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1-12-24 08:01郝佳婧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内涵总书记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健康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关涉到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人民健康,做出了一系列心系人民的重要论述,即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有着严密的生成机理,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出了鲜明的理论特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民健康的理论指引。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机理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为文化基因、以中国共产党人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实践为实践基础等。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主要包括健康的内涵、健康权益的保障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等。 一是关于健康内涵的基础性认识。 马克思将健康的内涵归结为在身体和精神上自在自然的状态, 超越了单指肌体无病的“健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步地认识到了健康的全面内涵:“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195二是关于健康保障的权益性认识。马克思将健康看作是人应当实现的权利之一,尤其是对于劳动者来讲,需要在享有生存权的基础上,获得恢复体力、保障健康以及享受医疗资源的权利。 马克思还认为,工人阶级健康状况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工人的健康权利的保障只是形同虚设。 三是关于健康因素的理论性认识。 马克思对于影响健康的归因也进行了深入地考量,主要是从人的衣食住行、精神状态以及社会交往等维度展开。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在道德上处于劣势状态,这是影响工人阶级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土壤中汲取了诸多文化智慧。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2],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博,其中蕴含的诸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思维、医者仁心的道德观与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对当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中医所倡导的“阴阳调和”的生命环境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理念”,要求净化生态环境,让天空的颜色更加蔚蓝、水源的质量更加清洁、空气呼吸起来更加新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等文化精华。

(三)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实践

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医疗卫生与社会主义革命视为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要求将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心向农村倾斜,并主张中西医相结合。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市场经济手段与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相结合,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思想体系。 以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架构,注重我国卫生人才培养工作, 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环境,对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革新。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民生建设,不断增进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要求将医疗卫生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我国基层卫生事业当中去,并将医疗卫生更加公平地向全民供应。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了承继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高效地建立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在大病保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服务卫生体系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无可辩驳的历史成就。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了其价值指向、理念创新、内在要求和价值举措四个方面。

(一)价值指向:保障人民群众的全面健康

一是健康受众的全面性。习近平所倡导的健康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区域、某一个人的健康,而是“一个都不落”的全民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受众的“全民化”“全覆盖”,能够让人民群众生成更大程度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全民是“全民健康”的重要要素,也就是包括所有人在内的“健康”,尤其是妇幼、中老年人、艾滋病人等重点群体的健康,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一个都不能少”。 二是健康内涵的全面性。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中的“全面”,在内涵的指向上同样突出全面性,不仅涵盖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包括了人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健康。在传统的健康观中,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性位次相对靠后。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身体健康是健康之根,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的灵魂所在,而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健康是健康的组成部分,对人们普遍存在的“无病健康论”的传统健康观作出了突破。

(二)理念创新:树立并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的新理念

其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现了从疾病治疗到健康治理的理念创新。受到传统健康观的支配,多数人只注重“疾病治疗”的“标”,却较少注重“健康治理”的“本”。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除了健康的身体,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动态、行为特征、社会交往与道德文明等方面都是健康的重要标准。其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促进了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3]人采取何种生活方式也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必须引导人民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民群众实现从“有病求医”到“有病求己”的转变。 其三,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就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只有保障人们具备健康的身体机能,并延展到精神状态、社会关系、道德文明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内在要求:切实保证健康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一是要保证健康的公益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3]161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要求将健康的公益性内嵌于所有政策中,确保医疗健康机制的良好运行,保障健康的公益性。二是切实保障健康的公平性。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健康领域的利益,就要公平、有效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行卫生资源的整合,使人民所食的食品药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保障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良性运行。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彰显着公平正义的伦理学意蕴,旨在让人民公平地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重要举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3]161第一,要在体制机制的设计、落实、执行和监督等方面深入着力。 要着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并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 第二,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要完善基层基础设施。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物质保障作用,以充足的医疗物质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要。 第三,要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合力。 要做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配合,倡导公立医院与非公医疗力量共同参与。除此之外,还应号召更多人民群众投入到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来,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凝聚力量。

三、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开放的系统思维、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突出的时代精神等理论特质。

(一)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旨归。 其一,以维护人民在健康领域的利益为根本。无论人的身份之差或地位之别,在健康的追求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人民最深厚的情感,以人民的健康利益为轴心,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在健康领域的各种诉求,彰显出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其二,全民健康需要全体人民共同维护。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生活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因此,要培养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增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主体责任感,保护自身健康,珍惜他人健康。 其三,人民在健康领域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医疗卫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157人民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表现得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检验医疗卫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尤其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确定改革的重点,彰显了真挚的为民情怀。

(二)开放的系统思维:科学绘就人民健康图景

其一,展现出了健康观念的系统性。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健康观念做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厘定,认为健康的内涵不仅包括肌体健康,还包含人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以及道德健康等,从多个维度对健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体现出了健康观念的系统性。其二,体现出了健康格局的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宏观视角对健康格局加以考察,提出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命题,突破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局限。该命题中的“所有”,就突出了健康格局的系统性。 其三,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背后,体现的是健康归因的系统性。 健康的归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而,构建系统性、科学性的健康格局,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号召全体人民共同投入维护健康的实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要素,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综合施策,体现出了健康归因的系统性。

(三)鲜明的问题导向:直面人民健康领域的问题

其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积极解决已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 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4]371以2020 年初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为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于实处用力,根据问题的特殊性把脉开方,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坚决做好物资供应、科研攻关、秩序恢复、心理疏导等工作,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了潜在趋势。 健康问题是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在解决已经存在问题的同时,还对潜在的趋势进行了科学研判。 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地域性疾病以及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人民的健康安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直面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潜在的问题,彰显出了鲜明的问题意识。

(四)突出的时代精神:正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方位

其一,解决新矛盾,着力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要。新时代,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方面有了更多样的需求。解决健康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直面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新矛盾,要求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其二,应用新技术,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健康服务过程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增强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力度,将大数据技术嵌入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过程中,利用其自主操作的智能性、开放性、协同性和快捷性的优势,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智能化。 这一举措体现了时代之新,满足了人民之需。其三,激发新动力,将创新作为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创新赋予理论以旺盛的生命力。在医疗卫生领域同样要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以创新激发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彰显出了其开拓与创新的理论品质。

四、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满足人民诉求、实现理论创新、提供实践指南、丰富价值内涵等方面。

(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

拥有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也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维护人民健康的理论指南,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内蕴着对于医疗卫生的需要,且这种需要的内涵日益丰富。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积极解决新时代医疗卫生领域的新矛盾,绘就了全民健康、全民幸福的美好蓝图,不断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健康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服务上的经济负担。 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针,惠及了更多基层地区的人民群众。 一言以蔽之,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在宏观上做出了顶层设计,在微观上做出了具体部署,将人民健康的诉求与国家的战略相统一,切实满足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

(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思想的理论创新

虽然马克思没有详细阐述健康思想的专门著作,但马克思以工人阶级的健康情况为视角,对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与现实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为重要思想资源, 牢牢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立场,让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在中华大地焕发光彩与新生,实现了重要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是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一以贯之的事业,也是需要发扬与时俱进品格的事业。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在坚持人民群众根本立场的前提下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思想, 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态势,开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有机结合,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健康的思想,实现了理论的承继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提供了维护人民健康的实践指南

维护人民的健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需要科学的实践指南。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源于维护人民健康的鲜活实践,是新时代维护人民健康的实践指南,尤其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与健康中国战略有着密切联系,二者在价值上具有同构性。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构建健康中国的理论指引,构建健康中国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重要战略。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所描绘的不是乌托邦式的“彼岸世界”, 而是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战略构想, 将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内在诉求与未来期望相统一,为新时代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具体实践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拓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内涵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核心要素, 对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做出了深入拓展。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基本前提。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重要历史转变,是依靠人民群众取得的。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要实现长足发展,进一步为人民群众谋求更深层次的幸福,更需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无论是从国内角度还是从国际角度讲,维护人民健康、优化全球治理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让中国人民有更健康的体魄、更昂扬的精神面貌面对国际上的利益诱惑,既保障了中国人民的健康肌体,又筑牢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之基,对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作出了丰富和拓展。 中国梦也内蕴着人民对健康生活与健康体魄的理想追求,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作出了深入拓展。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内涵总书记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