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培养模式

2021-12-23 15:42付三玲张亚坤王甲甲
农业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导师竞赛

张 伏,付三玲,张亚坤,王甲甲

(1.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2.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0 引言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高校和教师的重视,而大学生面对学习困惑或压力时显得束手无策[1]。上述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未来发展规划,甚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让大学生摆脱学习困惑或缓解压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且我国各高校为从本科生培育研究生优秀生源,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开始启动本硕或本硕博贯通的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但其覆盖面远不能满足众多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研的需求[2-5]。通过导师积极对接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并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大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保障更多的研究生优秀生源奠定良好基础[6-10]。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所学专业不了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般对所选专业缺乏全面分析和了解,未能把个人兴趣与专业选择有机结合,存在着专业选择盲目性,大学入学后又未能积极主动认识所学专业,易造成巨大心理落差,专业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易造成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低,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如何有效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扩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2 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进入大学后意味着大学生面对全新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支配的时间相对充裕,生活要自理,管理要自治,新的学习环境和高中截然不同,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出现系列问题。大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大学前的学习一直是受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而进入大学后,更加强调自主学习,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善管理自己空闲时间,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甚至沉迷于网络和游戏,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以至于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等问题。另外,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对专业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1.3 职业规划不清晰,导致学习方向不明

目前,众多学生在大学阶段缺乏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严重导致学习方向不明确。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才能利用主观能动性对自己进行改造,使得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至关重要,特别是如何把职业规划落地生根发芽同样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在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时,与专业就业领域和岗位有机结合,与职业发展规划实际计划紧密结合,而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实践方法

为树立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内涵,提高专业认可度和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培养模式。

2.1 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掌握基本科研流程

针对大学生对专业认可度不够,专业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让大学生直接加入到学科不同的课题组,实施“导师负责制”,根据大学生个人爱好和兴趣,参加课题组内不同方向的小组,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导师,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学长学姐传帮带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在课题组内学习,了解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完成过程,加快认识专业知识的实施场景,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实现“为何学、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完成查阅文献、撰写科研计划、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熟悉仪器设备操作等工作,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流程,为其科研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逐步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在项目实施中,导师要求大学生定期工作汇报,与导师及课题组人员共同研究解决科研问题,为未来科研任务和方案指明科研方向。

2.2 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创新创业竞赛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作品竞赛和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大学生在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将形成创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形式展示给竞赛委员会,并荣获评审专家的认可和承认,学生的科研信心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一步完善和完成科研项目奠定良好基础,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正确认识新时代创新创业竞赛在学习、培养和就业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求知的精神,充分发挥竞赛的引导性、竞争性和创新性,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指导其完成科研项目实践内容,对新时代大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和提升。

2.3 参加科研项目学术活动,创造良好科研氛围

在导师指导下,大学生参加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和国家仿生工程学术年会等,在参会和技术参观中,了解最新农业装备技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相关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探讨,了解农业装备的设计和研发过程,深刻理解农业装备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感受农业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坚定了农业装备专业科研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结合学生的实践环节,导师带学生参观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等展览会,通过参观农机及零部件新产品、参加技术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了解农业装备产业的前沿装备和智能装备、智慧农业等前沿技术,让学生感受农业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动力和成才的紧迫感。大学生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览会和项目汇报等工作,熟知了农业装备产业新技术,开阔了科研视野,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 实践成效

3.1 学习积极性明显加强,科研能力凸显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体现加强,爱国情怀明显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大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其科研能力凸显,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和思路清晰,文献查找能力和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大学生经过上述科研项目实践后,在大学阶段参与创新创业竞赛、PPT项目汇报、项目申请书和专利标书撰写等工作,其科研能力明显提升,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能独立撰写专利申请书和科研论文、参与项目申请书,目前团队研一学生半年科研论文投稿1篇,发明专利撰写3项,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和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成果显著,科研兴趣明显高于其他研究生。

3.2 专业学习方法有效提升,创新水平突出

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改进了学习方法,并把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提高了学习效果,提升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近年来,大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取得显著提高,团队中大学生发表高水平的SCI/EI收录等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荣获全国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河南省机器人竞赛一等奖1项、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20余项等,大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11]。

3.3 研究生优秀生源保障,科研团队巩固

通过大学生提前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实践,有益增补了导师团队。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通过导师和师兄师姐(学长、学姐)传帮带作用,大学生充当了科研小助手角色,另外,靠导师人格和科研魅力留住了优秀未来研究生生源,为学科特别是非一流高校和学科研究生优秀生源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优秀研究生生源为科研团队快速发展提供了根基保障。目前,团队中的80%以上研究生均具有大学科研项目实践经历,且在本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实践。

4 结束语

让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参加课题组内科研活动,增强科研视野,科研能力明显加强,专业发展趋势和内涵更加清晰,专业认可度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优秀研究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导师科研团队更加壮大,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的独特培养模式,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导师竞赛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V eraW an g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