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创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2021-12-26 08:48王建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联组农机生产

王建华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农业服务中心,宁夏吴忠 751100)

1 基本概况

利通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是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所在,地级吴忠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 384 km2,辖8镇4乡、106个行政村、3个农场(办)、21个社区,总人口41.38万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余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 000余万元,城镇近34 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8 000元。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全国牛奶生产大县”、全国牛羊肉和清真食品的主要产地和“中国(西北)鲜果之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利通区平均海拔1 125 m,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兼具江南水乡秀色和塞北大漠之雄浑。年降水量在260 mm,年蒸发量在2 000 mm,平均气温11.2℃,全年日照3 000 h,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交通便利、路网密集,国道、高速公路、高铁一应俱全,距宁夏首府银川市60 km、银川河东机场40 km、青铜峡火车站21 km,1小时经济圈辐射宁夏大部地区,3小时经济圈辐射兰州、延安、鄂尔多斯等周边重要区域。辖区水资源总量丰富,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需要。土地发展用地储备充足,土壤硒元素含量高,富硒耕地约0.9万hm2,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塞上硒都”核心区。

“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旨在保障农机化发展又好又快、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近年来,利通区以“平安农机”创建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各项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监管,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推动全区农业机械法制、规范、科学化管理。根据2014年利通区农机普查结果,普查范围涉及的农机总动力为167 113 kW,其中拖拉机保有量4 432台,功率86 145.6 kW;联合收割机260台,功率22 790.6 kW;“六小农机”类机具11 903台,功率58 176.9 kW。农机“三率”分别达到入户率95%,检验率90%,持证率93.4%,扶持组建挂牌注册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12家,其中农机作业公司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包括公司)入社农机户165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942台(套),固定资产3 002万元,服务面积2.73万hm2。目前利通区耕整地机械化程度为100%,播栽机械化水平为91%,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82%,主要粮食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7.5%,属于机械化水平高级阶段。

2 创建措施与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农机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通区始终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区重要议事日程,把农机安全生产和监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每年制定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安排和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奖励和行政问责机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区农机中心与各乡镇中心联组、各乡镇中心联组与辖区联组、辖区联组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农机安全生产告知书》,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与目标管理指标层层分解。与此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农机安全联组建设,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重点做好已组建成立的农机安全联组的巩固建设工作,落实好农机安全联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初步建成了区、乡、农机安全联组三级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农机安全联组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2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的氛围

将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贯穿于培训考证、注册登记、年检年审、田检路查等各个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依托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进行宣传。利用短信、微信、重点农时、集市,发放安全操作宣传资料到农机户手中,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和农机新机械、新技术知识。

二是进村入户进行宣传。结合每年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服务到农村的活动,将农机安全操作常识宣传到户。为广大农机手和群众讲“平安农机”知识,发放“平安农机”倡议书、“平安农机”宣传挂图及“平安农机”知识手册。

三是利用农机现场会到田间宣传。近年来,利通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插秧技术”“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等现场会,在演示过程中把“平安农机”创建与农机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

四是抓好报刊、微信平台、网络等方面宣传。在报纸、报刊、电视网络、新华-利通区政务、利通区农机安全监理平台、手机短信、微信,以及重点农时、农村集市、跨区接待点、安全生产日、冬季轮训等时段,及时发布农机安全相关信息,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农机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图片,印制农机安全宣传单,制作农机安全宣传图片展板,结合农机安全宣传月和农机安全检查到村、队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群众了解到最新动态,效果显著。

五是设置标牌、标语宣传。至今,利通区悬挂横幅百余条,张贴宣传标语千余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万余份。宣传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农机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2.3 突出“三整顿”,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利通区是设施农业和养殖牧业为主的产业县区,投入使用的“六小农机”种类多,数量大,加上乡村道路分布广,农机具生产作业比较分散等因素,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安全检查:

一是安全生产月“集中整顿”。利通区按照自治区、市、县区各级部门对安全生产月工作的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出动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农机作业公司(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开展安全检(巡)查,纠正农机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是警监联合“常年整顿”。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依托交警部门的执法,对农业机械运输机组进行安全整治活动,重点治理无牌、无证、酒驾、载人、超限、拼装、改装等违法行为。对查出的问题给予当场批评教育并依法处理。通过此项举措,有效减少了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农机户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是关键农时“重点整顿”。“三夏”“三秋”时节是农业机械投入作业的高峰期,农机事故的高发期,为此,“三夏”“三秋”前夕,通过举办安全操作培训班,重点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讲解农机安全操作规程,播放农机事故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觉悟。同时成立安全生产工作组,深入生产和转移一线,发放安全宣传资料、排除安全生产隐患。

2.4 积极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岗位练兵、监理业务大比武活动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机安全监理总站领导一直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历年来,利通区积极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对自治区探索农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规范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此同时,认真开展农机监理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活动,加强监测、电子考试、驾驶操作、队列队形业务练兵,全面提高业务水平。

2.5 认真做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工作,为外省农机手提供优质服务

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的统一安排,我们在收割机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了接待服务站,为过往机手提供开水、防暑药品、急救箱、维修工具等,向他们介绍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麦收情况,并向机手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常识、农机交通安全和夏收农机安全出行知识,发放了《致“三夏”期间广大农机手的一封信》《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三夏伊始,积极落实跨区作业工作,发放跨区作业证,同时,在金银滩镇、金积镇设立“利通区跨区作业服务站”,接待外来跨区作业机具,赢得了广大机手的一致称赞。

3 存在的问题

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的创建成功,充分肯定了多年来利通区的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我们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明确农机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农机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农机监管水平,筑牢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促进利通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但创成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一是基层组织薄弱,人员编制少,乡镇农机站工作人员调整较频繁,且一人身兼数职,农机工作对其约束性不强,不能够引起乡镇工作的重视。这不仅是利通区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区整个大环境下存在的突出矛盾。

二是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改制,农机执法没有步入正轨,农机监理的社会管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在改革的大潮中,农机监理工作遇到的最大瓶颈。

三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力度不够,检验方法单一,“六小农机”没有检验标准,且年度工作量大,不能及时有效排除其安全隐患。近年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虽然做到送检下乡等惠民政策,但检验方法一直是眼看、手摸、脚踹等“原始方式”,且区总站配置的农机安全技术检验设备安装调试繁琐,设备笨重不便于携带,大大地制约了农机检验的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联组农机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三联五统四规范』 打通基层纪检监察执纪办案『最后一公里』
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制度研究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联”心共建“组”阵蝶变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