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措施的探讨

2021-12-29 07:46荣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抚顺市松材林分

荣光

(抚顺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1°14′10"~42°28′32",东经123°39′42"~125°28′58"。全市土地总面积1 127 147.2 hm2。抚顺市地处长白山系龙岗山余脉,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6 %。东部地区山势较陡,向西南逐渐减缓,平均海拔450 m。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闷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春秋两季干旱、多风,年平均气温7.0 ℃,年平均降水量800 mm。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分布的最南端[1]。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兼有华北植物群落[2]。在林分组成树种中,针叶树主要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赤松(Pinus densiflor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为主,有引种栽培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分分布;阔叶树主要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花曲柳(Fraxinus fhynchophyll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榆树(Ulmus pumila)、色木槭(Acer mono)、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怀 槐(Maackia amurensis)、黄 波 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为主。引种栽培的中、速生杨在全市各县(区)都有分布。

抚顺市是浑河的发源地,浑河上游的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的重要水源地,为辽宁省7 座城市的2 300 万人口提供生活保障用水。保护和经营好抚顺市的森林资源就是维护抚顺和辽宁的生态安全。

1 森林资源概况

依据2019年度抚顺市森林资源统计数据,抚顺市森林覆盖率为68.44%,林地面积856 672.55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6 %。森林蓄积量80 382 916 m3,位居全省第一。

1.1 按地类划分

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766 360.89 hm2,疏林地面积1 058.84 hm2,灌木林地面积19 903.8 hm2,未成林林地面积19 234.09 hm2,苗圃地面积512.25 hm2,宜林地面积16 713.08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30 952.08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 937.52 hm2。

1.2 按起源划分

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406 227.85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53.01%;人工林面积360 133.04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6.99%。天然林蓄积量38 525 122 m3,占森林蓄积量的47.93%;人工林蓄积量41 857 794 m3,占森林蓄积量的52.07%。

1.3 按森林类别划分

抚顺市现有公益林地面积370 222.7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3.22%;商品林地面积486 449.81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6.78%。

1.4 按林种划分

抚顺市现有防护林地面积361 720.61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2.22 %;特种用途林地面积8 502.13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0%;用材林地面积425 361.25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9.65%;薪炭林地面积11 585.21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35%;经济林地面积24 219.49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83%;未划分林种林地面积25 283.86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95%。

2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措施

2.1 天然林的保护和经营

抚顺市的天然林为落叶阔叶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的东部山区。全市天然林面积406 227.85 hm2,蓄积量38 525 122 m3。近年来,天然次生林的林分和林地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退化天然林的生产力下降,林分结构单一、树种组成下降,林分多样性增加,天然更新能力差等方面[3]。天然林的经营必须坚持以保护现有资源为主,以恢复退化的林分为重点。因此,针对抚顺市天然林现状和立地条件等因素提出以下保护和经营措施。

2.1.1 严格保护天然林

对于天然林中的幼、中、近熟林分,例如栎林、胡桃楸和水曲柳混生林、杨桦林等郁闭度在0.5 以上,林木生长良好,质量优良的林分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和科学试验等,禁止一切不必要的人为干预。对于郁闭度在0.5 以下,林相不整齐,林间空地较多的林分,可以采取必要的经营措施促进林分质量向好发展[4]。

2.1.2 科学经营天然林

对于天然林中的成、过熟林分,由于林分的抗逆性相对减弱,为改善林分适生能力,可以依据《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和《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706-2013)等技术规程以及国家有关天然林和公益林的规定,采取非商业性采伐措施,伐除病死树,调整林相,创造冠下自然更新或者人工更新的条件,以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态环境。

杂木林大部分林分的林木质量较差,林分处于退化趋势。由于这部分林分的土壤潮湿、较肥沃,生境较好,可以采取补植、更新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的对林分开展修复工作[5]。

2.2 人工林的保护和经营

抚顺市人工林面积360 133.04 hm2,蓄积量41 857 794 m3。人工林以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刺槐和杨树为主。针对人工林的现状和立地条件等因素提出具体的保护和经营措施。

2.2.1 改造和淘汰劣质树种

华北落叶松不适宜抚顺市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林木矮小,材质低劣。近年来虽然采取了改造措施,但目前仍有林分分布。华北落叶松商品林应当采取淘汰措施。对于国家级公益林,应当依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森林抚育规程》《森林经营技术规程》等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加大抚育和改造力度,促进林分结构的改善。例如,采取人工补植补造红松、黄波罗等珍贵针、阔叶树种,诱导红松、黄波罗等树种形成林层,最终伐除华北落叶松。

20 世纪90 年代至2005 年,抚顺市曾经大面积引种栽培中、速生杨树,引进的品种、品系较多。盲目引进,不经试验就进行大面积的开发推广[6],因受抚顺市特殊的寒冷气候条件限制,造成多数引进的品种、品系不适生。经多年来采取各种经营措施,全市现有杨树人工林面积3 589.7 hm2,其中商品林面积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76.8%。对于不适生的商品林应当给予采伐限额等各种政策倾斜,加快淘汰速度。对于不适生的国家级公益林,符合抚育和改造条件的应加大抚育和改造力度。对成熟林分采取更新等措施,并因地制宜的补植补造适生树种,使适生树种尽快形成林分以淘汰原有的杨树林分。

2.2.2 培育速生丰产和大径材林

用材林建设坚持适地适树、多目标培育、速生丰产的原则[7],应该积极探索培育人工栽培阔叶树速生丰产林和大径材林。抚顺东部的新宾县、清原县拥有丰富的天然阔叶林资源,经营技术成熟,应当采取措施,科学规划发展人工阔叶林,探索将人工阔叶林培育成速生丰产林和大径材林的经验。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刺槐是主要的人工用材林树种,适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材质好,生长周期较短,应作为主要培育对象。

2.2.3 乔木经济林的经营

抚顺市现有乔木经济林面积19 156.88 hm2。其中,果树林面积13 076.97 hm2,占乔木经济林面积的68.26%。果树林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传统的栽培品种苹果梨(Pyrus ussuriensis‘Pingguoli’)、杜梨(Pyrus betulaefolia)和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和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形成了一定的栽培规模,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苹果(Malus pumila)、辽宁山楂(Crataegus sanguinea)、李(Prunus salicina)等栽培规模较小,没有市场影响力。特别是苹果品种单一,市场销路差,价格低廉。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大部分果树林已经进入盛果末期或衰果期,加快果树林的更新改造已经势在必行。另外,抚顺市应该优化乔木经济林的栽培模式,在保持传统品种的同时,发展特色品种。施行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相统一[8]。例如发展胡桃楸果材兼用林。作为抚顺市的乡土树种,胡桃楸能够发挥生态保护、用材和果实上的价值,培育和发展胡桃楸果材兼用林潜力巨大。

2.2.4 常绿针叶树种的保护

抚顺市的常绿针叶林树种主要有油松、红松和赤松。近30多年来,引进栽培的樟子松已经形成林分。另外有少量的长白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var.komarovii)、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人工林分。

现有油松林面积46 538.12 hm2,因油松适生性非常强,是20世纪中期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现有红松林面积40 498.85 hm2,作为乡土树种,原始林分已经不存在。人工栽培的红松林,具有培育果材兼用林的优势,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全市现有樟子松林面积3 606.22 hm2。

目前,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pwd)已经在抚顺市传播蔓延。2018 年,抚顺市的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和东洲区已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松材线虫病疫区[9]。在疫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已经大面积感染油松、红松和赤松林木。经于海英等分离与鉴定,抚顺市的樟子松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10]。已经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领导机构和除治机构,现在急需探索松材线虫病在辽东地区的发病规律,积累防治经验。应立足长远防治的目标,建立松材线虫病生态安全性评估预警机制,统筹各方力量保护全市的常绿针叶树种资源。

2.2.5 提升人工林的综合防护功能

人工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和生态防护功能,在利用人工林生产木材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人工林的综合防护功能。目前人工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杨永贵研究认为,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中心思想是要使人工林接近天然状态,使用合理的经营策略,促使人工林能够达到理想的生态形式[11]。通过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促使人工林分形成复合林层或乔—亚乔—灌—草的理想模式,以充分发挥人工林的涵养水源和生态防护的综合功能。

3 结语

抚顺市是辽宁省的林业资源大市,保护和经营森林资源是全市的重要工作。抚顺市应该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加快推行林长制,以林长制为契机,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的长效机制。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在经营理念上,抚顺市应该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作用,将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上升到维护生态安全的新高度,坚持不懈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经营措施上,要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林龄比例,优化森林结构,来提高林分的抗逆性,提高林分质量[12]。在坚持确保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量不减少的同时,注重提升林分的质量。抚顺市还应该以水源地保护为依托,注重发挥森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功能,坚持探索科学的水源涵养林保护经营模式,为维护辽宁省的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抚顺市松材林分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辽宁省抚顺市转水湖山城分析——兼谈信息技术在山城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盲道保卫者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
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