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4 05:05胡云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块茎马铃薯栽培

胡云佳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丘北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最高海拔可达2501.8m,最低海拔可达782m,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自然条件具有较大差异,立体气候特点鲜明,全年均可进行马铃薯栽培种植。海拔超过1700m地区,夏秋季节气候凉爽,适合栽培种植马铃薯。海拔不足1500m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适合栽培种植冬种马铃薯,所以,云南丘北地区也拥有时间、空间与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种植冬种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之一。

1.优选良种

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优选良种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适合文山地区栽培种植的冬种马铃薯品种,需以早熟、稳产和高产品种为主,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抗病性,保证品质。

2.选地整地

种植地块选择方面,需保证土层深厚、肥沃和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且排灌方便。整地方面,应保证深耕细耙,确保土地可以符合地平、土地的标准。

3.种薯选择与处理

种薯选择方面,需保证品质优良、无病虫害,且优质、高产,不存在伤痕,并采取脱毒处理。播种之前,需完成催芽操作,保证种薯带有1cm大小的壮芽,尽可能以重量介于30-50g之间的小薯整薯完成播种,若较大可采取切块处理,并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是75%酒精对切块进行浸泡消毒,所切薯块所具有的芽眼需超过2个,并使用草木灰或是煤灰对切口进行均匀涂抹,晾晒之后可用于比重,播种量控制介于300-350kg/亩。

4.施足基肥

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生长期阶段,会生出较多茎叶与块茎,所以,所需营养物质也相对较多,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同样十分重要。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氮素供应直接影响产量形成,并促进绿叶可以完成更多的光合作用。磷素供应则直接影响块茎形成以及淀粉积累,同样不可或缺。氮磷保持充足供应的同时,钾素供应则会对前期碳水化合物同化以及后期由下向上块茎运输以及淀粉积累均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氮、磷、钾元素吸收率需控制保持在5∶2∶11。此外,施足基肥同样影响着冬种马铃薯增产。通常情况下,施腐熟有机肥,总量控制在15.0-22.5t/hm2,复合肥搭配施加过磷酸钙与硫酸钾,施纯N、P2O5、K2O的量控制保持在225、90、495t/hm2。化肥选用方面,以缓控释肥为主,可保证冬种马铃薯整体产量和品质。

5.播种时间及种植规格

位于文山州,冬种马铃薯播种时间上,多以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时间段为主。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适宜进行早播,时间控制不超过11月上旬,避免中后期遇到高温,对薯块膨大产生影响;海拔超过1000m地区,多在12月上旬完成播种,避免早播出苗之后,遇到霜雪灾害。种植方式和规格方面,具体涵盖:第一,单垄单行种植,位于田间开浅沟,播种完成之后覆土起垄,中耕培土之后成高垄。行距方面,控制介于70-80cm,株距方面,控制介于22-28cm。第二,宽窄行高垄双行种植,宽行距保持控制在80cm,窄行距保持控制在30cm,株距方面,控制介于22-28cm,播种沟中两侧交错播种,一次性覆土起高垄。

6.田间管理

6.1 破膜引苗

出苗之后,及时破膜引苗,并使用泥土对苗空周围地膜进行封闭严实,避免漏气导入雨水进入,或是杂草生长。

6.2 查苗补苗间苗

马铃薯初期之后,需及时完成查苗、补苗,充分保证全苗。播种期间,对多余薯块种植到田间地头,用于补苗。出苗总数相对较多,每穴可保留壮苗控制介于1-2株为宜。

6.3 追肥

播种直至出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出苗之后,及时通过清粪水与少量氮素化肥完成追肥处理,保证幼苗可以保持快速生长。基于病虫防治,苗期阶段,以喷施尿素为主,中后期阶段,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

7.病虫草害防治

落实无公害生产,对病虫害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对农药加以科学合理使用,严禁选择高残留与高度农药,应保证农药低残留与低毒且安全有效,尽可能以生物农药与矿物质农药为主,并对用药次数、总量与时间等加以重点关注,避免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等情况。

7.1 草害防治

播种前后阶段,灌跑马水湿润土壤,并选用乙草胺,总量控制在1500g/hm2,并兑水kg/hm2,喷雾畦面完成防治。

7.2 虫害防治

对苗期产生危害影响的虫害,多以蚜虫和地老虎为主。地老虎咬苗,会导致缺株断垄的情况,可选用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浓度为50%,进行喷雾防治;或是选用敌百虫粉剂30kg/hm2,浓度为2.5%,搭配细土150kg/hm2,共同制成毒土或是灌根进行防治;或是选用乐斯本1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蚜虫防治,可选用敌敌畏,总量控制在2250g/hm2;或是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0%,总量控制在150~225g/hm2,并兑水900kg/hm2,进行喷雾防治。

7.3 病害防治

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位于中后期阶段较易出现病害,且多以晚疫病、青枯病、霜霉病等为主。发病初期阶段,选用甲霜灵800倍液或是代森锰锌500倍液,在晴朗天气露水干时,完成均匀喷雾防治。发生青枯病则需对整株进行拔除,并采取集中焚烧处理,或是选用石灰水4000倍液,浓度为20%,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浓度为72%,可杀得浓度为77%,完成喷防。同时,位于病学和周围位置,均匀撒石灰。或是选用福尔马林溶液,浓度为0.5%,进行灌根消毒,并喷施100mg/kg农用链霉素,完成有效防治,避免病害继续扩散蔓延。对于晚疫病,选用金霜多米尔,总量控制在1500g/hm2,或是选用甲霜灵锰锌,浓度为58%,总量控制在1800g/hm2,兑水600倍液,完成喷防。

7.4 防冻害

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会受到霜冻冷害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冻伤或冻死。所以,可通过健身栽培或是农业措施,对冻害进行有效防治或是缓解。

第一,防徒长。现蕾期,即播种后50-70d,选用多效挫,浓度为15%,总量控制在525g/hm2,兑水900kg/hm2,完成均匀喷雾,可对植株徒长进行有效防治,促进横向生长,确保植株矮化,且茎干粗壮、叶片厚实浓绿,抗寒力、抗逆性有效提高,使霜冻寒害明显减轻。同时,促进地下部生长,使块茎可以快速膨大,充分保证产量。

第二,增施热性肥料。对热性肥料以及含钾肥料进行合理增施,由于热性肥料能够使低温得到明显提高,钾则会对细胞透性产生相应的影响,使细胞浓度得到提高,抗寒性进而得到提高。

第三,灌水保温。寒流降温天气出现前1-2d,位于畦沟灌半沟水,使畦面保持湿润,促使土壤热容量可以得到提高,使导热率得到减小,保证地温,避免发生严重冻害,寒流之后需及时排干水。

第四,熏烟驱霜。霜冻出现当夜23点,采用简易火堆,添加玉米秸秆或是木屑,并泼少量柴油等,覆盖少量细土,1hm2防治75个为标准,采取熏烟处理,实现对小气候的调整,做到驱霜防霜。

第五,及时洗霜减轻冻害。下霜之后,需及时巡查。植株有霜的情况下,立即位于清晨化霜之前,完成喷水洗霜操作,降低温差,避免出现严重冻害。

8.适时收获

冬种马铃薯植株不再生长,且茎叶变得枯黄,块茎和匍匐茎保持分离,比重大,淀粉、蛋白质与干物质含量保持最高限度,水分含量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则属于实用块茎最佳收获期。收获时间提前,块茎并未发育成熟,产量无法得到保证;收获时间延后,品质则难以得到充分保证。收获应该以晴朗天气为主,收获之后放置于阴凉通风位置,摊薄晾干,避免曝晒导致芽眼发生老化等,从而对品质产生影响。挖、装、运等环节,需尽可能保证不会对薯皮造成破坏,减少损伤,充分保证商品率。

9.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冬种马铃薯也成为云南文山冬季农业重要的开发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同样可促进农民增收。所以,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务必对高产栽培技术加以科学合理运用,为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冬种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猜你喜欢
块茎马铃薯栽培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油麦菜栽培要点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