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措施及成效

2021-12-29 07:46虎日乐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乔木林林农林场

虎日乐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站,呼和浩特 010020)

文章以顺昌县国有林场2019 年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情况和社区共建情况两方面对林场森林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重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提供借鉴。

1 自然概况

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福建省顺昌县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9′~118°14′,北纬26°38′~27°121′,东西长74 km,南北宽61 km,土地总面积23 799.2 hm2。

林场属中亚热带闽北中山低山丘陵与宽谷地貌红壤地区,土壤富铝化作用强烈,生物循环作用强盛的特定环境里形成的林地土壤,红壤土类分布最广,林地土壤土层深厚,贫瘠型土壤极少。林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2 ℃,无霜期289 d,年平均降水量2 144 mm。

植物种类资源极为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珍稀植物繁多。槠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以杉木、毛竹、马尾松、阔叶树次生林等天然和人工林植被类型分布面积最广。主要常见树种有栲树、苦槠、甜槠、罗浮栲、南岭栲、钩栲、闽粤栲、青冈栎、白栎、多穗石栎、福建青冈等阔叶树种以及杉木、毛竹、马尾松等。

2 森林资源现状

林场林地面积23 799.0 hm2,非林地面积仅0.2 hm2。林地中,乔木林地面积19 166.7 hm2,占林地面积的80.54 %;竹林地面积2 771.7 hm2,占11.65%;疏林地面积79.0 hm2,占0.33%;一般灌木林地面积29.7 hm2,占0.1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 415.7 hm2,占5.95 %;采伐迹地面积335.5 hm2,占1.41%;苗圃地面积0.5 hm2;暂未利用荒山荒地0.2 hm2。

活立木总蓄积2 960 765 m3。其中:商品林蓄积量1 930 636 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5.21%;生态公益林地蓄积量1 030 129 m3,占34.79%。

3 乔木林综合质量

林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62 m3/hm2。其中:天然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93 m3/hm2;人工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49 m3/hm2。乔木林平均胸径13.6 cm,郁闭度0.72。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中,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蓄积比例55∶28∶17。

4 森林经营措施及成效

林场从2010年开始申请国际FSC森林认证,而后创新性地开展国家战略储备林、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福建省顺昌无患子林业基地等建设项目。林场在2012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试点县,2017 年被列入“南平市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林场率先开展不炼山造林试验,营造试验林。结合立地条件采取保留阔叶树不炼山造林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对地被物和地下生物的破坏,控制水土流失持土壤肥力,对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林场采用近自然方法培育长周期杉木大径材,通过提高径级和活立木蓄积,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有利于速生树种向地带型顶级群落树种转化。以森林生命周期为设计单元的目标树经营,更加强调天然更新、生态抚育、择伐,有利于优化林分组成,促进基于林分持续覆盖的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同时,林场采用科学、高效的营林技术营造异龄复层林,以达到杉木大径材培育、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的目的,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也已成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4.1 生产经营情况

林场传统主营产品是杉木制品、竹制品、松木制品,林场开发经营包括商品用材林、采种育苗、林地开发、经济林、野生动物开发利用,兼营林业咨询开发服务。2010 年以来,林场先后通过了国际FSC 森林认证、中国CFCC 森林认证与FSC 生态系统服务认证,确保了生态产品市场准入机会,且累计为升升木业、宝丽华公司等出口规模企业提供认证木材原料30万立方米以上,有力促进了加工企业的提质增效。2019 年,国有林场共生产木材62 300 m3,更新造林总面积273.8 hm2,幼林抚育总面积3 274.1 hm2。林场营造林投资1 050万元,采伐生产投资1 764.68万元。实现工业产值4 075.68万元,上缴利润1 261万元。“十三五”期间林场还实施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 600 hm2和全国首个成交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2 266.67 hm2,累计交易金额达到412.5万元。

4.2 社区共建情况

林场约85%的林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林场所属的林地遍布顺昌县全部12个乡镇和街道,社区和谐共建是实现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社会基础。长期以来,山林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过重、经营体制不顺、产权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2003 年国家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场把改革作为社区参与森林经营、与社会及村集体、个体林农共建平安和谐林区的机遇。通过核发林权证,明晰了产权,减少了山林纠纷,实行责任同担,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通过“一个平台”“两个坚持”“三个必须”“四个定期”,使林农关系更为紧密,确保了林场发展和林农利益的双赢。构筑惠农平台在兼顾企业、农民和职工利益的同时,让农民共享资源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把经济林、竹林及营林生产的经营权向社会公开。坚持信息员互相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林农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坚持治保会和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稳定林农关系。村民遇到特殊困难时,林场尽力解决。定期召开场村共创联席会,定期召开重大问题联动机制会议,定期召开场村信息通报会议,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林场还积极支持当地乡村建设,如捐资助学、修路等,对于个别贫困村建立了场村一对一帮扶措施,计划实施林业碳汇扶贫试点项目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雇佣的作业人员大部分为本地林农,不仅场村关系和谐,也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5 结语

顺昌县林场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更新造林、退化林修复、精准提升等工程,使得乔木林分面积、蓄积增长效果显著,迹地面积大幅下降。作为福建省重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木竹加工企业众多,交通便利,从而保证了木材的生产与销售,具备了良好的林业生产经营环境条件。林场还实施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全国首个成交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林场通过核发林权证,明晰了产权,减少了山林纠纷,实行责任同担,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稳定了林农关系。对于个别贫困村建立了场村一对一帮扶措施,不仅改善了场村关系,也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实践证明,顺昌县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措施和方式在重点集体林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等。

猜你喜欢
乔木林林农林场
罗泉林场乔木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重庆市乔木林资源动态变化调查与分析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