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12-26 08:48董召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奶牛安徽省玉米

王 俊,董召荣,张 玮,董 庆,阮 龙*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0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促进了我国奶牛业等草食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于是对以青贮玉米为主的饲草需求量与日俱增,导致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与需求量缺口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安徽省作为“一带一路”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和原料基地,土地资源、草地资源总量大,物流业发达,可利用的饲料资源种类多,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的余地大。大力发展以青贮玉米为主的饲草种植来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从而形成种养结合环境友好型现代畜牧业新格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安徽省青贮玉米利用现状、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安徽省畜牧业大发展和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1 安徽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需求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粮仓”、“肉库”、“奶罐”和“燃料箱”。也成为长三角奶业联盟奶牛的“草料场”,为它们量身定做优质的青贮饲料。

产业需求促进了我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安徽省政府实施奶牛业跨越式发展计划以来,奶牛业近年已成为安徽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光明、蒙牛、伊利等企业先后在安徽的注资和投产和安徽省现代牧业、和平、益益等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2015年底安徽奶牛的存栏量在13.5万头以上,仅现代牧业存栏6.16万头。全省有奶牛养殖场户1 168个,存栏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小区)102个,长年存栏奶牛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家;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奶牛示范场11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奶牛示范场19家。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17年在贯彻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曾指出:到2020年,全省奶牛存栏量达到14.2万头,生鲜乳总产量达到33.4万 t。选择蚌埠、合肥、淮南、马鞍山、滁州、六安、淮北、亳州、芜湖、阜阳、宿州11个市,作为我省奶牛重点发展区域。推进种养加一体,草畜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稳步推进奶牛产业健康发展,青贮玉米是非常好的能量饲料和优质纤维。乳业发达国家,美国、荷兰、新西兰、法国、德国等,均把青贮玉米作为奶牛的重要饲料组成。

除此之外,青贮玉米也是肉牛、肉羊重要且经济的饲料来源,安徽省是我国肉牛主产区,也是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中原肉牛带的主要省区,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肉牛供应基地,我省肉牛养殖主要是农户养殖和部分架子牛育肥,农户养殖主要以农副产品的秸秆、麦秸、稻草为主,用青贮玉米技术饲喂肉牛的不足10%;安徽省也是传统的肉羊养殖大省,肉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肉羊养殖主要以山羊为主,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蚌埠、六安、淮北、滁州等。据我省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末肉牛饲喂量达到56.7万头,肉羊1 197.2万头,肉牛饲料中青贮玉米饲喂量为7~10 kg/天,肉羊饲料中青贮玉米饲喂量为2~2.5 kg/天,据此推算,全省范围内养殖企业全面使用青贮玉米,安徽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需求在13.33万 hm2以上,可见,我省青贮玉米未来需求量巨大、发展空间巨大。

2 安徽省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模式

2.1 安徽省青贮玉米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省青贮玉米面积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51万 hm2,2016年共为3.36万 hm2,2017—2018年全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 hm2以上,2019年种植面积接近6.67万 hm2,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的蚌埠、宿州、阜阳、淮南、淮北、亳州、滁州等地;皖南地区的合肥周边、宣城、马鞍山等地零星种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蚌埠、合肥、淮南、马鞍山等四大城市的城区及附近郊县,我省80%的奶牛饲养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上区域;从饲料结构与年使用量来看,饲喂青贮的奶牛场占91.30%,青贮年储备总量约为28.3万 t,饲喂黄贮的奶牛场占63.64%(主要为养殖小区和合作社),黄贮年储备总量约为9.6万 t;全省规模奶牛场均建有青贮饲料种植基地,另外还有部分专业化龙头企业,如宿州瑞龙牧业和淮南方虎草业等,将青贮玉米从种到收以及加工销售全程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的产品外销长三角地区甚至广州、福建等南方部分省份。

安徽省青贮玉米种植品种多杂乱,对全省的31个县抽样调查共有61个品种,其中使用青贮专用品种仅占15.47%,平均产鲜重3~4 t/667m2,多为外省甚至国外品种引入,安徽省还没有专用青贮品种审定,目前我省做相关专用品种选育的单位也是很少;粮饲兼用型品种使用占34.71%,平均产鲜重2~3 t/667m2;普通籽粒玉米砍做青贮现象极为普遍,占49.82%以上,平均产鲜重不超过2 t/667m2,普通玉米种质和青贮专用型种质生物产量相差2 t左右,2016年按300元/t计算,也就是说产值相差600元/667m2左右。

在种植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缺乏合理的种植密度,一些地方把青贮玉米当作草来生产,密度过大影响青贮玉米全株品质,密度偏小影响青贮玉米全株生物产量,未能发挥青贮玉米播期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其次缺乏严格把控收获时期,正常收获时期为干物质含量30%~35%,部分收购企业收获过早,干物质含量25%左右收获,青贮过程中造成营养的大量流失,另有部分企业太迟枯叶增多,其穗轴和基部秸秆木质化程度偏高,错过了青贮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青贮品质的下降和增加了二次发酵的概率。在青贮玉米生产上缺乏技术的支撑,使青贮玉米这一优势产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了青贮玉米产量或质量,往往造成种植、加工、养殖三方利益受到损害。科研水平滞后和种植管理技术的粗放限制了安徽省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徽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2 安徽省青贮玉米发展与利用模式

2.2.1 玉米种植青贮公司+养殖场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青贮玉米种植专业公司,促进青贮饲料种植标准化生产。按照就近连片,规模化种植原则,通过租赁方式把分散的农户土地整合在一起,集中连片种植青贮玉米,然后反包给原土地所有人,发挥规模效益。安徽瑞龙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借鉴国内外青贮玉米生产加工、贮运等方面先进技术,购置国外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采取公司加种粮大户的生产模式,统一采用全程机械化服务、节约化生产全株青贮玉米。2016—2017年在宿州市埇桥区、泗县、蒙城、怀远等地建立全株玉米青贮生产基地超过2 000hm2,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生产规模已达1.5万 t,产品销售到省内规模化养殖场和省外长三角地区和广州、福建等地的大型奶牛场,同时农户收入每亩提高200元。

2.2.2 养殖场+玉米种植青贮模式

按照“为养而种、草畜平衡、循环利用、控污增效”的原则,规模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场转型升级,构建农牧耦合的高效生产模式。蚌埠和平乳业采用“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贮-规模化养殖”模式,目前存栏奶牛4 000头,年产鲜奶3万 t以上。为适应奶牛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平乳业构建了农牧结合型奶牛优质牧草(青贮玉米)高效种养模式,通过流转和协议种植的青贮玉米用地666.67 hm2,每年收购青贮玉米约3.5万 t,资源化利用奶牛粪便每年生产有机肥10 000 t,沼气发酵生产的沼渣约10 000 t,沼液和污水约20 000 t,施用到666.67 hm2奶牛饲料地中,既减少了无机肥使用、改良了土壤、降低饲料地种植的成本,同时又解决了奶牛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再利用收获的绿色饲料饲喂奶牛,既保障了奶牛饲料的供应,同时又为生产优质安全的有机牛奶提供了保障,切实做到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的模式。

2.2.3 种养加一体化模式

现代牧业蚌埠牧场是全国奶牛存栏数最大的牧场,也是全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牧场。目前,奶牛总存栏量3.8万头,其中成年泌乳牛2.5万头,平均单头奶牛年产9 t,配套液态奶的加工厂日产鲜奶600 t,下属秋实草业有限公司在牧场周边还配套建有6 700 hm2青贮玉米、饲用燕麦和紫花苜蓿生产基地,是完整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种养加一体化牧场。现代牧业蚌埠牧场形成种草(青贮玉米、饲用燕麦和紫花苜蓿)-养牛-加工-饲喂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还可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零距离无缝链接。配备了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沼气能发电、沼渣铺牛床、沼液都还田。生产过程无死角全面监管,解决了过去食品安全、防疫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多发等问题。

2.2.4 玉米秸秆青贮模式

利用玉米秸秆青贮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玉米秸秆转化综合利用。秋实草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饲草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加工、销售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草产业企业。2017年6月与阜阳市人民政府签订300万 t玉米秸秆饲料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充分利用阜阳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投资16.2亿元建设年收贮300万 t玉米秸秆饲料化项目。2017年将力争收贮玉米秸秆100万 t,同时20万只奶山羊项目研究落户阜南县。

3 安徽省青贮玉米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青饲青贮玉米科研及推广体系发展滞后,致使创新驱动力不足,加上种植与养殖信息不对称,产业链发展的诸多环节限制了当前青贮玉米的发展,诸如优良的青贮品种缺乏、青贮种植水平低、青贮品种审定标准与实际应用脱节等,国内审定的很多专用型品种不能满足饲喂对象的需求,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不愿种植或收购此类品种;种植户在大面积种植之前,没有跟养殖企业签定订单,盲目种植而导致利益受损;有些养殖企业内部还存在着利益链,青贮草料供应商与养殖企业原料采购部门形成利益关系,导致外源的一些优质青贮饲料无法畅通进入养殖企业(牧场)或者是牧场变相加大了饲草料的采购成本,不利于青贮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青饲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较低。首先缺少高产优质的青饲青贮玉米品种,如前所述全省种植的品种多乱杂,有影响力的专用品种较少,大都为粒收玉米,有时由于不良气候的影响田间生长不良的田块农户将作为青贮出售,产量低、品质差;其次缺乏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栽培管理模式。农户选择品种不恰当,加上没有配套的栽培技术来指导和支撑,种植密度不合理,采收时期过早过晚,留茬高度较低等等;再次,缺少快速有效的品控检测手段,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更容易受病害、虫害、草害、环境压力及霉菌毒素的影响,对成熟期、水分含量以及加工料中黄曲霉毒素无法及时准确把控或监测,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饲料的品质。诸多因素限制了我省青贮玉米的总体水平。

三是青贮加工技术落后和专业化农机手匮乏。目前,我国国产收获机械籽粒破损率较低、无故障工作时间较短,极大影响工作时效性,而进口机械加工品质好、机械作业效率高,可价格昂贵,一般的种植户或农机合作社只能望而却步;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培养;很多农机操作手,只会开机作业,不会修理保养;很多地方没有农机维修场所,造成了农业机械损坏后,无人修,无处修,造成了农业机械无法正常作业,工作时效性差,往往延误了青贮收获的最佳收获期;青贮加工技术创新不够,造成二次发酵比例较高,饲料均一性较差,损失率较高。

四是在缺乏严格的定价、约束和保障机制,市场化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衡,包括土地所有者、种子经销商、农资经销商、机械设备拥有者、种植户、养殖企业、中间商、保险公司等,没有形成稳定的和相互制约的约束机制。一方面种植户青贮收购与否和定价完全取决于收购企业,利益无法保障、承担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种植户与企业签定订单后,没有责任意识、管理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有的农户甚至在青贮收获前,私自收获部分果穗,以至于采收的青贮饲料产量和品质都大打折扣,造成收购企业利益受损。

4 安徽省青饲青贮玉米高效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 高度重视,正确引导青饲青贮玉米产业发展

建议尽快成立省级青饲青贮玉米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与技术专家组,加强对青饲青贮玉米相关联产业的科技攻关、技术推广及企业应用等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打通青贮玉米产业发展通道,促进政研学产用合力,推进青饲青贮玉米产业协调发展。

4.2 加大投入,加快科研创新和产业驱动

设立玉米供给侧结构改革专项资金,支撑青饲青贮玉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快速提升我国青饲青贮玉米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安徽省青贮玉米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生物技术育种、栽培、生物防治、全株青贮方式、饲料营养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探索推进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新的生产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把最新成果和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传递给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青饲青贮玉米产业化联合体。

4.3 因地制宜,合理推进青饲青贮玉米种植

以规模化养殖场为中心的周边,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青饲青贮玉米科技示范基地,快速展示农机农艺结合、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按照“以养定种、草畜平衡、循环利用、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实施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临近我省的市县周边土地集约化的优势,以当地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减少中间环节,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收储企业龙头企业等主体的优势带动作用,实行青贮玉米订单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机械化制作和商业化销售,确保生产的青饲青贮玉米具有市场竞争力,在满足本地种养结合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成为全国较为稳定的青贮饲料供应来源;以草山草坡改良为主的皖西南生态经济区、以退耕还林为依托的江淮林草结合示范区,适度规模发展青贮玉米和青贮玉米草料外输相结合,同时结合鲜食玉米采收后秸秆青贮利用。

4.4 机制创新,加大青饲青贮玉米的农业补贴力度和惠农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青饲青贮玉米农机、农资等补贴和职业农机手培训力度,提高种、养殖合作社的积极性,在落实农机补贴的基础上,探索引入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注入,提供租赁服务,探索农业PPP新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二是加大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探索以圈舍、畜群等实物作为抵押申请贷款的可行性,加大对养殖场和收储企业贷款贴息力度,解决融资难、资金占用周期长的问题;三是开辟“绿色通道”,扩大青饲青贮玉米成品运送半径,给予青饲青贮玉米企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区域化配送,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养殖企业饲喂青饲青贮玉米。

猜你喜欢
奶牛安徽省玉米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成长相册
收玉米啦!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我的玉米送给你
奶牛吃草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