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2021-12-22 01:52王翠娥刘志伟孔长虹徐烨彪裘君娜金立明王拥军胡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站血型血液

王翠娥 刘志伟 孔长虹 徐烨彪 裘君娜 金立明 王拥军 胡伟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除了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工作之外,还要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服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血站向医院提供的常规服务主要包括血液预约、血液发放、血液运送、血型参比、输血指导、临床用血咨询、合理用血培训、血液质量处理等[2-5]。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对血站提供的临床输血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切实做好以临床输血为中心的服务是血站发展不断追求的目标。国内部分血站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问卷、开展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作为改进血站服务方式、提高血站临床输血服务水平的参考依据,近年来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部分血站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临床输血服务工作[6-8],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缺乏统一的服务载体,而且提供的服务内容均较单一,难以达到临床输血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要求。为此我们在前期血站与医院联网的基础上,打造了一站式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现将平台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 系统架构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是血站与医院间信息交互的枢纽,实现了血站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BIS)、血型参比实验室管理系统(R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输血管理信息系统(TIS)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可以划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各层分述如下:

图1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系统架构图

(1)数据层:包括血液库存信息、血液预约信息、血液发放信息、满意度调查信息、输血不良反应信息、血费减免信息、临床检测信息、用血资质信息、权限信息、日志信息等,为平台各功能页面相关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展示提供了数据支撑。

(2)服务层:包括基础服务和对外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实现了用户操作相关功能页面时产生的数据或所需数据的封装、转换、传输、推送等,平台对外服务是为了提升血站与医院之间血液预约、血液供应、临床检测、血费减免等业务的协同效率,面向血站和医院端相关系统提供的接口服务。

(3)应用层:根据血站面向医院提供的服务类别以及平台用户的多元性,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包括血液管理、临床检测管理、血液质量管理、用血资质管理、血费减免管理、系统管理6大部分。

2 访问模式 血站通过血站内网访问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医院通过卫生信息专网访问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其中省级医院通过省卫生信息专网访问,市级医院通过市卫生信息专网访问。平台采用B/S(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模式,基于B/S模式客户端免安装、易升级、跨平台运行等特点[9],血站端和医院端的用户可以通过安装了浏览器的终端访问该平台。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访问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访问模式

3 信息交互模式 以血型参比检测服务网上申请为例,信息交互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信息交互模式

4 平台功能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为血站和医院提供了丰富的与临床输血相关的电子化服务,以面向医院的电子化服务为例,平台的功能如图4所示。

图4 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面向医院的电子化服务

5 应用成效 截至目前,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已经在在杭省级和市级共94家医院(约占省血液中心供血总量的96%)全面推广使用,取得初步成效如下:

5.1 实现血液库存信息实时共享与预警:平台实现了血站与医院血液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血站与医院血液库存信息每15分钟更新一次,血站和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警戒线,当实际库存信息低于预警线时平台将进行预警,血液库存信息实时共享与预警提升了血站血液供应的应对能力,也为医院设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5.2 实现血液精细化预约:平台支持医院按照血液品种、血型、规格、袋数以及制备方法等进行精细化预约,同时预约界面直接显示血站血液库存预警信息,供医院在线预约时参考。自运行以来,64家医院通过平台医院端页面预约血液共计4万余批次,基本取代了原有的电话预约模式。此外,平台还对血液预约流程进行了优化,比如在血液预约还未受理前,允许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撤销预约操作;血液预约界面还设置了自动刷新、语音提示等功能,血站可以准确及时地受理医院的预约申请,医院也可以及时获取血液预约受理情况。

5.3 实现现场取血人员的身份核验:取血人员作为血液运输链的关键要素,在用血机构自取血液时,血站工作人员需要核对取血人员的身份。平台鉴于人脸识别具有的非接触性和稳定性等特点[10],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取血环节简单、快速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解决了血站工作人员凭主观印象进行身份核验带来的误判等问题。截至目前,64家医院已经使用人脸识别取血功能,取血人员身份核验达588人次。通过“刷脸”取血,进一步加强了血站取血现场的秩序管理,减少血液误发误取的概率,提高了发血效率。

5.4 提供血型参比检测服务网上申请:为了协助临床解决免疫血液学疑难问题,进一步保证患者临床用血安全,血站为医院提供了丰富的血型参比检测相关电子化服务,服务项目包括特殊及疑难配血、血小板相关检测等。为了方便医院一站式查询申请详情、检测结果、收费清单,血站通过构建接口服务,实现了平台与输血研究血型参比实验室RIS系统数据的自动交互,实现了血型参比检测申请及受理、检测结果反馈与查询、收费清单反馈与查询等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进一步优化了临床血型参比检测服务流程,缩短了从申请到结果反馈的周转时间,有效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自平台运行以来,已为239人次的患者提供血液检测服务,其中新生儿溶血症筛查8人次、孕妇血型抗体鉴定和效价检测4人次、血小板交叉配型或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185人次、红细胞疑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42人次。

5.5 提供血液质量在线反馈服务:平台为医院提供了血液质量在线反馈服务,包括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临床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平台自运行以来,9家医院在线反馈了输血不良反应,38家医院在线反馈了满意度调查情况,为血站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5.6 提供临床用血资质、血费减免网上申请与审核服务:为了加强用血单位的资质申请审核效率,以及实现患者在医院用血费用的直接减免,平台提供了临床用血资质、临床血费减免申请与审核电子化服务,相关材料均可网上提交,替代了以往现场递交资料、补交资料的方式,截至2021年1月10日,已为7家医院提供了临床用血资质的在线申请与审核服务,已为在杭52家医院提供了6 999人次的血费减免在线申请与审核服务。

6 结语 本文介绍的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作为面向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了临床输血相关服务,一方面医疗机构只需登录平台即可向血站申请相关业务,促使医疗机构与血站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通畅、高效,同时也能够促进临床输血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另一方面鉴于国内大量文献侧重于介绍临床输血路径[11-13],即从医院血库到临床输注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标准化流程,而对于血液从血站流转到医院的环节描述较少涉及,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促使血液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流程更加完整。

本文介绍了临床输血服务信息平台的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模式、平台功能以及应用成效。该平台在血站面向医院构建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血站与医院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共同协作,除了基本的供血和用血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包括疑难血型患者用血、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等在内的一些临床输血关键问题的业务指导关系。

临床输血服务应着眼于血液安全的长远目标,向更系统、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平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作为血站与医院间信息交互的枢纽,为了给医院和用血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后续平台将在丰富临床输血相关的电子化服务、拓展平台的访问模式等方面继续深化。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站血型血液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其他动物有血型吗?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血型打0分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