面的洼坑)上,有五个突出的楞,像一颗五角星,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红星”。红星苹果有芳香的气味(说完,让学生逐个儿闻),这种香味像什么水果的香味?

生:像香蕉味儿。

潘:看,杨博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先给他吃。(众笑)但是,吃了以后,要告诉大家什么味道,好不好吃。

杨:(品尝)甜,很甜。又香又甜!

潘:酸不酸?

杨:不酸。

潘:红星苹果品质优良,属于一类果。在徐州,9月下旬成熟,是中熟品种。

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不同种类的苹果,于老师选择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进苹果园,为学生们创造切身体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参与到认识苹果的活动中去。在参观不同种类的苹果的过程中,农艺师潘师傅一步步引导学生们用手去触摸苹果的表面,用眼睛去观察苹果的颜色,用鼻子去闻苹果的气味,用嘴去品尝苹果的口感。学生在闻、尝、看等多种感官的接触下,逐渐认识了不同种类苹果的特征。于永正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参与学习,打破了仅用“听”来获取信息的单一形式。学习的全身性在多感官的调动下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亲自来到苹果园,在讲解员的讲述和自身的参与中认识不同种类的苹果,使学生认识、了解、把握各种苹果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下得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全身性要素落地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积极践行身心统一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单向的知识传授,学习内容应从学生的直接参与中获得。在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为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提供条件,努力做到学生整体性的发展。

二、情境性:基于学生需求,关注真实体验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所谓情境性是指“在学科探究教学中由外界、事物和师生关系等因素构成的具体课堂教学情境,是正在进行的学科探究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表现为多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是师生从事学科探究教学活动、产生学科探究教学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创设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具身学习理论下的学习情境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情境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现时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创设,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其中进行有效学习,进而获得发展。《七律·长征》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仅用56个字便形象概括了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语言凝练,概括性强。对于形象思维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深刻理解这首七言律诗难度较大。因此,李吉林老师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能够理解把握的角度出发,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本篇课文,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逐渐感受诗歌传递的精神意蕴。

第二,在互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学生知识和能力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学习过程不是脱离情境,孤立于大脑的抽象符号运算,而是发生于一定文化环境中,受情境因素的制约。”这意味着学生的认知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创设体验式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要推动学生与情境的有效互动。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直观感知知识的运用与掌握,獲得良好的体验,进而提升认知的发展。李吉林老师就是在《七律·长征》的教学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关键字词,体味诗歌意境。初读诗歌,李老师通过介绍创作过程和时代背景创设语表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长征中。接着播放长征歌曲,用音乐情境渲染氛围,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长征的豪迈,品味“逶迤”“磅礴”的意蕴。播放巧渡金沙江的录音,带领学生品味“云崖暖”。李老师通过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感中,学生在其中学习重点字词的运用,明确红军长征的艰险,进而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面向现实生活,强调情境真实性。“行为发生的真实世界情境必须涵盖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将遇到的大多数认知需求,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真实问题的解决和批判性的思维。”因此,教育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习活动植根于真实应用的情境中,把握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否则将得到呆滞的知识。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中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随处可见,下面我们抽取李老师的经典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二】

(黑板上写着“总务处”)

师(总务处老师):小朋友,你是哪一班的,你有什么事?

生(学生):我是二(1)班的,我们班王老师派我到总务处来借一只面盆。

师:好,我来拿给你。(随手拿一只面盆)

(生接过面盆欲走)

师:喂,小朋友,借东西,领东西都得要办一个手续,请你写一张借条。

生:借条怎么写。

师:那我来教你,借条应该写什么?有什么用?

生:借条上应写清楚向什么人借什么东西。

生:写了借条,如果你不还,这个借东西给你的人,就可以用这个借条向你讨回。

师:你讲得很好,不仅要写借什么,还要写借了多少,什么时候还。那现在说说怎么写。

生:第一行写 今借到

师:第二行写什么?刚才说的向谁借什么,借了多少,怎么说,怎么写。

生:今借到总务处面盆一只,明天还。

师:就这么写行吗?这张借条有什么没说清楚?

生:是什么人借的,不懂。

师:应写上借东西人的名字和时间。

借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经历的事,因此,在写借条的教学过程中,李吉林老师创设了借面盆这样一个情境,由学生扮演借东西的人,这样既将教学任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逐步完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写借条。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借物情境,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刻板教学,使抽象的学习变得生动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三、生成性:在动手动脑中,实现深度学习

生成一般是指创造、产生和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与教师、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而产生的超出学习预期之外的经验与认知。具身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经历去主动获得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有事物,重视学生在身体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经验。教育家杜威强调“从做中学”,他认为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精力去“做”,这样学生才会得到自然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应该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同时,具身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认知、意志、行为、情感的统一,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无法通过书本的形式直接传授,也很难进行衡量与评价,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究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达到知情意的和谐统一。

于永正老师积极践行“从做中学”的理论,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获得成长。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别班的同学听说我们到果园参观,非常羡慕,纷纷要求去。可是,果园正值大忙季节,没法接待。校长说,四年级一班举办个苹果展览,让其他同学去参观参观,不同样能达到认识苹果的目的吗?我们班决定本周星期六,举办苹果展览。

师:每个同学回家从一种苹果中各找出一个大个儿的拿到学校当展品。展出的时候,每种苹果前面还要放上一张“说明”,不然人家怎么能知道叫什么苹果,怎么能掌握它的特点呢?怎样写“说明”呢?(板书:写说明)第一行的当中,先写上苹果的名称。如果写红玉,就写上“红玉”两个字,写大一点,醒目一点。下面分项写。可以从形状、颜色、品质(包括味道、水分等)、类别、成熟期等。(边说边将上述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大家很熟悉了,写起来不会有困难。为了省时间,咱们分成5组,每组写一种。一定要把特点写清楚,让参观的人一看就明白。

如何写说明文?于永正老师并没有将说明文的格式要求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在带领学生参观完苹果园后,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展览方式,要展览自然需要有“说明”,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写说明文。于老师将知识与学习情境联系在一起,学生积极参与到真实情境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尝试、探索、思考、创造,学习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创造者,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发展了自身的问题意识、情境意识以及主体意识,对于培养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具身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首先强调学生身体的重要性,主张学生在多种感官下,在亲身参与中进行学习;其次,情境的创设对于具身学习具有重要意義,真实有效的情境有利于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获得能力的发展;最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手动脑中,在交流创造中学习、成长,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在真实情境中带动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提升思维,在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通联: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全身性生成性
高血压是种全身性疾病
癫痫类型及抗癫痫药物对病人大脑皮质兴奋性影响
中国成人肥胖患病率的地理变化
中国全身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语文课堂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