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2021-12-26 13:00王洪才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王洪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特殊需要,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可以说,它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蕴含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优势,发挥了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作用,创造了一个有效的实践模型,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窗口,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它仍面临挑战,亟待完善,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发展性特征,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本方向。理解和解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生成过程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假设:人人具有创新创业潜能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诞生于中国本土概念,(1)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年第4期。具有多种蕴含,(2)王洪才:《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多重意蕴》,《江苏高教》2018年第3期。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方向。它的最显著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广谱式”教育,(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其中蕴含了一个基本理论假设,即:每个大学生都具有创新创业潜能,(4)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本质及其实现》,《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年第6期。从而大学有责任提供适宜的条件把它激发出来,使他们都成为创新创业人才。2014年,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大众创业”浪潮和“万众创新”态势,(5)《李克强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2014年9月10日,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9/10/content_2748667.htm.随后他又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6)《李克强同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代表座谈时强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11月12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1121/c40606-26065302.html.、国务院常务会议(7)沈忠浩:《改革提速让万众创新“红火起来”》,2014年12月4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4-12/04/content_2786622.htm.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8)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等场合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从而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我们知道,无论“大众”还是“万众”,都是一种概指,而不是确指,意思是指芸芸众生,而非特指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这显然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信任,从而颠覆了传统创新与创业观念。过去人们习惯上认为创新与创业都是少数人的事情,如创新是科学家的专利,而创业是企业家的专利,一般百姓是与此无关。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不仅展示出中国领导人的豪迈之情,更是把人民群众当成历史创造者的反映。当它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创”教育的理论内涵。

无疑,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是为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众所周知,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所面临的最急迫问题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果就业问题不能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持续。显然,传统的就业路线潜力有限,必须开辟新的就业路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既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就必须为之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高等教育必须在此有所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就业培训指导、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从分离走向融合,变成一种系统的教育,从而诞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传统上中国教育体系的保守性特征非常明显,教育主要任务是传递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目的是把个体变成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者,而不是成为社会改革发展的创造性主体。所以,在教育方式上非常注重标准化知识的传授,在评价方式上习惯于采用统一考试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习惯于以教师为权威,在教育内容上习惯于以书本为中心,在教学场所上习惯于以教室为中心,很少人相信大学生能够做出创新成果。与此相应,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也比较现实,即获得一个现成的稳定的工作岗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岗位一般由国家包分配,大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安排,从招生到就业可谓“一包到底”,而且工作分配之后还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双轨制”招生后,(9)狄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举措“双轨制并轨”试点》,《中国高等教育》1994年第Z1期。“自费生”毕业后开始“自谋职业”,于是出现新的大学生就业方式,但这部分毕业生总体上属于少数人。当高等教育大扩招开始之后,过去由国家“包分配”方法根本行不通了,因为用人部门开始在用人权方面实现了自主,于是“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开始流行,“自谋职业”就业方式开始司空见惯。这种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自谋职业”出现实际上开辟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先河,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职业思想,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人们发现,自谋职业除工作稳定性差之外,在收入待遇方面并不低,而且首先富裕起来的群体主要是这一部分人,因为他们的劳动付出与收入是直接挂钩的,从而率先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今天,这些人一般自称为“体制外”就业,即他们工资不是国家发放的,而是自己是自己的老板,从而他们成为最先富起来的群体成员。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们都是创业成功者,是一种创新创业人才,因为他们敢于打破传统就业观念,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知道,这些最早的自主创业者,除部分是因为国家无法安排工作而自谋职业外,还有部分是主动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的,当时一个时髦词叫“辞职”“下海”,即他们敢于抛弃“铁饭碗”,端起了“瓷饭碗”,这些人奋斗精神普遍非常强,因为他们不喜欢过“体制内”安逸生活或接受固定的死工资,希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敢闯敢试的精神成就了自己。因为敢于挑战自己,更富于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开辟了非常辉煌的事业。这种奋斗精神、创业精神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

二、 创业教育概念引入与创新教育的兴起

20世纪末我国高校正式引入创业教育。有研究指出,创业教育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哈佛大学,为商学院而设,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之后3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并不快,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达。(10)刘志:《哈佛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历程与经验》,《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相对而言,欧洲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11)梅伟惠:《欧盟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9期。国外创业教育仍然主要集中在MBA和EMBA领域。直到今天,国外创业教育课程都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

我国在引进国外创业教育理念时,基本上沿循了其创业教育模式。直到2010年,才与创新教育概念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并赋予了中国的独特内涵。(12)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2期。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生必修课,是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而开设。但这门课不是由西方“创业教育”演化而来,而是具有自己的生成路径。它最初是一门生涯规划课,之后变成就业指导课,再后来变成了创业培训课,最后才变成一门公共必修课。由西方引进的创业教育仍然继续保留,但集中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是一种专业教育,而面向大众的创新创业教育则是由新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它统筹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的培训等。因此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展而出现的,也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伴生物。

创新教育最初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出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说是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产物,这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报告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后来本科教育改革(13)《教育部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2005年12月20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512/t20051220_80314.html.也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和研究性教学等改革建议,(14)《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0年1月29日,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34/201001/t20100129_8296.html.甚至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试验,(1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2005年4月9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0104/t20010409_82009.html.但都没有获得推广。众所周知,中国应试教育传统非常悠久,教育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读书是为了博取功名,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学习方法注重死记硬背,考试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我国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应试教育思想重新复活,采用“题海战术”进行应试的风气非常盛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比较强,因为人们学习目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也即是为了文凭与证书,而非为了个性和自我的解放。此时,教育主要承担社会阶层流动功能。人们对创新的理解简单而神秘,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情,意识不到自己也具有创新潜力,从而认为创新距离自己非常遥远,认为创新必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可以,作为学习者只能老老实实地积累知识,因而大学生谈创新几乎就是一种奢望。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自己不同想法,一般都会认为是自己错了,是没有真正理解书本或老师意思的结果,而不认为可能是自己的创新见解。而在考试中普遍强调使用标准答案的做法也强化了人们否定自我的意识,从而人们老老实实地把训练记忆力作为应付考试的法宝。所以,当谈到创新教育时,人们认为那是针对少数具有科学天赋学生而言的,如大学科技少年班学生,后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等。一句话,创新属于绝对的小众,与大众无缘。即使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也是强调打基础,进行规范训练,很少提到创新能力培养。故而创新是一个专有名词,与一般人是无缘的。

直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横空出世,才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发现大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可以创业成功,甚至可以完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人们惊奇地发现:创新创业与年龄大小无关!与学历程度高低也无关!这个发现所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后来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出现之后,再一次强化了人们关于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潜能的认知,从而人们才开始正视大学生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群体,换言之,大学生是一个真正的创新创业的宝藏,亟待开发。我国开展的“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与此背景不无关系。后来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则是它的升级版。虽然我国1998年《高等教育法》就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内容,但并未真正落实。在2015年《高等教育法》修订版中又特别增加了社会责任感的内容。(1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5年12月28日,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人们认识到,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让他们单纯去接受一些现成知识更重要,让他们具有一种主动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是赋予他们真正的人生财富。

三、 创新创业教育为中国学术界带来一场思想革命

直到今天,在中国持“大学生可以创新创业”观者仍然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大学教育就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知识的继承,认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换言之,如果不沿循前辈的路径而另辟蹊径,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在大学内非常讲究资历,论资排辈风气积习甚深。故而,大学教学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知识传授,认为这样才能给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以后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进而才能创新。所有创新都是包容性的、递进的,没有继承就必然没有创新。正因为这种思想占据绝对主流地位,所以人们对待权威思想和经典言论就只能是诠释而不能批判,只能唯唯诺诺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很显然,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对年轻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抑制作用。

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学里思想观念逐渐走向开放,对传统理论观念不再抱着必须遵循的态度,而是开始带着质疑或批判性眼光进行审视,逐渐从传统的“一元化”思维方式解放出来。不得不说,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现代主义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观和伦理观。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从身份束缚中解放出来,师生关系从服从式向伙伴式转变。随着大批留学人员的归国,他们把西方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平等讨论的教学思想引入到课堂和校园,对师生平等概念确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但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无法迅速地从过去的应试学习状态转变到自主学习状态,甚至还会迷失在无人管教的舒适区中,从而有不少人沉迷在网游、韩剧之中,甚至懒得走出宿舍。当然,也有不少人在经历迷惘期之后开始调整自己,具备了自我负责精神。但他们并没有从真正开发自我潜能出发,而是遵循传统路径,也即通过升学找到自己的未来归宿。毕竟大学校园内的归国教授属于少数,而且在科研压力下真正热心于教学的人并不多,所以他们还没有真正把国外大学的自由平等讨论的教育思想引入到课堂上,还没有把课堂教学变得像研讨课一般,但他们已经开始改革了,而且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了。因为人们已经发现,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越来越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发现这种获得知识方式“少慢差费”,网络资源完全可以替代这种教学方式。只有网络无法替代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研讨课就是这种课堂。这也是大学内慢慢开展“翻转课堂”的原因。

这种教学革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因为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的主体精神才会被激发。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需要对老师的意见随声附和。而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必须被动地跟随老师的PPT进行学习。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通过课前学习环节,完全可以熟悉老师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可以直接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如此,学生的理解方式必然是多元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统一,这样的话学生的个性特点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来。没有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性就无法表现出来。(17)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树立的四个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21期。教师如果没有很深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就很难驾驭这种课堂,这种课堂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智慧。只有鼓励学生参与,才能使课堂持续下去,不然课堂就会回归传统的沉闷状态。所以,可以从课堂的活跃程度来发现教学的创新程度。教学创新程度越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就越大。离开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基础,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不可能真正活跃起来,除非课外活动完全与专业知识无关。

四、 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中扮演了主导角色

在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形成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18)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体现了真正的中国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特征的集中反映。2002年之前,国内只有个别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探索。2002年,教育部选择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19)《清华大学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5年4月15日,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3/25846.htm.这些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试点过程中,各院校依据自身特点尝试构建起了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创业教育广泛开展打下了基础。2008年,教育部设立了10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的通知》,2014年10月21日,http://www.moe.gov.cn/s78/A08/s7056/201410/t20141021_180346.html.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进。2010年,教育部颁布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5月13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文件首次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概念,并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文件提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后,教育部建立了高教司、科技司、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四个司局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2012年8月1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8/140716.html.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0年5月13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站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高度,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措施。

可以看出,在2010年之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个不同系统进行的。(24)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年第4期。创新教育主要停留在思想层面,目的在于引导教学改革,而创业教育则集中在课外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前者仍然是为了系统知识传授,后者则是为了培养实践素质。而且两者也隶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进行管理。课堂教学由教务部门管理,课外活动则是由学生处、团委管理,前者主要是管老师,后者主要是管学生。显然,如果两者不能够有效协作,教育教学效果就不会好。那么,怎么把两者变成一种有机协作状态呢?这就需要一种智慧和创造。如此就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首先,把两者合在一起的直接意义就是提高创业的起点。传统的面向大众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是练地摊、开网店,主要培养学生的商业素质,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人们把这种创业称为“生存型创业”,(25)李爱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动机的同构性和差异性》,《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6期。此时创业活动基本上没有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出现了不少因为创业而荒废学业的情况,这也引起了人们的非议。把两者合在一起后就是要给创业教育一个新的导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而言就是不要单纯追求参加创业的人数,而是要追求创业质量。其次,把两者合在一起也对专业教育也提出了要求,即不能只传授一些纯理论性知识,而是要结合现实需求,关注现实难题,进行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如开展项目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等,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生动起来,与实际的联系也逐渐紧密起来。如此创新创业活动就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因为从中可能走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产业领域,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想,不仅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也要实现与思政教育的融合,(26)《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推动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融合》,2018年3月30日,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330/c1053-29898662.html.从而具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27)吴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两个转变》,2019年10月10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10/t20191010_266224.html.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地,需要借助于一些有力的实践载体。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是政府采取的独特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这种全员动员能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原因就在于该项活动受到了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28)吴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与新的质量观》,2019年12月15日,https://www.sohu.com/a/360697810_120044587.政府高层重视本身对高校领导人具有很大吸引力,从而它成为大学实力评比的一个重要砝码。不仅如此,它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其中,他们提供的风险投资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学术界也对这一新颖的教育实践形式予以很高的关注,不断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如此就形成了一种“校-政-企-学”共同参与的实践局面。当然,主力军仍然是高校,高校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体,也是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主体,而难点仍然在于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合。

目前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主要是针对第二课堂,第一课堂的参与性仍然非常不足,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构建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29)吴岩:《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搞搞活动”而已》,2019年12月11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593661352625242&wfr=spider&for=pc.这说明,尽管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但参与者主要是高校管理者,特别是身兼管理和教师双重身份的辅导员队伍,而非广大的专业课教师。虽然政府、高校、企业和一批学者都已经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结合,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仍然缺乏说服力,因为教师们主要精力是放在自我发展上,简言之就为了自己职称评聘,这可能是考核压力的结果。目前教师聘任考核不仅有质的要求,而且对量的要求也非常高,这使不少教师只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评聘考核上,对于青年教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非升即走”新体制。所以,高校评价中“五唯”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考评压力的产物。(30)王洪才:《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难点·痛点·突破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如果高校教师评聘考核的指挥棒不变,那么想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协调就很困难。对教师而言,谋求职业生存是第一位的。综合评价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既是高校内部改革的需要,更是外部改革的需要,因为高校内外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五、 全员动员是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色

在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动员全员参与的教育,不仅要求全部高校参与,而且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因为包括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中当然包括全体行政人员。如前所述,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扮演了积极动员的角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推动者。政府采用多种动员方式,除通过下达政策文件等方式外,也通过举办大赛和纳入大学评估等方式进行。高校在其中自然发挥主体的作用,高校对政府呼吁的积极响应是构成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基础。如果没有高校的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无效的。这个动员与响应过程,发挥了计划体制独有的优势。计划体制的特征就是集中管理,指挥权在中央,然后是全国一盘棋。但不得不承认,不少高校并没有发挥创造性主体的作用,仅仅作为一般性配合者的角色出现,因为不少高校仅仅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了一种活动或一门课对待,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观念。换言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高校所有工作联系在一起,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全员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高校领导人做一个系统设计。很显然,许多高校领导人都对此缺乏这种深刻的认识。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领导人对此认识更深刻一点,也许因为他们距离就业市场更近一点。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等全校性协调统筹机构,把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的课外实践培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且在校园塑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31)王洪才、赵祥辉、韩竹:《以“院园融合”为基点构建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7期。应用型高校领导人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因为他们也面临较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需要为毕业生更广的就业谋出路。但不少高校为了升格,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相对而言,研究型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最低,因为科研压力巨大,基本上都是以科研为中心运转的。在研究型大学里,虽然广泛存在着创新教育,也存在着专门性的创业教育,当然也有面向大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但都是分散的和零星的,缺乏有机整合,无法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现真正的融通。一般而言,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少量的硕士生教育和个别的本科生创新实验班之中也有。创业教育主体仍然是商学院MBA或EMBA,也零星地分散在大学生服务社、商学院课堂和大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则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准备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参加的人数比较少,而且集中在理工科。

在大学校园中,除少数教师外,绝大多数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参与性很低,因为不少人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刻板化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是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而这与他们所从事的专业课程教学距离甚远。他们没有意识到只要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实际结合起来就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火花。当然,他们也没有主动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因为他们主要精力用于发表论文和职称晋升等自我发展事项上。多数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自己有关,认为这是教务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这说明大学中还没有真正兴起创新创业文化,说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不普及,没有使广大管理工作者和教师们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他们日常工作以及他们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只有学生管理和政工系统干部比较认可这一项活动,并定期组织这项活动,通过申报、筛选、评比、培训和参赛及总结反馈等环节来完成大赛的参与过程,这也使他们逐渐成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可以说,在这个群体之外,专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员并不多。一般而言,多数高校都创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或创业园。教务部门负责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都有一个必修学分,而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任务的主力则是缺乏创新创业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团委部门一般通过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开设专题讲座来培养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虽然每个辅导员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但积极投入这项活动的人并不多,因为他们本身对这一活动的了解非常少,不能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多少帮助。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是校园文化氛围缺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与管理文化、教学文化和科研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与传统教育教学仍然处于隔离状态,而关口卡在了广大教师环节。广大教师应该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体,如果他们不能进行教学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实际上就是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点也是中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差别所在。在国外著名高校,创新教育的影子无处不在,已经广泛融入到课程教学环节,也渗透在管理活动之中,因为他们非常尊重个性特长,这就为个体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大学课堂广泛采用研讨式教学,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如此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无限可能。课堂评价不完全按照结果评价,而是主要根据学生的参与性进行评价,这就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负责意识,这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他们很早就开始为自己负责,不存在“国家分配工作”一说,所以教育中自然就包含了就业服务元素。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希望独立创办企业的学生而设,从而是一种比较专门的教育,与我们所开展的“广谱式”教育根本不同。因而,国外的创业教育与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具有本质的不同。

必须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目前仍然处于建构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因为许多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中,如:如何处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如何解决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活力不足问题等。创新创业教育只能通过行动研究来完善,即在行动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完善行动方案。这种行动研究可以逐级推进,如首先从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切入,其次通过创业大赛进行深化,再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开设进行普及,最后通过与专业教育融合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显然,与专业教育融合是一个艰难过程,因为它需要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没有他们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就无法完成。

创新创业教育吸引了一批学者参与研究,并且对此寄予了很高期望,他们不仅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而且试图构建一门创新创业教育学科,(32)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虽然这个学科的应用性非常强,但确实为开展系统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学者的参与大大拓宽了创新创业教育探讨的范围,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走向深入,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经从多角度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如从比较的、(33)崔军:《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框架:理念更新与思路借鉴,《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可行性角度思考创新创业教育定位,(34)黄兆信:《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7期。从评价角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走向科学化,(35)徐小洲:《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VPR结构模型》,《教育研究》2019年第7期。从学科构建角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师资实力和理论层次,(36)王军超、李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年第6期。从哲学层次揭示创新创业教育蕴含的基本原理,(37)王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大哲学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从政策角度解读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义,(38)孙大永、杨璐、寸凯宁:《全渠道:从理念到价值——新时代我国创业教育政策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特别是它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意义。(39)王洪才、汤建:《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这种多元多维探索,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中国大学模式创建准备了丰富素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前奏曲。

六、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成功需要一场教育管理革命,需要对高校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改革。只有高校管理方式改变了,教师评价方式改革了,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从观念形态走向实体形态。这要求高校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改革,当然首先是对高校外部评估系统进行改革。这也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命题。毋庸置疑,如果不能把教师们从自我发展专注中解放出来,创新创业教育就找不到真正的实施主体,就很难真正落地。这无疑呼唤大学必须进行科学管理,一定要给教师减负,不能无限制为教师增负。显然,这需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特性,给他们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吸引他们更多地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所以,高校教学评价改革是一个重大攻关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评价“破五唯”迫在眉睫,因为“五唯”反映的是唯科研、唯期刊,不是唯贡献、唯育人。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