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2021-12-28 14:54谢青玉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期
关键词:旅游业河南省主体

谢青玉

一、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一)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乡村旅游业及其相关核心产业为基础,与各利益主体部门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结构系统。根据系统中各利益主体功能和作用的不同,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其中外表环境运行子系统包括自然生态、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中间层治理子系统包括六大主体,分别是以各级政府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法规及制度创新主体,以各层次高校、科研院所和智库为代表的原始创新主体,以各类乡村旅游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实施主体,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创新支持主体,以各类中介机构为代表的创新服务主体和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协调组织主体;核心层企业运行子系统主要包括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消费者、乡村旅游业供应商、竞争者、乡村旅游业营销中介和各类与乡村旅游业相关联的公众。

(二)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突出表现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认知并不统一,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主体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复杂性。二是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特征,表现在不同乡村旅游业创新主体面对的创新环境和相互关系的不断变化。三是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四是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集群共生性特征,表现在整个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当中,不同主体之间需要保持紧密的协调关系,从而维持整个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就是通过乡村旅游业各创新主体的紧密协调,助推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其基本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配置功能。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协调各种资源在乡村旅游业内部和外部的配置,并使不同主体的特长得到发挥。二是条件调试功能。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主体能够根据自身的特征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反应和信息传递,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稳定和高效。三是风险规避功能。在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中,高校和中介机构等主体可以降低乡村旅游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风险。四是信息共享功能。在整个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内各类主体通过信息的获取而拥有丰富的资源,最终引导乡村旅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核心创新主体实现规模效应。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现状,课题组成员于2020年5~9月对河南多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经过多次对比分析,课题组最终选择了以灵宝市政府、商丘市文化旅游局、河南中原智库旅游发展研究院和河南省旅游协会等11个创新主体进行了调研。

本次实地调研共发放各类问卷1750份。其中,有效问卷1600份,问卷有效率为91.43%。从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女性和男性的占比分别为62.5%和37.5%,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男女比例相当;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来看,主要集中在18~30岁和31~40岁两个年龄段,共占比70.31%,与现阶段乡村旅游业主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特征相似;从被调查对象的学历来看,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占比24.06%,大专学历占比37.81%,随着社会居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仍存在较大缺口;从被调查者的职业来看,自由职业者占比最大,为25.63%,其次为一般技术人员和员工,占比为20.01%,现阶段乡村旅游业淡旺季特征明显,从业人员队伍并不稳定;从被调查者的收入来看,月收入在3000~4999元之间的占比38.4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38.76%,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居民的收入都略有下降。

从不同社会公众对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认知程度来看,比较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占比为9.69%,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比为37.82%。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被各级政府管理者和行业从业人员所认知。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从国家和产业层面来看河南省乡村旅游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被调查者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外表环境运行子系统五大因素的认可程度来看,对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的满意度最高,占比82.81%,对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人口交通环境的满意度都在81%左右,对科技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只有77.5%。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受城乡差距和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科技环境有待改善。

从被调查者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中间层治理子系统六大主体的满意度来看,排在前两位的是制度创新主体和原始创新主体,满意度分别为82.5%和80.63%,对技术创新实施主体、创新支持主体、创新服务主体和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协调组织主体等四类主体的满意度均低于80%,其中以各类中介机构为代表的创新服务主体的满意度最低,为75.63%;从被调查者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层企业运行子系统的满意程度来看,满意度均低于80%,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乡村旅游消费者,为79.38%,满意度最低的是乡村旅游业营销中介,为71.56%;就笔者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路径,被调查者的认可程度超过86.5%,其中认可度最高的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政策供给和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两项,认可度均为88.75%。

三、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经验启示

借鉴巴黎大区创新平台的发展经验,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有以下启示。一是在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各类平台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互惠互利的协同合作关系,推动经验与能力的共享。二是在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创新平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利用创新场所“开放创新”。三是在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创新平台不仅要遵循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等发展理念,还要注重乡村旅游业创新平台的多元化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启发意义。一是在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中要拥有和注入“优势”基因,包括人才、知识和文化。二是要充分把握科研机构、产业和市场三要素组成的基础性创新生态系统“种群”优势。三是要发挥好河南在创新资源的供给、创新环境的补充和创新条件的支撑等方面的优势,完善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四是要把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容和路径

(一)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河南乡村旅游业的技术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要与新基建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建设好乡村旅游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好以5G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要建设好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要建设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把先进的技术融合在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之中,以此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可以从乡村旅游业装备产业技术、乡村旅游业服务管理技术、乡村旅游业消费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二)提升认知、创新思维,优化河南乡村旅游产业的政策供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优化河南乡村旅游产业的政策供给: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注重乡村旅游业的规划设计;二是各级政府应该正确认知乡村旅游业的公共属性,理清政府在乡村旅游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中的社会责任,尽可能采用经济、法律的手段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处理好投资与管理、政府与市场、规划与建设、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关系;三是各级政府要优化乡村旅游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配套机制,通过对各类乡村旅游政策的规范,提升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执行力。

(三)发挥智库引领作用,构建新型乡村旅游业智库体系

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要加强乡村旅游业智库平台及载体的建设,并发挥其应用研究能力和引领作用,以此构建新型乡村旅游业智库体系。第一,要把握好智库的研究内容,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关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重点研究公共政策和决策方面的问题;第二,要对整个智库的结构进行把握,理清智库主体、要素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功能界定和优化组合;第三,要对整个乡村旅游产业智库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进行把握,最终形成各方面研究力量都积极关注和参与建设的动力机制。

(四)深化多产融合发展,提升河南乡村旅游业的主体能级

要提升乡村旅游业的主体能级,一要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乡村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解决消费者满意度、乡村旅游企业效益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等入手,推动乡村旅游业从一般资源要素和具体项目竞争走向以新文化和新业态为代表的产业创新驱动竞争。二是要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融合发展中要遵循全域旅游、创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三融合的基本原则;要寻找融合发展的合适途径,实现多元化产业融合;要以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和品牌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乡村旅游业基础设施、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推动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五)整合资金资源,强化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要素保障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强用地保障、加强金融支持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来强化乡村旅游业的要素保障。在土地要素方面,各级政府要把乡村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探索生态红线新划法,在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前提下,允许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自有宅基地等发展乡村旅游业。在资金要素方面,要根据旅游业投融资的趋势和规律,可以通过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扶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的资金需求。在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通过“送教下乡”“社区旅游学校”等形式开展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六)激发社会活力,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构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衔接创新要素,并发挥其促进功能。要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一要推动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的整合发展,走协作发展的道路。二要通过乡村旅游业社会组织管理标准的建设,推进各类乡村旅游业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实现自主发展。三要结合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组建乡村旅游业社会组织服务联盟,打造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五、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就是在完善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路径和策略促进与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相关的各种主体、要素和环境之间形成协同互动、开放循环和共生演化的关系。加快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后疫情时代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业走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对于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在全国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占位、更好发挥乡村旅游业的综合性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旅游业河南省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送伞
论碳审计主体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何谓“主体间性”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