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1-12-22 03:17朱桂州邱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维度体育教师生态

朱桂州 邱远

一、提出问题

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是指基于生态和教育生态学的观照,体育教师对教育生态的主观价值判断,即对职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支持、组织氛围、职业期望、身心负荷及其综合效应感知的主观反映。职业生态与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化发展、教育情怀、职业情感、事业成功等息息相关,是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职业幸福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高职教育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责任主体的联动治理方式,政府和学校成为体育教师队伍公共服务主要供给者,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地位保障、培养培训、收入待遇、职称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科学研判体育教师职业生态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何测评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对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测评无论在理论、方法上等都没有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职业生态的影响因素模型中缺乏身心负荷关键变量,大部分研究泛泛分析教师人口、学校特征、工作条件等主客观变量对职业生态的影响,没有将身心负荷这一重要变量纳入分析;二是教师职业生态的基础测评结构缺乏理论上的共识,较多研究在工具编制中借鉴“顾客满意度”相关的量表,尚未形成有共识的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测评工具。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背景下,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态测评是在政府和职业院校自身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过程中,体育教师对相关政策制定、公共财政供给、教师公平保障、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等行为受用效果的感受与经验的评价。通过测评,探索并构建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测评模型与体系,分析感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找出公共供给与体育教师需求之间的差距,推动政府和职业院校体育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改进,营造优良的体育教师职业生态,助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要素总和评价、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

1.研究工具

采用特尔菲法编制了《广东省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44个条目、6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评价越高。经SPSS25.0统计软件检验,量表的综合信度为0.982、分半信度为0.964,综合结构效度为0.972。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于2020年7到9月期间进行,由专门人员统一施测和回收,在广东省86所高职院校范围内随机选取被试。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系统在线上实施,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8.3%,有效率为93.0%。

3.数理统计

运用SPSS25.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录入、甄别,采用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多层线性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和分析数据。

4.要素总和评价

将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作为不可直接测量的潜变量,在测评内容上把职业生态分成若干个构成因素(维度),用多个要素(维度)来测量感知程度和水平,并对观察变量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的评估与分析

从表1数据看,高职体育教师对职业生态感知的综合评估指数为75.52,处在基本满意的较高水平。在构成职业生态的六个维度中,职业认同感知的友好度排在首位,其后依次是身心负荷、工作环境、组织氛围、职业期望、工作支持,所有维度的评估指数均超过70,都达到了基本满意的较高水平。从评估的结果看,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综合感知达到基本满意的友好程度,且所有維度的感知比较均衡,这种情况有利于体育教师比较全面和较高质量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成就。同时,也能够推断出目前的教育生态总体上是比较友好的,有利于培养一支生态型的优秀体育教师队伍。

从表2数据看,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感知情况的人群分布比较理想,“满意”和“基本满意”两类教师合计占比高达65.6%,为大多数,“一般”占比30.1%,“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占比为4.3%,整体呈现倒金字塔型结构。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比较满意或满意当下的职业生态,只有极少数体育教师不太满意或不满意,这一结果也为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综合感知达到基本满意的友好程度提供了实证。因此,提升“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三类人群的职业生态感知是下一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工作,也是提升政府保障和学校治理能力必须考量的重点工作。

从表3 数据看,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对症下药,高效地提升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水平。方差分析发现,在区域、学校属性、性别、学历、职称、教龄等六个影响或潜在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感知的因素中,只有教龄因素呈现出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表现出职业生态随着教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明显态势。其他五个因素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似乎对职业生态没有关联性影响。这是体育教师所特有的现象?还是其他学科或类型的教师也是表现如此?有待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以解原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感知除了随着教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外,与区域、学校属性、性别、学历、职称等均没有显现出明显的联系特征。

2.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主要受到职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支持、组织氛围、职业期望、身心负荷及其综合效应的影响,是体育教师对教育生态的主观价值判断。因此,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与上述的各种影响因素必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关联,关联的程度则可以说明它们与职业生态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职业生态评估指数与六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并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说明职业生态与六个维度的影响因素高度相关,具有密切的响应关系。

进一步细分发现(见表5、表6),在构成测评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的44项因子中,一方面有多达十项因子呈现出较高的友好水平,体育教师感知达到“满意”程度,在诸多的友好因子中,职业认同有四项友好因子,工作环境有三项友好因子,身心负荷有二项友好因子,职业期望有一项友好因子;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感知比较强烈的不良因子有四项,其中三项事关工作支持,一项事关职业期望。结果实证,体育教师在职业认同、工作环境、身心负荷三个维度的感知是比较满意的,最不满意是工作支持,其次是职业期望,还都是老生常谈的顽症问题,一是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与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不足;二是学校提供教育培训与进修机会不能满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三是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四是质疑和诟病学校的绩效奖金分配。可以预见,教师良好的职业生态营造重点要落在工作支持方面,其次是进一步创设氛围和条件满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3.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主要影响因素的建模与预测分析

职业生态指数是根据体育教师对职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支持、组织氛围、职业期望、身心负荷等因素综合评估的结果,是研判教育生态友好与否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指数的理论假设模型设定为,职业认同、职业期望、身心负荷对职业生态感知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工作支持、工作环境、组织氛围感知对职业生态产生直接影响并传递个体职业认同、职业期望的影响,身心负荷感知还能够以工作支持、组织氛围、工作环境感知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职业生态。

本文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职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支持、组织氛围、职业期望、身心负荷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潜变量和测量指标之间的测量模型再建立潜变量间的结构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参數。初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指数一阶六维度结构模型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发现,44个题目的路径系数T 值均大于0.01 的显著性水平。总体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为理想,拟合指数均达到要求,与最初的理论设想一致,详见表7、表8。

从建模的结果看(见表9),六个维度对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的贡献系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职业认同(0.156)、身心感知(0.161)、工作环境(0.174)、工作支持(0.174)、组织氛围(0.191)和职业期望(0.192)。建模预测与评估指数比对,评估指数显示工作支持和职业期望感知这两项位列后两位,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感知较差的因素,与贡献系数存在较大的反差。从建构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生态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看,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保障支持,为学校体育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多更大力度的顶层设计、政策、经费和人才支持,营造优良的大环境;二是学校自身要多措并举,提升学校体育的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工作支持和人文关怀,尤其要在涵养体育教师内生动力方面提升职业期望感知,与其他因素联动形成整体的体系的协同的良好职业生态,联动消除不友好因子的响应,提升友好因子的正面影响,促进体育教师充分的高质量的职业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广东省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综合感知达到基本满意的友好程度,大多数体育教师比较满意或满意当下的职业生态,只有极少数体育教师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体育教师职业生态感知除了随着教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外,与区域、学校属性、性别、学历、职称等因素均没有显现出明显的特征。

(2)广东省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与其六个维度高度相关,具有密切的响应关系。具体的因子分析表明,体育教师在职业认同、工作环境、身心负荷三个维度的感知是比较满意的,最不满意是工作支持,其次是职业期望,主要存在学生积极性不足、培训与进修机会不能满足、场地和器材不足、绩效奖金分配不公等难题。

(3)采用SPSS25.0软件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较为理想,与最初的理论设想一致。基于建模预测,六个维度对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的贡献系数均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建构优良的职业生态,是促进体育教师个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备条件。

2.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职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的对策建议

首先,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均要转变观念,树立大学校体育服务理念,从建构体育教师良好的职业生态视角审视,六个影响因素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不能无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必须遵循全要素建构的先进思想,全方位全过程嵌入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以健康第一为旨归,以奋斗者为本,打造DNA双螺旋结构的学校体育价值观。

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生态营造现阶段的重点要落在工作支持方面,同时,进一步创设氛围和条件满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一是全面落实和依法保障体育教师的管理学生权、进修培训和在职学历提升权;二是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系统化体系化全货架寿命的技术技能培训;三是制定体育教师减负减压政策,关键是杜绝教师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减少非业务性的事务工作,聚焦主业,专注教学;四是依法保障教师对学生实施适当惩戒的权利,制订指导性实施清单和负面清单。

第三,从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看,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保障支持,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管学校体育的工作机制,保障和监督学校体育的师资、场地、经费、安全风险防控、意外伤害保险等落到实处,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二是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学校体育,把体育的优质资源引进到校园中,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多赢局面;三是学校自身要多措并举,提升学校体育的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工作支持和人文关怀,尤其要在涵养体育教师内生动力方面提升职业期望感知,与其他因素联动形成整体的体系的协同的良好职业生态,联动消除不友好因子的响应,提升友好因子的正面影响,促进体育教师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维平.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33):111-112.

[2]雷慧,邓罗平,张铁雄.学校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9):28-31,48.

[3]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8):1094-1096.

[4]郑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下学校体育生态的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20(05):109-110.

[5]游海燕,肖进勇,等.体育生态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5.

[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2021—2022年度立项课题(202103G152)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维度体育教师生态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