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26 08:48姜雅琼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储运实训农产品

姜雅琼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学校,宁夏银川 750021)

0 引言

为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做好学校课程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农产品储运与营销》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农产品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储藏、运输和营销能力。课程具有应用性、创新性、实践性,也是非常好找到切入点实施课程的一门课程。探讨《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为中职同类课程教学起着借鉴作用。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要从教学全局视角考虑课程教学实施办法,从课程建设出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选择、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团队、课程考核评价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注重选择真正有助于培育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诉求和课程兴趣的项目,使教学真正实现预期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产品的生理特性,农产品贮藏的主要方式及其管理基本知识;主要农产品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要点;熟悉农产品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及预处理一般技术;具有农产品营销的理论知识和销售技能,掌握农产品市场分析软件应用、能够起草营销策略方案等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加快了农产品特性、生产、运输、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创新,实现学生岗位毕业即就业。

1 《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特点

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更加的推动了物流这个行业的发展。宁夏农业学校电商物流教研室将《农村电商》、《农产品物流》定成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1)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展示各种实物(稻谷、大米、小麦、玉米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认识,了解粮油产品的基础知识(分类和形态特征、物理和化学性质、品质和预防措施)。

2)实训课程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使得实训课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强化学生实训能力。

3)校企合作,建立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学生参观、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宁夏龙头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产品加工过程,粮油果蔬的贮藏技术、大型商超销售过程等,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在企业中定岗实习,深刻认识和了解工作中运用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可以深入到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现实,及时处理问题,所学有所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形成现场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和解决能力。

2 教学设计过程体现“专思融合”

《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育人的全方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全新育人”的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题的育人理念,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企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教与学”的统一;第二,建设“全面育人”的体系。以全面,创新为基础育人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核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育人教材外,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育人意识、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和平台应用等途径外,还要不断学习,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校制宜等做法;最后,要树立“全心育人”的精神。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给予学生关怀,要从教学态度,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更新理念,全心育人。课程理念的逐步形成,不仅有利于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局,而且有利于加强同类课程的教育意识,以《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来探讨育人教育课程话题,重点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教育,通过这个过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丰富的课程实践方案。

3 实施线上线下教学

课程分为线上、线下课程、作业、项目教学及实训实习全过程,将学生培养为企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具有爱国、忠诚、务实、精干、工作踏实、积极、团队协作、敬业,入职后能熟练示范操作,按企业制定的方针、目标,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做好自身工作并能分担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转型、提高知名度。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的基础部分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自主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究项目,下发任务书,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利用线上资源查阅文献;以小组为单位协作探究,通过线上自主查阅资料并结合线下讨论完成,定期与教师沟通并获得指导;展示设计方案,参与答辩;各组代表分别展示本组任务方案,接受质询,参与投票与评价。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项目中不但体现学生团队分工协作、主人翁意识、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主角和主讲,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 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授如粮油、果蔬的低温保藏、罐藏等内容时,教师通过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具体实例讲解,比如鲜橙汁的制作、香蕉的存储和包装,讲解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2)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演示课件,播放教学动画、视频及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课堂教学变得方便、快捷、直观、生动,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创造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培养学生面对农产品储运和营销相关工作时出现问题时有独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同时深入了解宁夏特色农产品,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取得更大收获。

4)结合宁夏的实际,确定实验内容,通过各位实训目标制订合理的岗位技能训练方案。实现实践教学的项目化。

5)巩固理论知识及提升操作能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5 打造课程团队,提升教师团队教学技能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训过程的指导,思政教师侧重于育人元素的融合。课前准备,明确和细化育人目标。首先召开课程团队教研会议,从课程实施方案、案例分析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各方面进行交流和总结经验,将育人目标细化为为若干个小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培育忠诚、感恩等。其次,修订大纲和授课计划,在课程教学目标中融入“三全育人”理念。课程改革前课程大纲中培养目标主要侧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突出和巩固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课程改革后结合相应知识点加入思政元素,突出理论+能力+育人的综合培养目标,扩大的培养的规模,强化了育人的价值。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使得学生对专业更加有信心,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

6 课程改革前后对比情况

基于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农产品储运与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1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1 学生农产品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笔试成绩上升,对理论知识掌握更牢固,理论学习任务成绩也趋于上升。

6.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教学改革以来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学生参加的项目《万帮--(一按我帮你)》得了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校赛大赛项目银奖。项目《弘德情-研学旅游传精神助力振兴红寺堡》、《膳养季——打造养老社区健康管家》获得了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校赛大赛项目铜奖。

课程中增加沙盘模拟经营考核项目,获得宁夏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比赛二等奖。

6.3 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反馈,学生具有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以及沟通协调能力都在实习中被企业认可。

7 结语

近几年来,我校电商物流教研室致力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工作,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要运用“三全育人”通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上好“课程”和“课程”,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尊重课程教育规律前提下实现价值理念的自然渗透。

通过加强课程的建设,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在课程备课、教学、实训过程中,要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强化教师育人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猜你喜欢
储运实训农产品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关于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性及其策略探讨
油气储运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