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技术推广方法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26 08:4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植保技术推广农作物

祝 敏

(曹县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曹县 2744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粮食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农业部门应加大对粮食质量的监督,加强相关技术的开发,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降低粮食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健康饮食。

1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必要性

现如今,国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使得农业技术显著提高,产量不断加大。然而种植中加大化肥的使用,不仅影响四周环境,污染周围河流,还导致农作物产量和粮食质量的下降。若污染的粮食流向市场,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日益加大,根据国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可将其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一些病虫害会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幼苗不能成长,以及传播病毒,导致其他农作物不能生长。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1]。

1.2 意义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不断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对食品安全逐渐重视。农业是三农的重要工作,农业推广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促进农村建设。国家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农业植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大对农业全方位监督,保证人们食物绿色、健康、美味,也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通过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水平,解决当今面对的粮食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

2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方法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农业技术有很高的了解,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才能有效的进行推广工作。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明确技术推广的目的,了解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农业技术的优势所在,才能根据技术需求状况和社会环境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价值。

2.1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该把主要工作放在提高农民对农业植保技术的认知上,注重宣传工作,做到让每个农民都能了解、认识到技术对农作物的重要性,不仅能防治病虫害,还能增加产量,提高收入。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消息传播快速,政府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宣传。

第一,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让每个人都关注,不定时发一些文章,也可以村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发一些相关视频方便了解,村民可以在里面发一些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和沟通。第二,乡镇政府与各个村委会合作。向村民展示农业技术田地使用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并进行对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新技术得到认可,认识到其中优势。第三,定期在村委会授课。请专业人士向村民讲解,村民和老师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心中疑惑和担心问题,使村民的疑惑能够得到解决。或在网络平台直播,保存直播回放,增加学习兴趣,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2]。

2.2 成立专业队伍

应建立专业的植保技术团队,保证其专业性,队伍走到每户村民家里,了解想法并及时解答疑问,增加村民对植保技术的信任。在打造专业队伍时,应考察其对农业的了解度、综合素质、沟通能力等,保证能良好的开展工作,与群众关系密切,让村民对植保技术充分了解,并愿意尝试使用;可以建立24h的咨询平台或专家咨询服务组,这样农民有了问题就可以实时得到解决。对村民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个都熟练掌握。在2020年,山东农业科学院发表了科学技术服务活动,并制定了一些计划,将所研发的农业技术免费给群众使用,推广绿色生态种植,遵循可持续发展,减少能耗、化肥的使用,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让人们安全购买。这项措施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并改善了周围环境,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专业技术人员到达地方时,应及时对当地情况展开了解,与群众、村干部进行沟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种植方法,打造符合当地的植保技术,方便村民使用。对每户人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其实践体验,保证都能充分了解技术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实行小组制,将几户整合一起进行讲解;要保证每个技术人员都能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方便村民理解。当村民都掌握技术时,技术人员可组织植保技术竞赛,加深印象。

2.3 加强技术创新,与农民密切联系

在推广植保新技术时,应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进行不断完善,经过实际操作后,再向群众推广,保证使用时不出现问题。不断的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增加交流方式,可以采用乡村广播,每天进行技术讲解,当地电视台增设播放植保技术内容,并设置重播,保证农民进行观看,也可采用咨询平台,村民可以通过面对面或微信群,及时与专家沟通,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多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内心想法,使工作顺利开展。现如今,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电视剧拍摄、景点宣传等。在农业工作中,无人机技术也愈加广泛,可用于播种、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过对无人机内部设置,能准确、高效地把种子播到田地里面;在家就可以通过无人机监测植物生长,节省时间。

2.4 农民田间学校

可以针对农民建立一所田间学校,方便植保技术的推广,也方便村民学习,并且能加深对技术的了解,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最有效果的。可在农民闲暇时间,进行开课,上课时间不超过3 h,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让村民在田间亲自使用,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授课教师通过对当地田间的实地检测,不断完善现有技术,使其更加符合村民使用。通过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农民的学习热情,推广了植保技术,可使农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现如今,病虫害的种类越来越多,如蚂蚱、红蜘蛛、豆虫等,影响日益加大,并时常爆发成灾,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农民收入减少。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现今农业所面临的问题[3]。

3.1 加强管控降低发病率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其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幼苗茁壮成长,病虫害几率降低。进行农作物播种时,应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幼苗或种子,从根本上降低发病几率。选择销售情况好,好评率高的种子,在有经济许可证的正规商家购买,能保证售后,从而保证种子质量。如,在购买玉米种子时,应选择“三证”“一照”齐全商家,选用种子站已经审定品种,选择品种特征与种植技术相适应。例如:选择小麦种子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播种期等方面进行选择。

相关技术人员要定期到田地检测生长情况,并与农户一起清理田间杂草以及石块,疏松土地,避开病虫害高发期。修剪多余的枝叶,增加主枝的营养,发现有病植株及时拔掉,防止病菌扩散。还要保证田地排水良好,及时疏通,保证农作物良好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3.2 强化生物防治效果

长时间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达不到药物本来效果,使害虫逐渐强大。对此,应该采用生物防治消除害虫,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能全面掌握病虫害,不会出现药物残留情况,减少对其生长影响,使农作物工作顺利进行。国家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表明将防治病虫害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并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此项工作,支持和鼓励使用生态治理、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因此,应该多使用生物防治,并强化生物防治的效果。

例如,山东省农大植物保护学院的刘玉升教授,提出以虫治虫措施,利用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促进农业增产,减少环境污染。如瓢虫吃蚜虫、螳螂吃毛虫、植株吃飞虫等,减少了资金的使用,避免了污染环境。

3.3 创建病虫害防治系统

为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应建立一套独特的防治系统。此前山东省为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召开了多次相关会议,结合当地情况,建立了一套病虫害防治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每年发生虫害0.33亿hm2次,每次防治0.35 hm2,可降低农作物损失500多万t,但仍然损失100多万t。对此,应当建立一套符合当地情况的防治系统。

创建防治系统工作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进行实习考察,写出报告总结,表明问题,标注每一时期易出现的病虫害,制定病虫害预警系统,方便对其掌控。此系统应能24 h监测农作物,记录生长数据,若出现病虫害,系统能及时告知农户,加快处理速度,减少损失。利用传感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等以及土壤监测系统,与当地情况相结合,创建一套新的病虫害防治系统。要充分了解当地土壤情况、作物长势信息等,并将此系统载入到每个农户的手机上,使农户在家就能了解农作物的情况,当发生病虫害时,手机可收到信息,方便管理,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损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应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在前期要加大对植保技术的推广,让农民使用新技术,种植出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技术的宣传力度,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并保证其专业性,加强对技术的研发等。

猜你喜欢
植保技术推广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