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机化技术在农业保护性耕作中的主导作用

2021-12-24 16:57杨智凯
南方农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机具保护性耕作

杨智凯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今后世界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农业安全生产来讲,如果采用传统的耕作技术,不仅难以保证土壤的肥力,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相对较大,还会对粮食产量增长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1]。为了进一步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通过开展农业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将农民的双手解放出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的消耗,降低劳动强度,直接通过播种机、拖拉机、收割机来完成播种、翻地和收获等工作。通过开展农业保护性耕种,可以起到免耕和少耕的作用,避免不良环境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提升粮食产量。通过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保护性耕作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让人力和畜力朝着机械化的方向转变,降低农业作业的难度和强度,提升处理效率[2]。

2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的关系以及优势

2.1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之间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开展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各种保护性耕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如使用免耕种技术、机械深松土技术。只有保证农业机械化比例,才能为各种保护性耕作顺利完成,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在开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保护性耕作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范围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来开展耕作工作,农业机械化规模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相关技术发展越来越快[3]。

2.2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1)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各种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出现土壤肥力不足的现象。通过不断推广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紧张问题。

2)在开展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有着相对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例如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机等。通过对先进、节能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3)在传统农业机械和传统农耕作业模式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暴露的问题,土壤有机质和水分丢失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甚至导致土壤贫瘠问题,对农业生产产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国农业行业想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认真做好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生产的后劲[4]。

3 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耕作中的作用

1)合理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例如,土壤机械化深松机械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农业保护性耕作当中,能够在不对土壤进行大量翻动的情况下,达到土壤疏松的目的,提升土壤的透气性,还能有效避免传统深耕导致土壤大规模裸露问题,避免土壤水分大量蒸发问题的出现,将土壤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应用中,通常会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局部深松技术,需要采用凿式深松设备来完成土壤深松作业,作业深度通常集中在23 cm~30 cm之间;另一种是全方位土壤深松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借助深松机械来进行深耕作业,其作业深度可以保持在35 cm~50 cm之间。

2)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保护性耕作当中,可以将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秸秆覆盖技术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农业耕作保护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收割机设备的帮助下,对农作物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将粉碎的秸秆均匀撒在地面;第二种是整秆还田覆盖技术,该技术非常适合在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进行使用;第三种是高茬覆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现代化农业机械,非常适合在风蚀严重地区进行应用[5]。从总体来看,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将农业保护耕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为我国农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 农业机械化技术对农业保护性耕作的主导作用

1)农机技术是保护耕作实施的必要前提。在开展农业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对农机技术应用要求相对较高。从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来看,其通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免耕、少耕、扩大秸秆覆盖面积、增强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抗旱能力、减少风蚀、减少水蚀、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农机具,其中部分工作不是人力和畜力可以替代的。

2)在开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其往往会涉及完整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秸秆还田、表土作业、田间管理等。与传统的农作模式不同,在开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其要求具有较高的耕作作业标准,传统农业作业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耕作的相关要求,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认真做好农机化设备的研发工作,为保护性耕作农机输入,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农机科研单位持续不断努力下,已经成功研发了多款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性农机具,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当前,国内已经有非常多的单位开始生产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农业农村部每年都会推荐一些性能较好的农机具,并指导农户进行购置,为地方开展保护性耕作,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条件[6]。

3)为开展农业保护性耕作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在开展农业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各种秸秆还田、麦田作业、田间管理工作还是依靠传统人工作业来完成,其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耗时较长,难以得到良好的作业效果。通过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对耕地造成严重的破坏,为开展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当前,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农业设备研究中,已经取得了相对不错的应用效果,各种先进农机具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力。

5 农业机械化在保护性耕作应用中的问题

1)保护性耕作属于一种全新的理念,通过对保护耕作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当前,很多人对保护性耕作理念认识不够清楚,认为不耕作就是保护性耕作,不认可这种耕作模式,认为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粮食产量。对于这些误解,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深入到群众当中,认真做好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工作。

2)当前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不能保证每家每户都配备机械耕种设备,高昂的价格对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下,如资金短缺、耕地面积小的背景下,需要及时研发出方便、快捷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3)在开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种机械设备,还需要认真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由于在开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现代农业设备。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对相关技术和设备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难以保证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认真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让相关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保证保护性耕作效果[7]。

4)由于农业机械操作相对比较复杂,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耕地、播种作物的过程中,增加了保护性耕作的复杂程度,对开展农业机械设计、对农民开展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认真考虑。

6 农机技术推广助推农业保护性耕作

1)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鉴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保护性耕作落实的重要意义,政府应该结合制约农业发展的现象,制定出合理的支持方案,加大在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可靠的支持。在开展资金支持工作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门的专项资金,保证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开展。采用专款专用政策,建立专门的示范基地,对农机具的性能更加直观地进行展示,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通过信贷与金融机构融合的方式,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避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带来的各种问题。

2)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技术应用效果,应该认真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让更多农民了解到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保护耕地当中的作用,明确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好处,不断深化农民的思想意识,解决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机械化生产。另外,还应该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给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教会农民使用各种农业器具,让农民对机械化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融入农业生产当中,从而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推动农业不断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收益保护。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都普遍关心自己的收益问题。通过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到耕地保护当中,需要农民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在资金投入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收益。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农民往往会存在较多的疑虑,会考虑自己的投入能否及时收回,自己的投入遇到天灾是否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属于正常现象,政府应该拿出合理解决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农民的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失。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监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置,避免出现严重的减产现象。另外,针对政府发放的补贴,应该做到专款专用,还应该积极与当地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提升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4)规范操作行为。在各种农机具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保证农民操作农机具的规范性,保证农业机械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减产、耕地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提升耕地循环利用率。在规范相关操作行为上,农民应该对现有的规范制度有足够了解,认真做好指导团队的监督和控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妥善的处置措施。安排监督人员审核操作规范性,有效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该从农机的投入和使用入手,认真做好农机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机操作管控力度,降低农机使用中的能耗,对不合格的农机具及时进行淘汰处理。

5)规划租赁体制。很多大型农业机械,其买入价格相对较高,直接导致农民经济压力相对较大,很多时候会采用租赁的方式来提升机械利用率,从而满足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求。在农业机械租赁过程中,往往会签订各种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需要在机械使用前后,认真做好机械的检查工作,进一步维护双方的权益,避免纠纷和矛盾的产生。另外,还可以采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开展租赁工作,保证农民租用到质量有保障的农用机械,提升农耕的进程,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

7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开展农业保护性耕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农业保护性耕作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给予足够重视,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合理应用其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质量、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农机具保护性耕作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养心暖阁春意煦 时花新句上墙来 养心殿内檐书画保护性修复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