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地区22 881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2021-12-22 01:52李源玲胡元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6期
关键词:餐后年龄段空腹

李源玲 胡元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最常见的妊娠代谢性紊乱疾病,即在妊娠中后期发生的糖耐量受损,进而导致血糖升高[1]。由于肥胖率和高龄孕妇的增加,GDM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也间接加大了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支出[1-2]。与此同时,GDM还会增加孕妇和胎儿风险,如剖宫产、肩难产、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3]。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远期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为提升,而胎儿患有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概率也相应增加[4-5]。更为严格的GDM诊断标准也是高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近来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的诊断标准导致了GDM的显著增加[6-7],意大利南部高达27.5%[8],北印度高达41.9%[9]。据报道,上海GDM的检出率为8%~10%,北京为20%左右,西部地区高达35%[10]。基于新标准下的GDM诊断,合肥地区孕妇的GDM患病情况未见报道,本文旨在调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地区GDM发病情况,描述该地区孕妇不同类型GDM分布情况,探讨OGTT各时间点血糖异常诊断GDM的效能差异,为临床寻求更适合该地区的GDM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建卡并行常规产检的单胎孕妇,排除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肝肾心脏疾病,影响糖代谢的内科疾病,有糖尿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纳入规范完整进行OGTT试验的孕妇,共计22 88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29.19±4.05)岁。

2 研究方法 22 881例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前空腹8~12 h,早上9点前采集空腹第一次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记为空腹。随后口服75 g葡萄糖水,从喝第一口计时,5 min内喝完。检查过程中禁食禁水,静坐等候,避免活动过多造成误差。喝完糖水后,每隔一小时采集静脉血,测定并记录1 h和2 h的血糖值。

3 诊断标准 采用IADPSG标准进行评判,OGT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1 h血糖、2 h血糖分别为5.1、10.0和8.5 mmol/L,任意一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界值,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4 检测方法 用分离胶管,采集静脉血2 mL,待标本充分凝固后,4 000 r/min,5 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流水线,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各组间比较用卡方(χ2)检验,采用Medcalc软件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总体GDM发病情况 对符合条件的22 881例孕妇进行OGTT筛查试验,发现5661例GDM,GDM整体发生率为24.74%,

2 各年龄段GDM发病情况 不同年龄段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较,GDM发生率最低的为<25岁组,发生率为15.40%,≥35岁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达40.05%,其发生率为<25岁孕妇组的2.6倍。中间年龄组发生率与总体发生率相近,为23.61%,随年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升高,各组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GDM发生率比较

3 各年龄段不同分型GDM分布情况比较 在5 66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各年龄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不全相同,χ2趋势为142.48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仅空腹血糖异常占各年龄段妊娠糖尿病发病首位,且随年龄增长占比下降,分别为64.37%,45.52%和33.58%。三点血糖同时异常在高龄孕妇组(≥35岁)占比第二位,高达18.63%,而该类型患病人数在<35岁妊娠糖尿病孕妇中比例不及10%。在<25岁年龄段中,仅一个时间点血糖异常的GDM人数占该年龄段所有GDM人数的83.23%,这一特点在大于25岁年龄孕妇中减弱,仅一个时间点血糖异常情况在中间年龄组(≥25岁且<35岁)和高龄(≥35岁)孕妇组别中,分别占比为69.51%和56.63%。空腹和1 h或空腹和2 h血糖异常在三组不同年龄段中占妊娠糖尿病发病人数末位,最低为<25岁组,空腹和2 h异常仅占该组发病人数的2.69%,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GDM发病情况

4 不同标准血糖异常筛查诊断GDM的ROC曲线 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95%CI 0.857~0.871),0.810(95%CI 0.802~0.817)和0.799(95%CI 0.791~0.806),见图1-A。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其中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95%CI 0.815~0.838),0.966(95%CI 0.961~0.971)和0.947(95%CI 0.941~0.952),见图1-B。在<35岁年龄组中,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其中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95%CI 0.858~0.872),0.801(95%CI 0.793~0.809)和0.79(95%CI 0.782~0.798),见图1-C。在<35岁年龄组中,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其中任意一两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95%CI 0.809~0.836),0.970(95%CI 0.965~0.975)和0.946(95%CI 0.940~0.953),见图1-D。在≥35岁年龄组中,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其中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95%CI 0.836~0.869),0.826(95%CI 0.809~0.843)和0.818(95%CI 0.801~0.835),见图1-E。在≥35岁年龄组中,以空腹,餐后1 h和餐后2 h其中任意一两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分析空腹,1 h和2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95%CI 0.799~0.846),0.943(95%CI 0.929~0.956)和0.934(95%CI 0.920~0.947)见图1-F。

图1 OGTT各时间点任意一点和任意两点血糖异常筛查诊断GDM的ROC曲线

5 血糖异常诊断GDM的ROC曲线比较 从整体上看,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空腹血糖的AUC大于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时的AUC(Z=5.502,P<0.000 1),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1 h和2 h的AUC大于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的AUC(Z=35.440,31.180,P<0.000 1)。与此相符的是,在高龄孕妇组中(≥35岁),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AUC大于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时AUC且有统计学差异(Z=2.064,P=0.039),而以任意两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1 h和2 h的AUC大于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的AUC(Z=10.528,10.323,P<0.000 1),在<35岁组别中,任以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AUC大于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时AUC(Z=5.561,P<0.000 1),以任意两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1 h和2 h的AUC大于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的AUC(Z=31.846,29.139,P<0.000 1),见表3。

表3 OGTT任意一点或任意两点异常筛查GDM的AUC比较

讨 论

GDM发生率在不同国家间差异显著,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域差异明显,发生率0.6%~15%不等[2],其影响因素众多,包含种族,经济条件等。亚洲GDM的发生率为3.0%~21.2%,而印度农村地区GDM孕妇比城市更为常见[11]。GDM的发生率可能还会受季节影响,夏季发生率比冬季高[12]。IADPSD推荐的GDM诊断新标准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曾指出此标准会显著增加GDM的患病率[11-14]。

本文依据IADPSD新标准,统计得出合肥滨湖地区GDM的发生率高达24.74%,这一点不仅与更严格的新标准的实施有关,也与于本院在规范产检孕妇中普及的OGTT试验有关。近年来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高龄孕妇所在比例明显增加,在22 881名孕妇中,年龄≥35岁的孕妇有2 654人,其发生率达到40.05%。这一严格标准的实施在减少GDM孕妇漏诊时,是否会增加临床工作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给孕妇带来更多心理负担?本文在比较任意一点和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GDM的差异时发现,不论是在整体还是在各年龄段,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GDM时1 h和2 h的AUC优势显著(P<0.000 1),说明空腹血糖异常合并1 h或2 h血糖异常诊断GD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于单一血糖异常时对GDM的诊断。本结果与彭林平2019年报道的惠州地区GDM筛查结果[15]一致,提示在本地区,孕妇进行OGTT试验时,其结果是否可以将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这一标准纳入GDM的诊断参考。

本研究中,在高龄孕妇组中(≥35岁),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空腹血糖AUC大于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诊断时AUC,且具有统计学差异(Z=2.064,P=0.039)。由于GDM发病机制众多,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拮抗剂激素释放增加,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及遗传等[16],同时高龄孕妇中GDM发生率居高不下,提醒我们对于高龄孕妇筛查GDM,需要更严格的标准,避免血糖增高带来的不良妊娠结局。

母婴结局是判断GDM诊断标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未纳入妊娠结局的统计分析,存在不足之处。同时,对于已有糖耐量受损或已有妊娠前糖尿病而未被检出的孕妇,如何把控糖耐量试验的风险,待进一步解决。在对孕妇加强宣教之余,持续、精准的血糖监测,是整个孕期乃至产后母婴健康的有力保证。

总之,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在合肥市滨湖地区,OGTT各时间点血糖异常诊断GDM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以任意一点血糖异常诊断GDM时空腹血糖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而以任意两点血糖异常,空腹合并1 h异常,或空腹合并2 h异常,其诊断GDM更具有优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餐后年龄段空腹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