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策略思考

2021-12-24 05:05李冬雪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李冬雪

(涞水县国营桑园涧林场,河北 保定 074105)

引言

林业经营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为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良好基础。尤其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已经逐渐意识的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牺牲自然环境,利用合理措施和科学方法保护林业资源,全力支持国家封山造林、退耕还林以及森林保护等工程建设,是促进森林生态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1.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含义

林地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够为下一代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化需求奠定良好基础。众所周知,森林资源生长具有周期性,所以在林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做好管理与利用的协调工作,不仅要维持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系统具备更新能力和生产能力,还要在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危害其他生态系统。简单来说,林业经营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原因在于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条件,如果自然条件遭到破坏,势必会为人类发展与生存带来阻碍。

2.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 净化大气环境

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阻碍各国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森林资源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氧气,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不仅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够阻挡风沙,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率。

2.2 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系统中包含大量植被,这些植被的根系在土壤中纵横交织,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网状体,能够有效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另外,森林中的植被产生的枯枝残叶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能够有效吸收降落的雨水,有利于提高森林土壤蓄水能力,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2.3 降低噪音危害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噪音危害性。而森林系统能够有效阻挡噪音传播,有利于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困扰。

2.4 维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系统中包括诸多奇珍异兽,通过林业经营,不仅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还能够使各种生物形成生物链,促进森林生态平衡发展。

3.我国林业经营状况

3.1 我国林业经营三个时期

我国林业经营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1978年,该阶段属于林业初期发展时期,当时我国正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所以林业资源的主要作用是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所以这一阶段属于森林资源大量砍伐阶段。第二阶段是1978-1992年,该阶段核心活动是对集体林区、其他非国有林区进行定权,全面落实林业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影响,我国林业经营逐渐探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这一过程较为漫长,所以现阶段仍然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3.2 各种新类型林业产业涌现

随着我国林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型林业产业也应运而生,包括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这些新型产业的出现,不仅突出了我国科技优越性,还促进林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4.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发挥造林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目标,促进森林生态健康发展,就要进一步丰富树木种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造林活动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在造林工程选择树种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林区特点、气候条件等要素进行分析,因地制宜选择树木品种,保证造林工程顺利开展,使树木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4.2 大力培养林业经营人才

人才在林业经营和森林生态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新时期背景下,林业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对人才综合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人才能够全面掌握林业经营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具备较强的宣传推广能力,能够鼓励更多人主动参与到林业经营管理中,为森林生态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重视林业经营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强化林业经营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抓也人员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在选拔人才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与林业专业相关的人员,同时强化培训力度,面向全体林业经营人员灌输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方法,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制定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提高林业经营人员薪资福利待遇,有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仅通过日常培训和定期培训无法充分满足林业经营需求,工作人员本身还应具备自我提升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提高综合水平,为林业经营奠定良好基础,为促进森林生态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4.3 落实分类经营管理模式

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对森林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森林资源开采、利用规范合理。在实施分类经营管理模式时,需要从森林功能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入手,这也是林业经营的根本目标,有利于增强林业经营科学性。通过分类经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具体来说,首先应科学划分森林资源功能,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区和经济区,从而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全面提高林业经营质量和效率。另外,在森林资源日常管理中,还要制定明确的开采指标,保证森林资源能够在一定周期内得到良好恢复,使森林生态健康发展。

4.4 科学分配林业资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林业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分配率却相对较低。尤其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市场对林业资源需求量不但提升,导致林业生产与社会需求产生差异,一些个人和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肆开采林业资源,无法全面满足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求。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会导致森林功能退化,一方面会为森林系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会增加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率。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分配林业资源,由于林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一旦遭到破坏,将会为森林系统带来不可逆伤害。所以,在林业资源分配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结合林区中林业资源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及安全的林业资源管理方案,并科学规划林业资源开采区域,同时明确开采指标,为各部门执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第二,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划分管理工作,保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约束个人以及企业违规行为,并予以相应处罚。第三,市政单位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到各个方面,通过全过程管理,促进林业资源健康发展。

4.5 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宣传推广力度

现阶段,我国生态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林业经营管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林业资源不仅包括林木,还包括其他动植物。尤其部分森林系统中存在濒临灭绝物种,只有做好保护工作才能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所以,想要保证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满足全面性需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宣传方式普及林业资源保护手段和方法,并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全民参与林业资源保护活动,从而有效减少林业资源浪费,为促进森林系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森林资源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经营、妥善管理,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发挥造林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培养林业经营人才、落实分类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分配林业资源、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宣传推广力度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林业经营工作,为促进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