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出去的“分析”

2021-12-27 06:20左志国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张老课文分析

■ 左志国

上语文课,令我头痛的事有四:一是给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二是概括中心思想;三是分析句子成分;四是辨识词性。这些事让我在课堂上吃尽苦头,考场上丢尽脸面。直到今天,主谓宾补状、名动形数量代在我脑子里还是混沌一片。我不明白,一篇优美的文章,为什么要把它大卸八块,然后机械地去概括其大意。一个充满韵味的句子,为什么要把它拆散?犹如一个漂亮的女子,其美主要是体现在整体的气质,拆散了只单独分析其鼻子眉毛有什么意义?

近读张中行先生的书,他在《课内课外》一文中,对时下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录如下:

“今天,就中等学校说,常在耳边响的声音是‘学生负担过重,要减轻学生负担’。我们那时候,专就课业说,是常常感到空闲时间过多,无事可做。这分别,是昔日懒散,今日勤勉吗?我看未必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我比较熟悉的是语文,即以语文课为例,说学生负担重,不错,因为他们确实忙。忙什么?忙于‘分析’,上课听老师依照教案分析课文,下课解答老师留的习题,其中也总有分析课文中某句的语法结构,或兼辨认词性。这都很烦琐,不容易,不容易就要多费时间和精力,是小事;大事是除了搅昏头脑之外,一点用也没有。……其结果是忙忙碌碌,把有用的时间用在用处甚微之地。所以与今日相比,我们那时候,选些文章(包括诗词),上课解释一下词句,其余任君自便的办法有优越性,是其一,浪费的时候少,其二,留下不少空闲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找书,读。”

另外,张老还在《语文教育》一文中写道:

“我的想法,像课本上那些文章,绝大部分让学生看看就可以了,用不着老师多费唇舌。写教案,分析,讲解,出题,解答,都是浪费;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大可以用在有成效的地方的,那就是多读和多写。”

张中行,193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20 世纪80 年代出版多部散文集,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人称“文坛老旋风”,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张老当过中学语文教师,编过语文教材,对于语文教学可谓心得颇多。对于张老的观点,我是拍手叫好的,而且还想感慨一句“莫非古人与我暗合”。

据说当下,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一些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乞灵于多媒体,名曰创新,课上鼠标一点,把各种画面、音响提供给学生,信息量貌似很大,转换极快,这样一来,花里胡哨,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文字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现代科技再发达,在手机上阅读和捧一本纸质书阅读,体验绝对不一样,收获也绝对不一样。手机阅读是打发时间,给人的是轻飘和虚幻的感觉;手捧一本书阅读,就我个人来说,感到的是庄重和真实。中学课堂教学与普通的讲座不同,讲座用多媒体,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吸引听众的兴趣,而教学则不然,某种程度上,过多依赖多媒体就如同手机阅读一般,花哨而实效差,挤压了学生对知识咀嚼和吸收的过程。况且,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工整漂亮的板书本身,就给学生以熏染。

我常常想起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画面:“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而且,“先生自己也念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看到这样醉心于念书的先生的神态,作为读者的你很可能也会像我一样受到感染吧。我是多年过去以后也还记得这个细节的。

我也关注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其他教育模式。一位朋友上世纪90 年代初在澳大利亚取得博士学位,全家移民澳大利亚,当时他女儿在国内读小学4 年级。30 年过去了,现在他的两个外孙在澳大利亚上小学了。前两年他回国我们见了一面,谈到澳大利亚的教育,他认为与国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确实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即:澳大利亚的教育注重发挥个体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兴趣和创造力。他外孙6 岁上学前班时,一篇课文中讲到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围绕这个知识点,自己确定题目,搜集资料,整理归纳,做成PPT,在全班讲解。他外孙上小学时,有一篇关于太空旅游方面的课文,老师把文中的生词、关键词讲了后,学生们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然后各组在课上交流讨论结果,老师再对讨论情况进行分析点评。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文中可介绍自己读过哪些关于太空方面的资料或者书籍,设计两周的太空旅游计划,哪一天走到什么地方,想象每天能看到什么并写成日志。相对于我们的课堂上那种把每篇课文都详细分解剖析、得出固定答案、要求背过,和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把老师讲的死知识掌握了就能考高分的模式,他们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而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不是背死的知识,而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我觉得这些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总会听到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疑问。我给出的答案是,不当的方法把受教育者打造成了“标准件”,折断了他们原本自由的想象翅膀,形成了他们在划定的圈子里打转的思维习惯,失去了创新欲望,没有了突破能力,怎么会产生大师呢?

猜你喜欢
张老课文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分析:是谁要过节
骂鸭记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背课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耄耋老人的快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