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唑虫酰胺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2021-12-22 01:51英君伍宋玉泉杨辉斌
现代农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吡唑吡啶酰胺

英君伍,宋玉泉,李 斌,杨辉斌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21)

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同时也是抗药性行动委员会(IRAC)第28组中的新加盟成员。其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并对一些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兼治作用。目前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1]、新西兰、韩国、柬埔寨和津巴布韦登记,也即将在美国登记。随着其市场的扩展,预计年峰值销售额达3.5亿美元[2]。本文对四唑虫酰胺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探索,并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

四唑虫酰胺,分子式为C22H16ClF3N10O2,CAS号为1229654-66-3,相对分子质量为544.11,化学名称为1-(3-氯-2-吡啶基)-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甲酰基-3-{[5-(三氟甲基)-2H-四唑-2-基]甲基}-1H-吡唑-5-甲酰苯胺,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1 四唑虫酰胺的化学结构式

四唑虫酰胺的合成方法可归纳为3种:胺解法、环化法和缩合法[3](图2)。胺解法和环化法是分别将小分子的甲胺和3-氯-2-肼基吡啶放在最后1步,这种方式分子利用率低,易造成原料浪费。缩合法是把目标物切断为苯胺和吡唑羧酸2个大小相似的部分,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产率,其中苯胺部分为溴氰虫酰胺共用的中间体,已有成熟的工艺合成路线,由此可以判断上述的吡唑羧酸片段是四唑虫酰胺的关键中间体。

图2 四唑虫酰胺的3种合成方法

印度PI工业有限公司和拜耳公司对关键中间体1-(3-氯吡啶-2-基)-3-(5-三氟甲基-2H-四氮唑-2-亚甲基)吡唑-5-甲酸的合成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经过筛选,发现其中的2条合成路线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图3)。其中的路线一[4]:把不易得的四氮唑中间体放在溴化之后,单步产率为81%,再经一锅法到吡唑酸,产率为89%,四氮唑的利用率为72%;路线二[5]:优先合成1-(3-氯吡啶-2-基)-3-氯甲基-5-甲氧甲酰基-1H-吡唑[6],将四氮唑的引入放在最后。相比路线一,四氮唑的利用率提高了20%,但路线二的原料不易得。

图3 中间体1-(3-氯吡啶-2-基)-3-15-三氟甲基-2H-四氨唑-2-亚甲基)吡唑-5-甲酸的合成路线

本课题组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原料易得、实验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选择以廉价的2,2-二甲氧基丙烷为起始原料[7],经酰基化、溴化、酯化、合环、氧化、水解等共计11步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证。合成路线如图4所示。

图4 四唑虫酰胺的合成路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供试试剂:吡啶、二氯甲烷、盐酸、无水硫酸镁、氯仿、液溴、碳酸铯、乙酸、四丁基溴化铵、乙腈、乙醇、甲基叔丁基醚、草酰氯、氢氧化钠、硫酸、甲苯、二氯亚砜、甲醇、碘化钾、丙酮(以上均为分析纯)、乙酸乙酯(工业级,96%)、石油醚(工业级,96%),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氯乙酰氯(纯度98%),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2,2-二甲氧基丙烷(纯度98%),上海沃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3-氯-2-肼基吡啶(纯度98%),上海阿达玛斯有限公司;硅胶(300~4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

供试仪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RY-1型熔点仪,天津分析仪器厂;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

1.2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步骤

1.2.1 2-甲氧基-5,5,5-三氯-2-戊烯-4-酮(M-1)的合成

将2,2-二甲氧基丙烷10.5 g(0.1 mol)、吡啶16 mL(0.2 mol)、二氯甲烷300 mL加入反应瓶中,冰水浴冷却,缓慢滴入三氯乙酰氯22.5 mL(0.2 mol),于室温搅拌24 h。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50 mL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1)17 g,收率为77%。1HNMR(300 Hz,CDCl3)δ(ppm):6.01(s,1H=CH-H)、3.80(s,3H,OCH3-H)、2.41(s,3H,CH3-H)。

1.2.2 1-溴-2-甲氧基-5,5,5-三氯-2-戊烯-4-酮(M-2)的合成

将M-1 27.2 g(0.13 mmol)、氯仿100 mL加入反应瓶中,在1.5 h内缓慢滴入液溴6.4 mL(0.13 mol)的氯仿溶液50 mL。滴毕,用冰水浴冷却至0℃,缓慢滴入吡啶10 mL(0.13 mol)的氯仿溶液25 mL,保温反应1 h。反应液经50 mL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2)19 g,收率为71%。

1.2.3 乙酸(5,5,5-三氯-2-甲氧基-4-氧代戊-2-烯-1-基)酯(M-3)的合成

将M-2 23.3 g(0.08 mol)、碳酸铯15.4 g(0.05 mol),乙酸6 ml(0.1 mol)、四丁基溴化铵3.8 g(0.01 mol)、乙腈200 mL加入反应瓶中,于室温反应8 h。移除溶剂,加入水100 mL、乙酸乙酯300 mL分液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100 mL)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3)6 g,收率为28%。1H NMR(300 Hz,CDCl3)δ(ppm):6.06(s,1H=CH-H)、5.23(s,2H,CH2-H)、3.84(s,3H,OCH3-H)、2.12(s,3H,CH3-H)。

1.2.4 乙酸(1-(3-氯吡啶-2-基)-5-羟基-5-(三氯甲基)-4,5-二氢-1H-吡唑-3-基)甲酯(M-4)的合成

将M-3 6 g(0.022 mol)、乙醇30 mL、3-氯-2-肼基吡啶3.5 g(0.024 mol)加入到反应瓶中,于室温反应2 h,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4)6.4 g,纯度为97%,收率为73%。1H NMR(300 Hz,CDCl3)δ(ppm):8.14-8.12(d,1H,Py-H)、7.84-7.81(d,1H,Py-H)、7.12-7.08(m,1H,Py-H)、4.89(s,2H,CH2-H)、3.82-3.75(d,1H,CH2-H)、3.37-3.31(d,1H,CH2-H)、2.04(s,3H,CH3-H)。

1.2.5 乙酸(1-(3-氯吡啶-2-基)-5-(三氯甲基)-1H-吡唑-3-基)甲酯(M-5)的合成

将M-4 6.4 g(0.016 mol)、甲基叔丁基醚50 mL加入反应瓶中,加草酰氯4.2 g(0.033 mol),于室温搅拌5 h,减压脱溶,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5)5.7 g,纯度为85%,收率为80%。1H NMR(300 Hz,CDCl3)(ppm):8.54-8.52(d,1H,Py-H)、7.93-7.90(d,1H,Py-H)、7.47-7.44(m,1H,Py-H)、6.93(s,1H,pyrazol-H)、5.16(s,2H,CH2-H)、2.13(s,3H,CH3-H)。

1.2.6 1-(3-氯吡啶-2-基)-3-羟甲基-5-三氯甲基-1H-吡唑(M-6)的合成

将M-5 5.7 g(0.015 mol)、乙醇50 mL加入反应瓶中,缓慢滴入40%氢氧化钠水溶液3 g(0.03 mol),于室温搅拌1 h,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白色固体(M-6)4 g,纯度为99%,收率为79%,熔点121~123℃。1H NMR(300 Hz,CDCl3)δ(ppm):8.54-8.52(d,1H,Py-H)、7.94-7.91(d,1H,Py-H)、7.48-7.44(m,1H,Py-H)、6.93(s,1H,pyrazol-H)、4.74-4.72(d,2H,CH2-H)、2.37(brs,1H,OH-H)。

1.2.7 1-(3-氯吡啶-2-基)-3-羟甲基-5-羧基-1H-吡唑(M-7)的合成

将M-6 1 g(3.1 mmol)加入反应瓶中,缓慢滴入5%硫酸水溶液6.7 g(3.4 mmol),于80℃反应3 h,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2次,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30 mL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溶,得到白色固体(M-7)0.75 g,收率为97%,熔点198~200℃。

1.2.8 1-(3-氯吡啶-2-基)-3-氯甲基-5-甲氧甲酰基-1H-吡唑(M-8)的合成

将M-7 2.5 g(9.9 mmol)、甲苯10 mL加入反应瓶中,于80℃下缓慢滴入二氯亚砜4.7 g(39.4 mmol),于70℃反应3 h。降至室温,滴加甲醇2.9 g(91 mmol),搅拌1 h,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无色油(M-8)2.7 g,纯度为99%,收率为95%。1H NMR(300 Hz,CDCl3)δ(ppm):8.51-8.49(d,1H,Py-H)、7.92-7.89(d,1H,Py-H)、7.45-7.42(m,1H,Py-H)、7.10(s,1H,pyrazol-H)、4.68(s,2H,CH2-H)、3.78(s,3H,OCH3-H)。

1.2.9 1-(3-氯吡啶-2-基)-3-(5-三氟甲基-2H-四氮唑-2-亚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M-9)的合成

将M-8 2.8 g(9.8 mmol)、5-(三氟甲基)-2H-四唑钠1.57 g(9.8 mmol)、碘化钾0.16 g(0.98 mmol)、丙酮50 mL加入反应瓶中,回流反应16 h,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黄色油(M-9)3.2 g,纯度为98.4%,收率为83%。1HNMR(300 Hz,CDCl3)δ(ppm):8.52-8.51(d,1H,Py-H)、7.94-7.91(d,1H,Py-H)、7.48-7.44(m,1H,Py-H)、7.09(s,1H,pyrazol-H)、6.01(s,2H,CH2-H)、3.78(s,3H,OCH3-H)。

1.2.10 1-(3-氯吡啶-2-基)-3-(5-三氟甲基-2H-四氮唑-2-亚甲基)吡唑-5-甲酸(M-10)的合成

将M-9 3.2 g(8.3 mmol)、甲醇60 mL加入反应瓶中,缓慢滴入10%氢氧化钠水溶液6.6 g(16.6 mmol),于室温反应1 h。移除溶剂,加入水20 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在2~3,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2次,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30 mL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脱溶,得到红色油(M-10)3.1 g,收率为99%。

1.3 室内杀虫活性筛选试验

取2.5 mL丙酮-甲醇(1∶1,V/V)的混合溶剂加入到盛有3 mg四唑虫酰胺原药(纯度以100%计)的称量瓶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加入2.5 mL含有2‰吐温80的静置自来水,搅拌均匀后得600 mg/L的新化合物溶液5 mL。依上述方法配制100、10 mg/L的四唑虫酰胺溶液。

杀虫活性的测试依照杀虫剂微量筛选标准,操作程序采用Airbrush喷雾法。鳞翅目幼虫处理后逐日观察取食和死亡情况,若试虫将药剂处理的饲料食尽,则补充未处理的新鲜饲料。根据试虫死亡率对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进行记录,并按式(1)计算[8]。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唑虫酰胺的合成

将M-10 3 g(8 mmol)、甲苯15 mL加入反应瓶中,缓慢滴入二氯亚砜6.5 g(55 mmol),回流反应3 h。移除溶剂,加入乙腈10 mL备用。

将2-氨基-3-甲基-5-氰基-N-甲基苯甲酰胺1.2 g(6 mmol)、乙腈20 mL加入反应瓶中,缓慢滴入上述酰氯的乙腈溶液,回流反应1 h,减压脱溶,残余物经柱色谱提纯得到白色固体2.5 g,经甲苯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即产物四唑虫酰胺2.25 g,纯度为98.8%,收率为51%,熔点为165~167℃,C22H16ClF3N10O2。1H NMR(300 Hz,DMSO)δ(ppm):10.53(s,1H,NH-H)、8.48-8.47(d,1H,Py-H)、8.38-8.31(m,1H,NH-H)、8.16-8.15(d,1H,Py-H)、7.86(s,1H,benzene-H)、7.75(s,1H,benzene-H)、7.61-7.58(m,1H,Py-H)、7.39(s,1H,pyrazol-H)、6.33(s,2H,CH2-H)、2.66-2.65(d,3H,NCH3-H)、2.20(s,3H,OCH3-H)。

2.2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本研究主要对小菜蛾、粘虫和桃蚜进行初步的室内活性筛选(表1)。四唑虫酰胺在10、100 mg/L剂量下,小菜蛾、粘虫和桃蚜的死亡率均达到了100%。

表1 生物活性数据表

3 讨 论

本文以2,2-二甲氧基丙烷为起始原料,经酰基化、溴化、酯化、合环、氧化、水解等共计11步制得目标物四唑虫酰胺,产品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小菜蛾、粘虫和桃蚜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即使在10 mg/L剂量下,对小菜蛾、粘虫和桃蚜具有优异的防效,死亡率均为100%。该研究对四唑虫酰胺的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吡唑吡啶酰胺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果蔬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有机硼敲开吡啶药物合成“新大门”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吡唑并喹啉衍生物合成研究*
多株吡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性能与生物膜形成特性的研究
玛咖酰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研究
2—氯吡啶的合成及应用
吡唑类农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