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洱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28 08:36
南方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宁洱三资村级

李 芬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洱分校,云南普洱 665199)

1 宁洱县农村集体“三资”情况概述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全县有85 个村委会,1 176 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5.77万人,占总人口84.92%。截至2020 年5 月31 日,全县共有农村集体资金6 331.61 万元,其中村委会1 979.61万元,占全部资金的31.26%;村民小组4 352 万元,占全部资金的68.74%。全县共有固定资产136 855.31 万元,其中村委会29 448.86 万元,占全部资产的21.51%;村民小组107 406.45 万元,占全部资产的78.49%。

2 宁洱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存问题

宁洱县于2009 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全县6 镇3 乡成立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全县85 个村委会1 176 个村民小组的集体资金实施代理记账,并要求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分别成立“村委会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小组理财小组”。由于全县农村集体“三资”工作涉及面广、规模庞大以及经费和人员不足,代管工作仅将村委会及村民小组的资金进行核算管理,固定资产和资源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以台账的形式进行单一登记管理。宁洱县自实施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以来,在各级政府关心和支持下,经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村级会计业务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管理。该制度的推行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干部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和廉洁自律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宁洱县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 对财务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引导不够

就宁洱县农村地区而言,长久以来,农村“三资”管理比较混乱,没有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财务管理人员(村及村民小组报账员)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或者是威望较高的当地村民。从这样的财务管理背景和财务管理基础来看,该地区多数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担任财务管理的人员也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另外,从政府角度来看,宁洱县农村地区本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当地政府部分领导对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有较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员也没有向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宣传相关知识,引导不足。

2.2 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从宁洱县农村的财务监督机制来看,以下3 方面问题较为突出。1)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导致老百姓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绝大多数村民平时只忙于自己的生产,认为集体上的事都是村干部的事,和自身无关,对集体的事情不了解、不关心、不过问,民主监督流于形式。2)民主理财小组设立不规范。由于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部分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未按要求设立民主理财小组,有的村及村民小组虽然设有民主理财小组,但其成员多数是村干部或者村干部指定的村内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没有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民主理财小组实质上并没发挥财务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对监督机制造成了不良影响。3)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村两委班子不以大局为重,相互拆台,部分村干部独断专横,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未按“四议两公开”决策施策。

2.3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

1)财务报账审核把关不严。个别村委会及村民小组集体资金使用去向不清晰,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不完善。2)各村财务管理者(报账员)只是简单记录财务的支出,没有正规发票,对部分小额财务有漏记现象。3)部分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未按规定将集体收入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存在坐收坐支现象。

2.4 财务人员素质低、人员配备不足且更换频繁

1)村民小组报账员大多是由本村威望较高的人员担任,文化水平不高,上岗前未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工作要求,业务素质低下。2)乡镇农经站及财政所工作人员频繁调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稳定,部分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同一人兼任不相容岗位的情况。3)宁洱县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集体没有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报账员误工补贴,报账员履职一段时间就感觉到报账员岗位不仅工作烦琐、要求严格,而且报酬还得不到保障,大多数报账员都提出辞职或者不履职,报账员更换频繁,导致该岗位的设置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意义,因而也没从根本上解决宁洱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5 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流失严重

宁洱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未统一纳入各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核算和管理,部分集体资源被村民强占,权属不清,使村集体利益受损。另外,农村集体资产未按国家统一要求核算和管理,使资产遗失、损毁,造成资产流失。

3 宁洱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关于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和宣传引导不足的问题,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让相关人员树立起财务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可利用互联网、培训指导以及广播的形式向农村广大群众宣传财务管理知识,使他们不断了解财务管理知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监督机制,才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乡镇纪委和农业经营管理部门在每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应监督各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及时设立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其成员是否违反民主理财小组回避制度和选举制度,并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名单送至乡镇农业经营管理部门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另外,各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在每个季度末将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公布于众,每一笔财务信息均需要有对应的明细清单,每一笔财务信息必须接受群众监督。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农村“三资”管理的村组干部严肃处理,对于严格遵守会计法律制度、在“三资”管理中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3.3 加强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培训

加强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村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县乡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应会同财政部门就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培训方案,预算培训经费,每年至少对各村财务管理人员进行1~2次《会计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和有关政策的培训。

另外,上级管理人员也应该对当地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定期将惠农政策和最新的财经法规、会计实务等内容传授给财务人员,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财经意识和业务水平。

3.4 稳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

针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员变动频繁、财务人员长期不足造成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混乱的问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人员招聘时应适当增加对会计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聘录用,壮大基层财务管理队伍。另外,乡(镇)在“三资”管理人员配置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管理上的优势,保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合法、规范。县级部门应适当提高村级报账员的待遇水平,吸纳社会上年轻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参与到农村基层财务管理队伍中,保障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相对稳定。

3.5 整合农村集体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率

针对全县6 331.61 万元农村集体资金在银行闲置多年的问题,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群众宣传工作,阐明整合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资金,以分红的形式投资管理的意义;2)制定整合资金的实施方案和红利的分配方法;3)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让“沉睡”的资金运转起来,增值增效。

4 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提高,农村的集体经济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宁洱三资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普洱:春茶开采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宁洱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