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6 23:45李幸原祁延超李欣珍张丽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河北省产业链

李幸原 祁延超 李欣珍 张丽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通过农村的第一产业也就是主要产业的农业与农村第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来提高农产品价值,达到农村产业增值、农民收入提高、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近几年随着河北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新的产业融合形式不断涌现,从农业产业内部、农业与外部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向农业渗透融合。或从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方面思考,河北省农业产业融合的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扩展与增值。

1.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利润是在农产品形成的中间环节产生。农民在种植培育过程中得到的利润较少,收入也有限制,这不利于兴旺农村产业。这也就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通过这种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能够使农民参与到更多环节中来。不仅仅是养殖,还包括加工运输销售等等。从而获得更多地利润,也有利于农业环节更好地延展。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形成产业链。其代表形式就是农村产业化融合经营。当地龙头企业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当地特色品牌作用,以其为核心发展产业链条上的各个行业,发动农民积极参与进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环节的制作。最终形成一条集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2.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

2.1 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链是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或养殖等生产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产品的经营出售和物流配置运送等大多数环节都是处于分离状态的,还未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基本呈现的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产加销环节衔接不紧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不充分等,进行整合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难度因此加大。

2.2 龙头企业对当地企业的带动力不够

当地农村中小型企业较少,对产业融合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当前河北省农产品初级产品占有比重较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没能真正做到“接二连三”。究其原因,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品牌支撑,农业产品品牌的形成和推广方面仍存在资金、技术、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就目前情况看来,已有基地的收购重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大型规模的生产加工基地还未很好的建成。龙头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做得还有些少,不能将自己的情况与中小企业很好结合起来。

2.3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力度不够

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一二产业也未能与第三产业更好的融合。河北省自然条件较好,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休闲农业就是不错的选择。有些景点的衍生项目做得还不够完善,未能将当地的文化和企业自身特色结合的很好。

2.4 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升

农村产业能否融合,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的问题,关键在于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数农民还是坚持小农户发展模式,对新政策、新模式、新业态的认识不够,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少之又少。农民认识不上去,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就更难。随着河北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农业经营主体尽管有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但是多数仍小型农户,而且是以留守的老人、妇女为主力部队。因此缺乏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政策、新模式、新业态的认识,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少之又少。

2.5 智慧农业渗透力不强

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河北省的大多数农村,信息技术运用在农业生产上还较少,智慧农业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物流设施不完善。大多数的农产品都存在保鲜时间短、易于发生变质的问题。在销售经营的过程中,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需要及时、高质量标准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电商逐渐从无到有,但是当前河北省为农民提供储存网上销售购物、物流配置运送等项目的服务点却还是零星设立,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且结构和功能配置不够完善,很多村内的物流站点都没有配套的保鲜设施,使农村电商作用削弱,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优势难以显现。

3.促进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

3.1 完善健全农业产业链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建立完整产业体系,采取“种植+筛选+加工+流通+销售+售后”的方式。加大对农民参与到货物中间的流通和销售环节的鼓励支持力度。例如说产前培训,种植后产品的流通加工等等,以此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把统筹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后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加工,各个环节协调起来发展,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企业前延后伸,发展原料基地、农产品流通营销。另外各市区通过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聚集、形成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2 当地龙头企业勇当先

龙头企业是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一个,对当地企业有着示范带头作用,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也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对已有的生产基地和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形成更好更完善的大型规模的生产加工基地。龙头企业不仅仅要遵循传统模式的优点特色,也要注重创新,利用新型思想,结合当地情况,带动小企业一同生产,加快当地的产业融合进度。

3.3 适当发展休闲农业产业

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借助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抓好乡村旅游,将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休闲产业,拓展农业新功能。一是要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软件管理服务、文化内涵、环境卫生、人员素质技能的升级等,打造一批真正具有河北省特色的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有一些衍生项目,例如文化发扬、保健养身等,只要是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展休闲农业,培养新业态,创造新形势,都是可行的举措。

3.4 创新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农村产业融合需要大幅度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与科技水平,因此河北省应加强农村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发展“农技推广”与“农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并留住农业专业人才。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培养出一批懂知识会销售的农民,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完善的生产建设基地。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保证质量。运用好线上方式,大数据互联网等等,加速农产品在线上的流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运用电商等优势,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地农产品,农民也从中受益更多,一举两得。另外加强对农户的培训,调动其积极性。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也要渗入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生活的改变、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其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利益等,让农户提起重视。其次,给农户清楚可以获得的收益和回报,避免一些简单的劳动力雇佣关系。

3.5 加强对智慧农业的推广力度

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网络现代化,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农村产业融合需要重要的现代技术,智慧农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智慧农业也可以更加确保食品安全,对生产出更加安全的优质农产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产业融合进度中,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科技等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各平台也以积累的大量数据,省政府也对此很重视,这对智慧农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依靠数据,建立数据大平台,整合整理数据,推进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当地自己的智慧农业数据库。每个地区也应有自己的人才团队,根据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专家做出合理规划,分析数据,精准种植。各地还可以进行数据共享,互相学习优秀的先进经验,实现数据资源配置优质化,各地大数据平台互通,完善自己的平台体系。同时健全农产品源产地追溯,药监等等。加强智慧农业监管体系。

总之,河北省农业产业融合道路任重而道远,任务艰巨。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学习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属于河北省的独特产业融合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河北省产业链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筑牢产业链安全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