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分析

2021-12-24 05:05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农民生产

赵 争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如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产业格局改变、社会主义市场需求变化等,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很多农民由于在农村没有很好地增收渠道,因此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极大减少,这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农村居民能够安居乐业,在家乡能够有更多增收渠道以及就业机会,必须要加强当前经济形式的分析,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本文以当前农村经济形势作为研究背景,主要围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展开了分析探讨,以期提升该项工作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突破。

1.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更好地满足十四亿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力度。可以说,农业是支撑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行业,要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需要在农业技术水平方面加强研究。当前的农业生产模式应当跟上时代步伐,向科学生产方面转型。科学生产,一方面应当保证科学技术,一方面应当有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作为保障。首先,在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方面,应当通过专业考核,选择专业基础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当地农村开展农业实践,确定最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技术、农作物类型等,并对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另外,地方政府、权威部门需要在农业机械生产设备方面提供较好的支持,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通过以上举措,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

2.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业务素质

2.1 提升农民的学历水平

在新形势下,农民的学历、眼界、技能也应当与时俱进,得到相应的提升。地方政府可以在政策方面提供便利,给农民提供更好的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首先,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为当地农民提供较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另外,和当地高校进行合作,建立农民培训基地,为农民提供中短期职业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农民的思维以及眼界,为农业生产科学化打下良好基础。

2.2 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以及政策

为了满足更多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需求,各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当举办以培养农民职业技能、专业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培训班,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农民的职业素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在工作中可以探索农民职业培训、职称资格认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使职业培训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指向性、规范性、系统性。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地位

要想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使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改进、提升,首先需要重视该项工作,将其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之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在工作中能够端正态度,认真负责,不断学习新的农村经济管理理念以及方法,积极主动为农民提供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使农民对该项工作树立起正确、全面的认识。对于农民存在的各种疑问,工作人员及时耐心的给予解答,消除农民心中的疑虑以及疑惑,从而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处于一个重要的、核心的位置。另外,需要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手段。首先,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引入一些具备丰富信息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其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多专业的、科学的、新型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结构的转型。另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农民提供农机操作、维修技术培训,在农机购买方面提供财政补贴等,使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促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4.对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规模进行完善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型,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农村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中获得明显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比较之后。为了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还需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使农村市场经济组织规模更加完善,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更多渠道。

5.完善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除了要想办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应当重视农民的消费支出,减少农民的不必要支持,使农民的经济负担得以缓解。减轻农民负担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主要是集中整治各种不合理收费、摊派、罚款等现象。例如在义务教育方面,除了书本费、学杂费等必须要收取的费用之下,尽量减少其他强制性的、非必要的书报订阅等费用的收取。需要收取学生的各种费用才学期初一次性收费,防止乱收费的现象出现。对于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应当进行吗明确公示,制定相应的公示制度,使群众能够有明确的了解,保证收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防止出现多收费、乱收费等现象的出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于增加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对于惠农政策,应当层层把关,严格落实,确保给农民的各类补贴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对于农村地区经济扶持的财政拨款可以足额拨付。

6.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业发展机制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农村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农民收入能够不断增加。而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等,促进农村结构的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以更好地迎合市场发展需求,更有效的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土地是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首先,耕地面积应当确保稳定,严格限制耕地面积的使用范围,避免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其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指导农村地区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另外,可以在农村地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使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7.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以政府作为坚实后盾,要想使该项工作获得优化、落实,还需要政府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出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首先,应当加强财政支持,为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转型、农业经济培育提供较好的条件。其次 ,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支持,选派更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农村经济管理和指导工作。另外,需要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加强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总之,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则应当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并积累更多工作经验,学习更多新的理念、方法,将其应用在工作实践中,从而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使农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农民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