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应用研究

2021-12-28 12:37汤景瑞孙永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则体育教师育人

汤景瑞,孙永娟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向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这次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高潮,经过近几年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效,同时也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为了培育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整合校内一切可以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打造合乎本校特色的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在教师中间营造“人人守好渠,个个有担当”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体育课程作为锤炼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体魄的实操性课程,要充分用好体育课程内部蕴含的育人元素,同时还要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与体育课程有关的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2]。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由此可见,体育类课程是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课程思政,是指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以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为手段,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原则、要求,将其融入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去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4]。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各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有效手段。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要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课程教学与改革的环节中,实现育人润物细无声。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提高体育课程的教育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体育课程思政要立足体育课程性质和体育课程实施规律,深化和拓展教书育人理论价值,精于“授业”“解惑”,更要善于“传道”,在充分展现动作美学价值的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引导学生开启健美之门。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价值分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育教师需要遵循课程思政的一般原理,全方位地梳理体育学科中各类思政元素,发掘思政元素中承载的育人功能,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逻辑起点,创造性地提高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切合度[6]。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体育课程思政,其育人价值的发挥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一是精准选择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深挖、整合、归类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时效性、新颖性和教育性。二是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应用路径。思政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能持续吸引学生接纳思政教育信息,自觉地从已接纳的思政教育信息中提取规范言行的信息来修正自身的不足。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等将体育思政元素灵活地融入在线体育课程开发中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有机统一。比如,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以抖音、微视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青睐的现实,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的短视频形式的成果开发,在国际和国内体育赛事、运动员的成长经历等作品中挖掘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思政元素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体质、培养体育精神,激发体育课程的思政功能,能够切实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7]。

(一)深挖体育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体育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体育运动掌握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爱国情怀,塑造健康心理。比如,2008 年第29 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22 年即将举办的第24 届北京冬奥会,这都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诞生都离不开爱国情怀的激励和集体关爱,他们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努力和天赋之外,更多的是教练、陪练等幕后英雄的辛勤付出,他们登上最高领奖台的一个个闪亮瞬间,是体育课程思政宝贵的思政元素。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应以此类元素挖掘为主,同时还要从现实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训练中,学生难免有肢体上的碰撞,甚至会导致冲突,此时是体育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此时可以将国际赛场上体育运动员处理此类事件的做法呈现给学生,教育他们要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其言行要体现大国风范,才能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形象。教师通过多个思政元素切入体育教学活动,其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了加深学生对爱国行为的认知,教师还可以从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中发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是如何逐渐从体育弱国发展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

(二)活用体育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拼搏精神

竞技体育非常注重拼搏精神,体现的一个主旨就是“爱拼才能赢”。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遵循人体生长发育、机能提升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引导学生在不影响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加大体育锻炼的强度,在锻炼中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达到强身健体和对生命再认知的目的[8]。当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述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激发他们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勇气。体育教师还可以讲述“女排精神”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教育学生坚持才能看到“风雨后的阳光”,以此来激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耐力训练。在跳远或是跳高等需要技巧的运动中,体育教师要事先讲明动作要领,并在学生的试跳中纠正错误动作,在学生掌握正确动作要领之后,要向学生讲明:每个更好的成绩都是在无数次练习之后诞生的。通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学生能自觉地直面困难,超越自我。当学生完成了某项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应及时表扬予以强化,当学生无法完成体育项目时,体育教师应细心给予鼓励与关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锻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育人价值。

(三)渗透体育思政元素,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也是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9]。众所周知,体育竞技比赛是严格遵照规则和规程进行的,每个体育竞赛项目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则,违背了规则必然要接受裁判的判罚。同样,裁判也要接受教练、运动员和观众的监督,否则也会受到撤销裁判资格的处罚。也就是说,在竞技场上没有特权,只有公平与公正。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竞技场上遵守相应的规则,强化他们对规则的敬畏,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就是维护公正与公平。在与对手竞技时,体育教师要教育他们沉着冷静地直面对手,在规则框架内合理应用技术、技巧战胜对手,实现自我超越;要引导他们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的心理素质;要教育他们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寻原因,在规则框架内寻找下次战胜对手的策略。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意识养成并不能替代法治教育,但它具有教育迁移作用。简而言之,一个规则意识强的人,遵纪守法意识也很强。因此,体育教学中强调规则意识能帮助学生将规则意识升华为法治观念。

(四)提炼体育思政元素,夯实学生诚信品格

体育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体育课程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有效手段。比如人的理想信念确立、行为规范的恪守、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都离不开诚信。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将其塑造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体育教师首先要将诚信教育纳入体育课程设计中,并根据课程内容恰如其分地将诚信教育嵌入体育教学中,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诚信教育的目标。只有得到学生认同的目标,学生才会主动为之努力。此外,要梳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事例中理解诚信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比如比赛中的抢跑,甚至是替跑,体育教师应严令制止,同时给予耐心教导,讲述国际赛事上的“打假球”“吹黑哨”和服用违禁药品等失信行为的危害,引导犯错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立志改正,做一个诚信的人。

猜你喜欢
规则体育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