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油茶种植促进产业扶贫的路径探究

2021-12-24 11:30谢仕锦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茶农油茶幼苗

谢仕锦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6)

引言

油茶(拉丁文名Camellia oleiferaAbel.)别名也叫白华茶、茶油树、茶子树,其营养丰富、味清香,能够长时间存储,是优质的油料作物,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发展前景良好。在隆林县沙梨乡,贫困人口较多,且大部分为农村人口,缺乏资金和技术。而油茶种植行业由于政府的大力投资和支持,自己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且经营技术有专门的指导,因此,油茶种植产业已经成为该地区实现彻底脱贫的长久大计。

1.隆林县沙梨乡油茶种植技术

1.1 良好的种植环境

隆林县沙梨乡大部分区域虽然较为适合发展油茶种植,但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势、采光、土壤等因素的差异,在实地考察后,选择具有良好的种植环境的地区发展油茶种植,以此来保障油茶种植后期的质量。详细而言,隆林县沙梨乡应选择在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油茶种植业,一方面,是要保障土壤的肥沃,另一方面,要保障水源充足,便于灌溉,除此之外,考虑到油茶是油料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做好防火工作,提前设置隔离地带,以此来保障后期种植的安全。

1.2 优质的品种

现阶段,我国油茶品种已有十余种。考虑到隆林县沙梨乡的地势和气候环境,应选择适宜该地区的品种,以此来保障鲜出籽率、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指标。

1.3 科学开展整地工作

“整地”工作作为油茶种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作用巨大。一方面,高水平、高质量的整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保障油茶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科学的整地能够提高蓄水能力,为油茶的正常生长提供水分。以丘陵、山麓地形为例,应针对整块土地进行深翻破土,把坡度限定在15度以内。这样既可以保障油茶生长具有良好的土壤环境,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水土流失问题。除此之外,在整地的过程中,茶农还要将枯草、较大的石块、杂草清除干净,使油茶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保障油茶营养充足,避免发生病虫害问题。

1.4 科学的栽植油茶幼苗

栽植油茶幼苗的技术性较高,考虑到隆林县沙梨乡的区域环境因素和油茶品种特征,茶农在种植的过程中,应保障油茶种植密度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6平方米的范围内只栽植油茶幼苗1株,每667平方米栽植111株油茶幼苗,垄与垄之间的横向宽度为1米左右。同时,为了兼顾经济效益,茶农可以按照油茶幼苗的生长情况,在中间地带套种部分收获方便、季节性短、便于清除的作物,例如,黄豆、土豆等,以此来提高茶农的收入。除此之外,茶农要在油茶苗的“休眠期”及时移植苗木,应带土起苗,将苗木的根系用塑料薄膜包裹,修剪多余的枝叶,降低枝体内水分的蒸发,应尽量做到起苗、栽植在24小时内完成。最后,茶农在栽植幼苗的过程中,应压实土壤,提高“土”与“根”的黏实性,保障苗木的成活率。

1.5 强化管理,保障油茶树的生长

在栽植工作完成后,茶农应及时建设围栏,避免人和牲畜对茶苗造成破坏。同时,茶农应对茶苗进行定期检查,清除密枝、病枝,做好亡苗的补换工作,及时清除茶林中多余的枯草、杂草,使油茶苗得以茁壮生长。油茶苗成活后,应及时施肥,在春季,通常使用速效肥,在冬季,通常使用长效肥。在日常工作中,若土壤出现酸性过高,对油茶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的情况,可以铺撒少量石灰,以此来达到改善酸碱度的目的,使土壤条件能更好的促进油茶的生长。在油茶树的生长过程中,茶农要及时对茶树展开必要的整形修剪,使其始终处于接近80 厘米的高度。一方面,在顶部“摘心”,去掉树冠顶部的优势,保障侧苗的生长,另一方面,选择油茶树几处较为强壮的主枝,将其列为主要培养目标,提高茶树的结籽率。除此之外,茶农应密切查看茶树是否发生落果、干枯等问题,如果发现,应及时查看茶树是否存在软腐病或炭疽病,进而及时施用农药,清除病虫害。

2.发展油茶种植促进产业扶贫的策略探究

2.1 科学筹划,促进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首先,挑选精干工作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组,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职责,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准时到达隆林县开展扶贫工作,并入驻地方办公。其次,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方案,充分立足于达隆林县沙梨乡的实际情况,根据油茶林示范区的林分差别、品系、挂果量、生长量、面积等详细数据,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方油茶产业扶贫工作计划。三是加强与专业公司的对接力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使专业化公司与产地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及时开展造林,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项目的逐步推进。

2.2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首先,逐步提高营林技术。工作组进驻林场后,应及时针对低产林展开详细的测产工作,尽量在短时间内完善测产的相关数据;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尤其是油茶高产数据,以此来为低改技术的大范围普及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开展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的肥量、肥料,计算出最优的施肥方法;在作业的边缘区域建立缓冲地带,严格限制化学品的使用量,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确保稳定的生态效益。其次,逐步推进新造林示范区的标准化进程,为此,可以在造林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大苗,严格遵循油茶“双高”的标准,建设示范基地标准造林。然后,逐步实现低产林改造集成化。对重点建设的低产林区完成全面垦复、疏伐修枝、截杆回缩、带状轮垦、施肥等技术措施,并修剪林相,便于油茶更好地生长和未来的抚育以及茶果采收。最后,超前布置森防措施,立足于示范区的实际情况,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安装太阳能多功能扇吸式捕虫器,提高林分抗病抗虫能力,为林木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2.3 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将联动效能最大化

鼓励林场方主动强化与各职能部门、合作单位的对接力度,建立起“沟通—协调—反馈—再沟通”的有效沟通渠道和相关机制,各方各尽其责、鼎力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为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保驾护航。具体而言,首先,由省林业勘测设计院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并严格按照有关流程通过审核。其次,由区林业局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方案稳步实施,由乡政府采用进村走访、网络宣传等形式宣传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和预计成效等,使林场方能够主动配合政府,采用各种方式丈量土地,为流转土地合同的签订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由省林科院负责指导油茶“双高”基地、低改技术展示区的建设,保障低产林改造效果和新造林成活率。

2.4 科学布局,大力提升项目质效

首先,充分发挥林分种间竞争的优势,在“双高”示范基地内种植豆科植物,以此来提升林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效益。其次,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林下经济,引进符合生态效益的林下养鸡、林下养蜂等项目,倡导多元化林场的经营形式。最后,收集多种油茶品种,建立油茶品种展示区,同时开展不同油茶品系引种试验,寻求最适合隆林县发展的油茶品种。

下一步,三门江林场将继续按照自治区林业局的决策部署,以“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林业现代化”标准打造隆林县沙梨乡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区,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助推沙梨乡油茶产业扶贫再出新成效。

3.结束语

隆林县沙梨乡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任重而道远,该地区的农户要想彻底脱贫,关键在于政府要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优势产业。根据调查,油茶种植产业不仅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还拥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而且该地区的环境也能满足油茶种植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地区政府把“油茶种植”作为扶贫工作的“突围点”,一方面,努力提高油茶种植技术,包括选择较好的种植环境、选择优质的品种、科学开展整地工作、科学的栽植油茶幼苗、强化管理,保障油茶树的生长;另一方面,需要统筹油茶种植产业链,科学地调配土地进行片区种植,提高油茶的质量,对口收购,有序变现茶籽。确保广大农户开展油茶种植工作得到系统的管理和指导,完成高水平的产出,并能够顺利销售,提高收入。通过这种方法,完成油茶种植产业的持久健康发展,使农户真正脱离贫困。

猜你喜欢
茶农油茶幼苗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老党员“卖”茶忙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