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密度的方法

2021-12-27 00:58朱贤友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9期
关键词:活鱼淡水鱼水温

朱贤友

(大英县水利局,四川 遂宁 629300)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湖泊与河流星罗棋布。随着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突破、大水面张网捕捞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众多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大面积养殖花白鲢得以实现。同时,花白鲢烹调技术的创新并日趋成熟,使花白鲢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花白鲢的产销量也因此都超过了其它淡水鱼类,在南方花白鲢占比超过70%,北方也超过50%。鲜活淡水鱼往往要经过长途运输和几次中转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具体流程为:养殖场→长途运输→一级批发市场→中途运输→市县二级批发市场→短途运输→零售商→消费者。比如花白鲢从湖南湖北运到成都重庆,距离1000公里左右,从装鱼上车到一级批发市场卸车销售需14—17小时,次日清晨才能在二级批发市场(市、县批发市场)批发给零售商,县城或乡镇零售商卖给消费者或餐厅就已是中午或晚上了。从装车到零售出去整个过程需要34—4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鱼类在长时间运输和数次周转折腾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受伤、死亡等问题。由于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鲜活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淡水鱼运输密度和成活率,最大限度地保持运输鱼类的鲜度和生猛,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益,必须使用高效的运输技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淡水鱼运输的经验,归纳出影响淡水鱼运输鲜活率的因素,总结出提高运输密度和鲜活率的有效方法。

1.影响淡水鱼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目前,活鱼运输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活鱼集装箱运输活鱼是最主要的方式。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影响鱼类运输密度、成活率以及运输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因数是品种、水温、水质、氧气供给、鱼的健康状况、运输密度、运输时间等。其中水质就包含了PH值、二氧化碳、氨氮、鱼类分泌物、排泄物、水的浊度等。

1.1 运输品种

常见淡水鱼中,比较耐运输的有花鲢、鲤鱼、鲫鱼、草鱼、青鱼、乌鱼、鲶鱼等;最不耐运输的是白鲢 。日本白鲫也不耐运输,现在养殖很少了。耐运输的鱼类性格都比较温顺,应急反应较小,耗氧量较低,运输密度较白鲢大,成活率较高,经过长途运输和多次中转折腾后,到终端市场卖相更好;而最不耐运输的白鲢,性格急躁,应急反应大,装车卸车时会激烈跳跃挣扎,很容易受伤,需氧量高,运输密度相对较小。花鲢在北方是大宗水产品,而在南方,白鲢是大宗水产品。

1.2 水体温度

淡水鱼对于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需要严格的把控,特别是鱼能够直接感觉出水温的高低,不处在适宜的温度将会产生不适。比如夏季气温比较高,在运输过程中水温不容易把控,水温的控制需要格外注意。尽管长途运输活鱼集装箱外表都覆盖有隔热层,减少箱内水体吸收空气中的热能而使水温升高;但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水温仍不可避免要上升,导致鱼类新陈代谢加快,水质变坏,成活率和鲜活度急剧下降。因此,夏天气温升高,从两湖地区运输白鲢到川渝地区的成功率就很小,运输花鲢、鲤鱼、草鱼、鲫鱼等耐运输的品种仍然会有,但运输密度要减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越低,鱼的新陈代谢越慢,因此低温运输法比较常见。因此,夏天气温高时长途运输鱼类需加冰降低水温,以提高运输鱼类成活率和新鲜度。主要是因为鱼类长期处在低温状态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鱼类的活动量,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鱼类的损耗。并且在此过程中鱼类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减少,能够确保水质处于干净的状态。但水温不能急降,否则会导致鱼类出现不适,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

1.3 运输水质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集装箱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状况。水质清爽,标志着水中的溶氧丰富,二氧化碳和氨氮等指标在鱼类可承受范围内,鱼类排泄物和分泌物浓度越低,水的浊度就相对较低,适合鱼类生存,能够运输更长时间,并且鱼的成活率高,鲜度好。

1.4 氧气供给

集装箱里水体溶氧不足极易引起运输过程中水产品缺氧而大量死亡。要提高鲜活水产品运输密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死伤,提高经济效益,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水体中溶氧充足是安全进行鲜活水产品运输的重要条件。并且,必须使集装箱每个部分出氧均匀,否则,会因为密度高,鱼的活动范围受限,造成缺氧区域水产品大量死亡。供氧设备一般使用液氧罐,一台运输车一般要配置2个以上的液氧罐,以备不时之需。

1.5 鱼的健康状况

长途运输鲜活鱼类要求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身体瘦弱、有病有伤的水产品不能进行长途运输,否则,损伤会更加严重,死亡率也会升高。在运输前要停喂1—2天,使体内积食排出,空腹运输,以减少途中排泄,提高成活率。

1.6 装运密度

鲜活水产品装运密度越大,单位运输成本越低。因运输时间、气温水温、健康状况和运输工具不一样,运输密度也不同。通常运输时间短、温度低、体格好、停过食练过网,密度可适当大一些;反之,就要降低密度,否则将造成很大死亡。

1.7 运输时间

运输的鲜活水产品对高密度和较差水体环境的耐受时间是有限的。运输距离越长、时间越久,效果越差。气温、水温越高,运输时间应越短,才能保证运输质量。因此,在运输鲜活水产品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检修好运输车辆,灌足氧气,衔接好装鱼和卸鱼时间,准备好物资、经费和人力等。并且,要充分了解运输路线是否通畅,天气是否适宜。这样,才能在计划时间运到销售市场。

1.8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对水产品运输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目前,鲜活水产品最常用的运输工具是车载活鱼运输车。鲜活水产品运输车主要由汽车、活鱼运输集装箱(俗称鱼罐)、供氧系统组成,有的除具备充氧功能外,还有净化水质功能。其余运输方式还有敞口水箱运输等,这些方式都只适合短途运输。

1.9 管理措施

运输过程中,无法对鱼类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监控设备的成本较高,并且我国对于这类技术发展不够完善。除此之外,我国的水产运输行业基本是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或个体户,因此没有办法投入更多资金研究运输技术。将运输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温度、氧气、水质等方面,对PH值和二氧化碳等指标掌握较少。通过在途中换水来改变水质,在发现问题时进行针对性的改正,使运输途中鱼类的存活率得到保证。

2. 提高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2.1 运输前的准备

2.1.1 制定运输计划

在对活鱼进行运输前,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将涉及到的内容全方位考虑。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将运输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地评估,使运输更加严谨。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运输工具、运输距离、路线、道路情况、环境温度、运输水质以及鱼的状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这些条件确定运输密度。如果条件较好,花鲢、草鱼、鲤鱼、鲫鱼的装载密度可达到每立方容积0.5吨水+0.5吨鱼(鱼水比1:1);而在相同条件下,白鲢的装载密度只能达到前者的80%左右。

2.1.2 密集训练

鱼类的存活率与在运输前的处理有着密切关系。养殖人员在准备售卖的前两天应当停止对鱼类的投喂,将要运输的淡水鱼进行清肠处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清除池体内食物的同时,提高适应高密度的能力。既有效降低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急反应,又使运输过程中鱼类的排泄物减少,使水体保持相对清爽,从而使活鱼更耐运输。

2.1.3 检查运输工具

运输前,将活鱼运输箱冲洗干净,装入适量清水,打开氧气,观察氧气泡是否均匀,大小是否合适。如果气泡不均匀,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使缺氧区域的活鱼在运输过程中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2.1.4 严格挑选活鱼

将受伤的鱼和体弱有病的鱼挑选除去,使塘鱼可以进行拉网锻炼;而水库湖泊起捕的花白鲢,必须在网箱中密集10小时左右,排空运输活鱼体格健壮、无病无伤。同时,剔除规格不达标的鱼,并将活鱼按品种分类,分别装于不同的活鱼罐中,确保运输效果。

2.1.5 挑选活鱼时冲水

活鱼在挑选分级时,因十分密集,活动加剧,耗氧量增高,特别是白鲢会激烈跳跃挣扎 ,加之水的流动性差,极易引起缺氧。因此,需要用抽水机冲水或用机动船的挂桨机给密集的鱼群冲水,以保持水质新鲜,避免活鱼出现昏迷或死亡,为活鱼熬过后面长时间高密度运输打下基础。这个步骤易被很多人忽视,但十分重要。

2.2 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2.2.1 更换新鲜水

运输活鱼用水必须选择水质清新、有机质和浮游生物含量少、中性或者微碱性、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在装车完成时,就必须彻底换一次水。在运输途中,有条件时,尽量多换几次水,这是提高运输密度、运输成活率和鲜活度的重要因素。

2.2.2 充足供氧

在运输的途中最关键的就是供氧问题。运输途中要随时观察气阀的压力是否合适,压力过小,鱼易缺氧;过大,会造成浪费,还可能无法维持到目的地,造成被动或运输失败。所以运输车辆上要多准备一罐氧气,以确保整个运输过程中氧气需要。

2.2.3 降低水温

水温的控制,对运输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适度降低水温,能降低鲜活水产品代谢强度,减少氨氮、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大大提高运输成活率。在运输过程中,降低水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车载容器内投放冰块,既简单又高效,并且成本低。但是在降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投放的冰块不能太多,一次降温不能超过5℃。避免水温急降,导致鲜活淡水鱼无法适应这样的温差而发生不必要的损伤。夏天保持16—20℃,冬天不必加冰,即可保持在15℃以下。

2.2.4 添加盐类

活鱼在挑选、装车和运输途中特别容易因撞击、摩擦而受伤,这时鱼类一般会因为这样的受激状态而分泌大量粘液在水中,进而使水质变差,鱼体感染一些病菌或影响美观,导致在市场上不受欢迎。可以在水体中加入食盐或海盐,一方面可以缓解鱼体表充血症状、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感染,另一方面,可以压制水中的微生物,防止迅速繁殖而使水质变坏,从而使鱼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2.2.5 麻醉运输

在运输的过程中,对运输的鱼类进行提前麻醉,主要是采用药物方法。药物麻醉,是采用低毒或者无毒的镇定药物使鱼类处在昏迷或半昏迷的状态下运输,可以有效降低活鱼的新陈代谢,大大提高运输成活率和鲜活度。水产品麻醉运输具有成活率高、密度大、时间长、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不需要特殊装置和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应用。

2.3 运输后的处理

在将这些鲜活淡水鱼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如何将这些鲜活的鱼类从车载的容器内转移到目的地水池内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前功尽弃。鱼类在运输途中经受高密度,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中,导致体力被大量的消耗,身体极度虚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所以突然转移到陌生的环境中通常会发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进而出现大规模的伤亡。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尽快更换一次新鲜水,使鱼类尽快摆脱恶劣环境,适应新的水质,尽快恢复体力和活力。并且在卸鱼前,还需要注意池内的水是否清洁,氧气分布是否均匀,有没有遭受到污染。并且将影响鲜活鱼类的因素进行一一排查,防止因为最后工作的疏忽而导致经济损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鲜活淡水鱼在运输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对于鲜活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科技工作者将对活鱼运输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运输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出影响鲜活淡水鱼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探索出降低鱼类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对远距离活鱼运输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活鱼淡水鱼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巴西利亚买不到活鱼
巴西利亚买不到活鱼
别克商务车发动机水温高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