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发展中的“农闲生态”观察

2021-12-24 07:35通讯员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2期
关键词:志海诸城市农机手

通讯员

□ 徐春光

曾几何时,农闲时节的“闲农现象”是农村中的常态。按理说,随着这些年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应更加悠闲了,但现实是农村中的闲农不见了。那么,农闲中的农民都忙些什么呢?不妨到山东省诸城市一探究竟。

鉴定培训班里的“旁听生”

农历腊月的某一天,在诸城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举办的农业机械实验鉴定培训班上,有20家农机生产企业和市镇农机管理人员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邱韶锋主任应邀授课,围绕农机相关法规、农机企业网申鉴定操作要点和有关材料要求。

一场面向诸城市的专业培训,却来了两个“旁听生”,这是怎么回事?

青岛金越隆机械副总经理刘元军是专程来的。他说:“听说诸城有个培训班就挤时间来了,果然收获很大,掌握了有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和纳入补贴范围的政策信息。”

山东农牧机械人员刘仕杰也是闻讯而来。他说:“聆听了专家的政策解读,对企业开展农机试验鉴定、补贴归档及网上申请鉴定等方面问题做了答疑解惑,机会非常难得。”

诸城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赵大庆表示,当前诸城农业机械化加快向“两全两高”转型升级,对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次培训拟在帮助农机企业准确把握农机试验鉴定要求,做好产品转型升级工作。

“特派员”进村送科技

在位于诸城市林家村镇上庄村的金山农机合作社大院里,附近村庄30多名农机手在这里参加一个农机技术培训班。诸城市农机服务中心农机行业发展科科长潘月文就在其中。

每当农闲季节,由农机技术干部和特邀农机技术推广员组成的“农技特派员”巡讲小分队,开展科技讲座、培训班、信息化建设等科技下乡活动,由农户根据需要“点菜”,科技人员因需施教,照单“做菜”,贴近农民搞服务,讲解农机知识,指导农机新技术。

农机部门还探讨农机科技下乡新路,一改以往赶大集、上街发放宣传单的简单方式,而是通过科技讲座、向农民朋友答疑解难,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根据丘陵山区和平原不同“量身定做”培训方案,让农机户学会自己“走路”,进社区入农户充当群众“科技特派员”,与农机手面对面交流,现场示范解答授业解惑,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充电”。

机手刘彦俊说:“这种培训方式好,以前遇到机械出了故障,虽然书上也有排除故障方法,可实际操还是无从下手,不小心还会把机械弄坏,有专家们现场示范操作,心里就有数了。”

农机手争做“科技使者”

在诸城市农村四乡八疃,常年活跃着一支以农机致富能手为主体的“科技使者”,手把手对周围农民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成果推介服务。这是该市农机部门创新“科技下乡”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虽然天气严寒,在百尺河镇管家朱村农机大户王志海的农机大院里,周围村庄的村民陆续到来,听取王志海传授农机科技知识。据介绍,目前在诸城市像王志海自愿当“科技使者”的农机大户已有上千户,向越来越多的群众传授着免费实用的“科技快餐”。

贾悦镇徐宋村村民马金华一心想干农机发家致富,但是本村农机手马兆星伸出援手。马金华跟随马兆星的“作业队”一路南下跨区作业,当年就净赚三万多元。在马兆星带动下,徐宋村及周边村新增农机户30多个,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村。孟家屯村农机示范户赵佃相靠种“懒汉田”出了名,他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全村500多亩小麦率先实现机械化免耕播种,成了名副其实的“免耕村”。

据介绍,每年农闲季节诸城市组织的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现场会达十多场次,目前通过科技示范户形成130多个致富群体,涉及种植、工程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每年为农民增收达亿元。Θ

猜你喜欢
志海诸城市农机手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灌丛化草原识别技术研究
“特战队”工作法:当好疫情救治急先锋
室友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国梦,飞起来
多形式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分手了,我们还能做朋友吗
初冬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