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立足“三农” 精准施策

2021-12-24 16:57潘强强刘炳庆刘凌华
南方农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全程油菜三农

潘强强 , 刘炳庆 , 刘凌华 , 潘 强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

0 前言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当前国内种植油菜面积约0.07亿hm2,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以及油菜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约占世界总量的1/3。现阶段,国内油菜种植经营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以及内蒙古农场等地方,也有少数种植户集中种植油菜,但多数种植户为分散种植,同时农户的种植规模较小,通常在1 hm2以下[1]。随着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改善。油菜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耕地整平与开沟、植保、施肥等环节工作,这些环节工作大多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从而使得我国油菜的直播与收割机械化技术得到提高。

当前,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核心技术:油菜缓控释全营养施肥技术、“一促四防”技术、油菜土壤管理技术、油菜机械化收获和油菜密度调控技术以及联合机械播种技术、机械收获技术、芽前封闭除草技术以及秸秆腐解技术[2]。为充分发挥体系对产业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对农业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引领作用,同时以高产、高抗、高效以及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作为目标,进而在江西省范围内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因此,要积极推广油菜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油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水平。当前,我国油菜种植实现增收305亿元以上,全国油菜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7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18年的53.6%。

但目前总体而言,国内油菜生产机械化还存在示范推广力度不足、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较高、效益偏低、技术路线与模式不明确、农机与农艺技术不匹配、缺乏先进适用的栽植与收获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3]。本研究分析了当前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全面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好地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1 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问题

随着油菜机械化播种期的推迟,冬季营养生长不足,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对油菜的高产稳产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上油菜开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荚果的成熟度不一致。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未充分成熟的荚果不容易脱粒,损失率相对较高。现阶段推广应用的油菜品种普遍不耐裂角,油菜的荚果成熟之后,轻微震动就会自动裂开,油菜籽大量散落,增加了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因此,在立足“三农”、精准施策的基础上,还要改进油菜机械化工艺与技术,进一步解决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加强油菜、农业机械设备相关设施配套的技术创新与改进,挑选出优良的适合油菜全程机械化播种的品种,进一步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水平[4]。

油菜机械化生产主要包括机械化耕地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油菜收获以及烘干等环节。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实际油菜生产过程中,耕整、开沟、植保与施肥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低,导致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较低,油菜收获质量也不高[5]。此外,还存在农机和农艺相互脱节的现象,适用栽植和收获油菜的机具较少,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示范与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难以获得较大提高。

在油菜直播机的使用过程中,机械在播种精度方面始终面临着均匀性不足的问题;在联合收割机的使用过程中,损失率较高、收获期较短的问题也同样存在。油菜联合收割机需要进行改进与提高,降低全程机械化收获脱粒以及清选过程造成的损失,全面提高机械化操作的可靠性与流畅性。

2 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路径

2.1 建立油菜示范基地

按照“建设大基地,打造特色牌,培育大产业,突出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实现高效益”的发展思路,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办法,全面突破旱地油菜绿色生产技术瓶颈,实现油菜生产方式升级和结构调整,有助于全面提高油菜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油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积极宣传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全面提高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全面推动油菜机收、机播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6]。为了更好地在江西省全面推广油菜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相关主体应及时联动,并联合农机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全面提高江西省油菜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及油菜的种植质量,提高合作社和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建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2.2 提高关键技术

在立足“三农”、精准施策的基础上,实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油菜生产的效率,进一步减少油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损失,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为此,开展油菜机械化全程技术创新的同时,应从油菜的播种、收获、管理三个主要环节入手,提高油菜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损失率[7]。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做好油菜机械播种开沟技术应用。由于开沟是决定油菜种植密度和今后生长长势的关键因素,应该按照油菜实际生产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开沟机,通过油菜条播机或油菜种籽直播机配合机械进行开沟,确保油菜机械直播栽培能够顺利进行。2)应用合适的播种机具,确保油菜的顺利播种。油菜机械收获技术在收获油菜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运用机械进行油菜收割,容易造成油菜籽机械损伤,增加破碎率。3)因油菜作物潮湿,含水率较高,收获过程中也会造成脱粒不干净的现象,部分油菜籽粒与茎秆粘连。油菜机收过晚,导致油菜籽成熟后容易炸荚,自然落粒损失就增加,使损失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油菜机械收割时间应选在黄熟期后完熟初期最为适宜。

2.3 筛选和培育优良品种

全面改良油菜栽培技术,培育油菜优良品种,更好地适应油菜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以提高油菜机械化质量,提高油菜的收获率及含油率。全面改进油菜栽培与收获技术,满足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培育优良的油菜品种,筛选出一致性好,具有抗倒伏、抗裂角以及株型紧凑、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8]。从油菜种植密度、播种时间、适合机械化作业性、地区适应性、产量损失含油率等方面进行考量,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2.4 制定行业标准

积极制定合理规范的行业标准,有利于提高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油菜机械化规范发展。认真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生产农业技术规范与要求,有利于提高农机与农业技术相互适应性[9]。在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基础上,与高校或研究机构等联合制定有关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地方行业标准或规范。积极培养农业高素质人才,可以与高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提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指导提高油菜全球化生产水平,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国内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

2.5 研发油菜专用机械

为了有效提升油菜播种质量,应提高对油菜专用机械的研发力度。当前国内主要通过分段收割与联合收割对油菜进行收获,分段收获中,由人工或收割机进行切割,再通过联合收割机进行捡拾、输送、脱粒等环节。分段收获方式的成本较高,但有利于控制油菜品质,降低水分,从而增加产量。通过麦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这种收获方式作业成本低,可以避开阴雨天气,但收获损失率较高,在15%左右。

油菜的种植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机械化设备,有利于提高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水平,同时要结合油菜作物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收获机械,有利于提高油菜收获的质量。提高国内油菜种植规模标准化程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油菜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物联网信息技术推广宣传,确保油菜生产经营过程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10]。

2.6 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油菜补贴种植机制,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大对油菜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的资金补贴,全面提高油菜种植户的积极性;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对提高油菜种植农户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将油菜栽植机、收获机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内,对购买农机器械的农户进行补贴,大力推进油菜种植工作,推广并普及油菜全程机械化,加大资金与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2.7 定期开展油菜种植技术培训

定期开展油菜种植技术培训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油菜机械化生产操作技能与水平。大力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集中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积极印制《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规范》手册,组织机具现场讲解交流会,聘请相关专家或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让农户种植户直观感知油菜机械化作业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油菜种植户的积极性。当地政府应积极组织农机主管部门联合专业合作社等各组织部门,充分发挥服务意识与协作意识,为农机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各财政部门在农机购置上应及时给予扶持或减免相关的税费,给予机械购置税费补贴,从而为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基础[11]。

2.8 强化主体,协同带动

狠抓合作社培育工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油菜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推广“农户+企业+合作社+示范区”的生产模式,组织龙头企业与当地的农户签订产销协议,确保实现油菜生产订单的生产集约化经营与发展,保证菜籽油的产品品质。此外,确保油菜机械生产实现统一机械化直播,延长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产业生产与开发链条,提高油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全面提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油菜的生产效益,增加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推动江西省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及现代化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促进作用。要立足“三农”,精准施策,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进一步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加大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与宣传力度,提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农机农艺融合等方式,尽快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创新油菜的全程收获技术、烘干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加快油菜生产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全程油菜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