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健康事业看中国制度的优势

2021-12-28 12:30刘旭雯
岭南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制度国家

刘旭雯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国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以及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结合,属于国家制度的范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回答了我国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需要巩固、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并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从根本、基本和重要制度着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人民健康事业的实践中也彰显出了超出其他类别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一、彰显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领导的优势

恩格斯在评价历史时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605国家发展中存在着多个社会主体,它们的存在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 因此,国家领导能力对整合和发挥好这些多元主体的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以及高效的领导制度,这种优势同样可以体现在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领导上。

第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而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是领导一切的。”[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事业,人民健康事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高度重视的,不论是在哪个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领导着人民不断推进健康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等相关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健康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推动人民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解决当时鼠疫流行和缺少医药的卫生健康难题,中国共产党以预防疫病和建立基层卫生组织作为构建人民健康事业的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进行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卫生队伍、卫生环境的整顿,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人民迎难而上,推动健康事业迈向医疗改革的新阶段。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下,我国在城镇和农村相继建立起了与城市职工、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险制度以及合作医疗制度。随着人民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适时地将卫生与健康工作放到了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上,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健康中国行动进入了稳步推进的阶段。

第二,党对社会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起合力。对于执政党来说,将不同利益主体凝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国家是一项重大的考验。[4]面对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庞大、利益群体众多的国家,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要完成的这一考验是更为艰巨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进行统筹规划,以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一是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此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健康中国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严格遵循党中央的部署,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财政的投入向健康需求倾斜。三是以强基层作为重要突破口,把“小处方”的医疗卫生服务与 “大处方”的社会整体联动结合起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审时度势,综合研判,以极快的反应速度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部署了这一场关乎人民健康的总体战、阻击战。为了更好地动员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抗疫工作,党中央逐步明晰了抗疫“路线图”,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5]在党的全面领导和各方力量的支援下,我们在10天内建起了两座6万多平方米的方舱医院;全国16个省份的医护人员出战湖北,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的防疫救治工作,这些伟大的动员和壮举说明,中国在这次抗疫“大考”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

二、彰显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重要保障的优势

作为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包含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大重要层面。国家治理体系强调的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六大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的治理。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从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的角度来探讨国家治理,是一种能力体系的综合体现。从人民健康事业角度来说,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在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等方面。

一是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史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6]3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同样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这其中就包含了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民健康事业改革向着现代化转变的任务。从具体操作上看,一是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起健康“守门人”制度,从基层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看病就医的需求。二是不断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我们在应对疾病风险特别是重大疫情时的应急管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7]将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视阈中,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三是将健康思维与所有政策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健康治理新形态。一方面,统筹健康在生活、服务、保障、环境、产业等全领域的政策结构,发挥政府在培育健康的理念和环境中的综合施策作用。另一方面,调动社会各领域和社会全体公民实施和参与国民健康政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人民健康事业落到实处,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

二是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的理性需求,全面依法治国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它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人民健康事业同样需要将全面依法治国融入贯通其中,不断强化公共卫生的法治建设和法治保障,切实保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公平和人民权利。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立法,让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更加有法可依。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也进入了立法决策阶段,并在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法治的体系化建设,例如针对新冠疫情爆发后暴露出来滥食用野生动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8]。随后,国家从法律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公共卫生法律规定规制对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食用,为人民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屏障。另一方面,还要在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上下好功夫,让我国人民健康事业更好地体现出公平正义,为健康中国的落实保驾护航。

三、彰显“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引导的优势

价值理念的引导是制度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价值理念回答了这一制度建设“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不同于将资本作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人民”放在了中心位置,这就决定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方式、路径和机制上有着天壤之别。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仅追随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追求,并且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制度的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就是党和国家始终秉承着健康事业的人民属性,把人民健康与治国理政以及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民共享。

第一,视人民的健康为首要任务。在谈到生命和健康问题时,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519。相对于生命是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经验存在物[10],健康则是生命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全力以赴地挽救每一个患者,降低感染率,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与此同时,将对生命质量的关注贯穿于人民生老病死这一生命周期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全龄、全科、全病种的医疗服务。

第二,确保卫生健康事业的全民共享和公平正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将健康作为普世的自然权利,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健康权作为判断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强调人民的健康不仅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关系重大,而且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也是动力之源。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实践中,工作重点落在了基层,在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倾斜,补齐人民健康事业的短板,真正确保基层人民也能够共享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现健康成果分配上的公平正义。一是确保健康成果克服地域和收入的差距,实现全民共享;二是确保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三是渐进性而不是平均式地对健康成果进行合理分配,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以不断缩小现实差距。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明确指出,医务工作者必须尽最大可能救助一切患者生命;另一方面,他又密切关注弱势群众,例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儿童等等,强调对于在家隔离的这些群众应当抓紧落实联系人制度、加强走访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患者家属和病亡者家属,也必须“把安抚关怀工作落实到位”[11]。

四、彰显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优势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人实现真正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前提。[12]要实现这一转变,主要取决于生产的普遍发展和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两大重要因素。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的[13],这也成为了中国长期以来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当前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唯有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才能更好地为应对逆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这种扩大开放的战略同样需要体现到人民健康事业中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来推进“健康中国”向着更广的方向发展。

第一,积极倡导全球健康治理的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卫生问题也跨越了国界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时指出,全球卫生事业已经成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4]2019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5]。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人民健康事业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理事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重大政策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制定,提升了中国在推进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话语权,促进全球健康合作,为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一种国际延伸。一方面,中国继续倡导和推动医疗领域的全球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以及健康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以健康为优先的发展理念也为全球共同应对健康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打好国内抗疫人民战争的同时,也明确了与全球各国携手抗疫、“维护全球卫生安全”[16]的意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所积极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抗疫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推动全球健康治理的大国责任。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向来展示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对外关系上以世界的前途和人类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形象。在推动全球健康治理上,中国同样表现出了这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勇气和智慧。首先,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乐于与世界分享中国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这对于丰富全球卫生知识库、推动全球健康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中国援外医疗团队遍及世界各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分国界、不论种族、珍惜热爱每一条生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不论是埃博拉病毒爆发,还是地震医疗救援,都能看到中国医务人员的身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中国在努力控制住国内疫情、为国际社会争取时间的同时,也积极派遣顶级医疗专家团队和派送医疗物资,与多个国家分享中国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方面的经验。除此之外,中国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与多国共同开展疫苗研发工作,并承诺一旦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将会无私地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奉献出来,并优先提供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17]。最后,中国以“健康丝绸之路”助力“一带一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建设,一直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健康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在政策、技术和平台上的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相比于美国对其国内人民和世界人民都不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则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18]

五、彰显党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优势

在谈到社会主义时,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其动态发展性,他提出,社会主义跟其他任何社会制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应当“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01。这意味着,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国情,创造出了崭新的、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的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将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这是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所在。人民健康事业特别是医疗领域的改革同样也需要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的精神,破解利益固化、思想观念束缚等医改难题,更好地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自我革命不是空喊口号,它既需要破解困局的政治智慧,也需要协调统筹各方利益的勇气。一方面,需要中国共产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提升政治自觉,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继续深化“放管服”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又要结合新时代的使命和要求,把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层面去统筹谋划,加强区域、上下、内外之间的协同,进一步推动医疗、医保和医药的“三医联动”。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上看,也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式要求、现代化发展任务和人民愿景来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例如,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体制、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都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考验,不能讳疾忌医,必须敢于面对问题,进行自我革命,要在吸取教训的同时对各项相关制度体系建设进行“查漏补缺”,要革除自我病症,针对抗疫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不过硬、思想不够敏锐、业务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应该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实现自我的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纠正思想和行为的偏差,才能更好地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提高应对处理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

猜你喜欢
制度国家
国家公祭日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国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