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毛泽东教育情怀的新锐力作
——读韩延明新著《毛泽东的教师情愫》有感

2021-12-24 08:01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著者情愫伟人

孟 红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01)

在琳琅满目的毛泽东研究著作中,韩延明教授历时五年著就的《毛泽东的教师情愫》(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 年2月版)一书别具韵味。 读之品之,如饮甘泉如啜芳茗、如嚼橄榄如赏秋菊,郁郁菲菲,心界“敬”“精”“净”“惊”四字充溢,令人回味无穷,颇有骆成骧那一幅经典妙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之意境。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捧读这部40 余万字的厚重著作, 读出了党史研究与教师教育的历史意义与服务现实的价值所在,也触摸到了一位党员干部在征编、阅读、研究与撰写过程中,与伟人毛泽东进行心灵对话及其心路修炼的特殊旅程,更感受到作为一名曾经在高校执教30 余年后转岗为党史研究的领导同志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该书通过对一些尘封的档案卷宗与历史文献的梳理,以饱蘸真挚情感的细腻笔触,由点到面地展现了毛泽东浓郁赤诚且鲜为人知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与教育情怀。

韩延明教授集自己数十年来所阅所读、所学所悟,结合工作实际,反复提炼、数易其稿而形成的这部《毛泽东的教师情愫》,是新时代关于毛泽东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寻思想火炬、逐真理之光、究做人之道的哲学层面思考、诗性文韵表达和红色文化集萃,闪耀着一束束理性探究的智慧光芒,不啻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认真研读的优质著作。 掩卷深思,感觉该书凸显着如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瞄准热点、聚焦重点,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宏富精深、异彩纷呈的精神宝藏。 数十年来,“毛泽东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的热点聚焦主题。 韩延明教授在学习研究众多有关书籍的基础上撰著的《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一书,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堪为精品。

该书主要撰写了毛泽东在各个人生阶段特别是青少年时代与教师求学、交往、互动等方面的故事,以及毛泽东虽然短暂却弥足珍贵的担任夜校老师、小学教员、小学校长和师范教师的经历,独家披露了毛泽东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与一系列教学改革思想。 在记述毛泽东与师长、同学、战友、乡亲等人交往的过程中,还简略介绍了这些人的生平、事迹、人品等。 同时,还披露了一些毛泽东鲜为人知的轶事,由此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及其老师的性格特征,探寻了毛泽东独特的教育心路历程,反映了毛泽东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切以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原则和坦荡热忱、肝胆相照、虚怀若谷的伟人品格,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与文化及精神所在,充分感受到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自尊、革命信仰和敢于担当的力量。

适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毛泽东的教师情愫》的及时出版与闪亮登场,可谓应运而生、恰逢其时,起到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史故事、讲好领袖故事、讲好教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作用。

二、视角独特、设计巧妙,架构完整、谋篇细腻

《毛泽东的教师情愫》选题新颖、构思独到、视角巧妙,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既具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著者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有理有据、游刃有余地将党史与教育、伟人与教师、社会与学校、历史与现实、点与线、线与面等有机结合,熔铸古今、贯通中外,追本溯源、抱朴守真,不仅深化了党史专题研究,而且还发挥了作者既是高等教育专家又是党史研究专家的独特优势,其中不乏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开辟了新时代毛泽东研究的新路径和新向度。

全书架构完整、论述全面而有创造性,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通过梳理毛泽东的教书生涯,展现了伟人毛泽东在自己念念不忘的教育事业中,在三尺讲坛的备课、授业、解惑等环节上所倾注的大量心血与智慧,追寻了伟人毛泽东一串串清晰而踏实的弘文励教的足迹,展示了他在教学过程中“教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巧之以喻”的精湛授课艺术。 这些方面,过去往往鲜为人知。

著者从多层面、广视角综合性地讲述了毛泽东与其老师,以及毛泽东亲掌教鞭那短暂却闪光难忘的各个侧面的交集故事,有些地方还披露了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细节档案资料。 此外,著者对全书各个章节的谋篇布局,也是设计细腻、结构合理。

三、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研究严谨、史料扎实

让教育根植价值,让人生充满意义。 本书不仅呈现了共产党人杰出代表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光辉思想,有“高度”,而且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现出一定的“深度”。

从著者研究撰述的简洁行文里,我们能感受到毛泽东赞赏与倡导的为师之德与教育之能的精髓所在,也就是毛泽东尊师重教的要旨所系。 一是毛泽东赞赏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生而又诲人不倦且国学功底深厚的老师“袁大胡子”——袁吉六教授。二是毛泽东赞赏既教学生“如何学习”又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学前老师——八舅父文正莹。三是毛泽东赞赏“道德高尚”“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的师范修身课老师——杨昌济。 四是毛泽东赞赏德才兼备且有人望的中学老师兼校长——符定一。 五是毛泽东赞赏具有高尚师风和俭朴品德的师范老师——徐特立。 六是赞赏“教书育人很有办法”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私塾老师——毛麓钟。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教师要有渊博学识、仁爱之心、教学艺术、管理能力和自律精神的深度认知与高度重视。

著者不仅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地注明了数以千计的页下注,而且在书尾还细致地为读者列出了210 多本一目了然的参考书目,提供了充沛的知识点和信息量。 真的很佩服著者30 余年来作为专家教授修炼而成的谨严缜密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该书直接涉及的与毛泽东有交集者近40 位,分寸把握有序有度、有理有节,实属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该书还充满着清新气息,散发出和煦春风般的“温度”。

同时,作者还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搜寻毛泽东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甚至辗转千里去多处踏寻伟人足迹,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无论是广泛阅读相关史料、遍览遗踪风物,还是书中随处可见的感悟心得,作者都自然而然地满怀对领袖毛泽东的敬仰,心生出写作激情与传播使命,将自己对伟人的热爱与尊崇细腻地诉诸笔端,引发出字里行间的天然温度,既感人且暖人。

从著者多处动情的细节描绘中,我们自然地从毛泽东身上汲取了能量和力量,自觉地用毛泽东思想激励自己,从而内生出不断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毛泽东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德、高瞻远瞩的格局和视野、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也是我看了本书后的深切体悟。

一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大小,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思想高度、有没有理论深度、有没有学术价值、有没有“资政育人”的历史厚重感与醍醐灌顶的现实启迪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著者处处坚持从面广量大的史料中去伪存真、沥沙淘金,去粗取精、深究细研,下足了功夫、做实了功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反复比较、精心甄别中,选取其中最精当、最感人、富含教育意义的部分,将权威史料有理有据且详略得当地应用于新颖的观点中加以阐述,自始至终恪守与遵循着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原则与精神。 同时,全书还体现着方方面面的热切与热度,让我们在阅读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动着自己、温暖着心灵,沁人心脾、发人深思,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化境作用。

四、语言流畅、叙述凝练,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本书著者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笔耕不辍、著述丰硕,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和文学功底,而且还树立了正确的党史观和党史研究观。 全书语言流畅、优美、凝练、隽永,字里行间充盈着鲜活生动与情理交融,有时像绵绵细雨渗透,有时似行云流水自如,有时又汪洋恣肆、豪情四溢……更令人叹服的是,书中虽所举古今中外事例众多,却能够游刃有余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地画龙点睛,反映出著者学识渊博且善于驾驭资料、精雕细琢、用史准确、行文干练的深厚功底。 即便是引经据典,亦宛若浑然天成,往往是珠玑之语一气呵成,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在谈笑风生中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寓意深刻、富含妙谛,使读者倍感自然、亲切、快乐并引起共鸣。

伟人已逝,光华长存。 细微之处见精神。 每个读者应该都能从这本《毛泽东的教师情愫》所写的毛泽东与教育、教师这个独特的视角和侧面中,从品读毛泽东在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历程中,从毛泽东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兴盛的历史贡献中,深切体会到毛泽东及其品格的伟大和高尚,并激发出一种正能量,生发出更为广泛而重大的社会价值,这也是著者的写作初衷和愿望。 总之,作者潜心钻研、细心打磨、精心著就的《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一书,值得大家认真一读。

猜你喜欢
著者情愫伟人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写意情愫缱绻心头炽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增字配号规则的探讨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学习伟人周恩来 培育淮安新一代
剪不断的情愫
学习伟人周恩来 培育淮安新一代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