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素养教育初探

2021-12-27 23:07罗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摘要:隨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早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创设者,肩上承担着巨大责任。对此,高校学生必须接受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从而树立起一个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把我国建设成法治强国。本文将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素养出发,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教育;法治素养;教学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法治教育又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法治素养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石。高校应当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法治素养,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法治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素养教育的价值

(一)推动依法治国的实施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的政策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纵观当前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现状,依旧有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欠缺,法治素养不高,因此在高校试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和法制意识,让学生明白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让大学生有遵守公共法治,遵守私人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承担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责任,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策略的实施落实。

(二)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都是已经拥有独立意思、自主思想的成年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法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更好的让管理者管理校园,提高管理水平,在法治环境下一切都可以有规章有制度的进行,完善高校的管理运行体系,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从这一角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法治素养教育可以深入的进行教学改革,让教育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建立一个仅仅有条、有序不乱的校园。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治意识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法治教育为主,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遵纪守法,解决现实问题,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有巨大帮助,促使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新型违法犯罪,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利用法治武器保护自己人身财产安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素养教育的现状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不过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存在单纯的向学生传输并贯彻理论知识这一现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阻碍了教育的进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进行的,但是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大多都围绕法律条文进行讲解,缺少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部分学生觉得法治离自己的生活太远,紧密性不足,不能让大学生充分的吸收到法律知识,法治素养也就相对较低。另外,很多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等问题,就是开展和专业课程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不能满足新时代时期下的学生需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也没有多大的积极影响。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因为学习压力,整天忙于文化课的学习,对法律知识知晓浅薄,认识不足,综合来说法治意识都普遍较低,进入大学后,虽然学校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必修的课程中,但是起步晚,实施起来的难度加大,学生的法治素养难以得到快速提升。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起了对学生法治素养的教育培养,但是部分学生依旧没有认识到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在遇到自己权利被侵犯的时候也没有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懂得如何寻求法律帮助,从而不了了之,这也给那些违法犯罪之人增长了一些气焰,由此出现恶性循环。

最后,从教师教学上来说,大学的教学非常自由,容易出现任课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难以采用针对式的教学,教学方法和学生需求不对应。学生在经历长时间的学习之后会很容易在达到目标后放松下来,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时会出现困难,学生的法治素养也难以提升。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素养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需要利用好课堂,注重在课堂上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强化理论课的作用。强化理论课并不是一味地让教师为学生集中讲解法律法规,而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讲解,增长学生的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此,高校首先要以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正确导向和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社会在发展,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法治素养培养时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法治案例,从大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法治教育支点,在理论教学课中结合生活进行直观的教学模拟,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促使高校学生掌握更多的法治知识。

提升学生打法治素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认同,高校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实施者,因此要对高校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行严格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要依靠法治,树立坚定的法治信念,让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主力军。

(二)全面宣传法治素养教育

提升高校学生的法治素养,还可以加大思想道德法治宣传力度,全面宣传法治素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宣传活动中加入法治比例,实现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素养教育。首先,在符合校园法治环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开展远离黄赌毒、反对盗版、打假、网络诈骗等活动,还可以结合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和主题性相关的宣传活动,校方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听讲座,讲案例,通过专业的法官、检察官来校开展主题讲座,通过典型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此来全力宣传法治观念,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其次,全面宣传法治还可以进行校园法治环境的常态化建设,在校园的公示栏、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公示法律法治,达到法制宣传日常化,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法治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法治的熏陶。

最后还可以在校园设置法律咨询相关点,聘请专业人才为学生答疑解惑,建立起一个学生和法律进行沟通的乔梁,确保学生相关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多角度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路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互联网也早已经被教育行业作为了日常的教学辅助工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法治素养教育可以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这一路径,探索互联网其中蕴含的奥秘,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纵观当今社会现状,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因素,学生不仅可以从互联网上进行社交,还可以在上面获取新知识,由此可见,高校必须抢占这一重要平台,让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法治知识。首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索学生在互联网上感兴趣的东西,例如语言、影视等,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更容易让学生接收并掌握法治知识。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在互聯网讲授法治知识的法学博士罗翔老师是很多学生喜欢的,也通过他学到了不少的法治知识,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可以在思想道德政治课上播放相关视频,或者引导学生在私下观看视频,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最后校方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学生沟通法治问题,将法治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徐其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素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20(001):180-181.

[2]韩慧瑛.浅谈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苑教育.2020(005):13.

[3]张宾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2020(040),001:4.

[4]杨向卫.仵桂荣.新时代高校法制教育的路径依赖及范式转换[J].现代教育科学,2019(05):010.

罗歆(1995-),女,汉族,云南省丽江市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治教育。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