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析

2021-12-29 16:05吴春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阶段

吴春玉

(东北石油大学 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学科馆员数量少,学科服务内容多变化大,学科服务对象数量庞大且需要个性化服务而无法及时满足学科服务需求的矛盾。新媒体的强烈感观性、交互性、实时性、灵活性、共享性、传播范围和受众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创造了条件。文章基于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服务内容,探析各阶段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模式,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研究支持服务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回顾

新媒体环境下学科服务方面的研究是近几年开始的,主要从宏观上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改变当前服务模式以及行业高校图书馆之间联合服务问题等。CNKI中最早的文献是2015年张贤、裴霞[2]等人发表的《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新思考》一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服务定位及图书馆阅读、资源、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模式。邸铭、胡玉萍[4]等人提出利用新媒体宣传学科服务、基于新媒体建立读者阅读行为大数据,通过分析读者行为数据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思路。潘宇光[5]等人调查了42所高校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现状,分析在学科服务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基于新媒体构建学科服务平台的思路。李宁[6]对985高校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的调查,并按新媒体类型,包括网站、微信、微博开展学科服务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近两年康美娟探讨了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联合学科服务和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提出建立联合虚拟参考咨询平台、构建学科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推送服务,文献检索课MOOC联合制作、共享学科服务案例、建立在线查新交流平台[7],开展联合学科服务的思路。

2 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学科服务模式

笔者将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分为立项前准备阶段、立项阶段、研究阶段、结项阶段和结项后期阶段等5个阶段进行研究。另外,根据科研人员普遍需要掌握的素养和各阶段独特的素养,将科研项目学科服务内容分为普适性科研服务和个性化科研服务,分别进行研究。

2.1 普适性科研素养的提升及服务模式

普适性科研素养包括信息检索能力、辅助研究工具的使用能力、项目申报相关知识与技巧、科学研究方法、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及技巧、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和技能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素养。在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教师和科研人员需要得到这方面素养的提升,然而信息检索技术、辅助研究工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升级和更新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和提升。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新入职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统一进行集中、系统地开展培训和服务,针对老教师和科研人员根据需要个性化的培训或服务即可,在培训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实时咨询” 模式开展服务,把慕课和微课资源嵌入到学术素养服务中。学科馆员以物理嵌入和虚拟嵌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服务。

2.2 个性化科研服务模式

每项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均需要文献跟踪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和项目领域的研究进展, 重点关注新技术、新动向和学术争鸣,以便适时调整项目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目前,很多文献数据库都提供文献定题跟踪功能,还有一些专门的文献跟踪软件,如文献鸟Stork,但尚未达到智能化。国外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分别采用新媒体内容检索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升级搜索引擎,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科研项目负责人提供差异化的文献资源服务,如科研立项阶段的文献资源检索与引文链接服务、研究阶段的知识发现服务等,值得我们借鉴。

2.2.1 立项前准备阶段学科服务模式。立项前准备阶段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产生好奇心、灵感、启迪和疑问的文献、信息、知识以及营造相应的空间环境,目的是发现研究问题。①基于新媒体和新技术构建物理空间主要播放视频类资源,主要是各领域未解之谜。②构建虚拟观摩、学习+讨论空间,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在一起激烈的讨论,产生更多的灵感。③通过网页、微信、微博推送新理论研究、新技术、新发明信息,如自然和科学杂志目录及各领域顶级刊物目录、最新发明专利等。

2.2.2 立项阶段学科服务模式。立项阶段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检索、课题指南、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立项查新服务,目的是将研究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设计技术路线。在这一阶段学科服务人员与研究人员之间需要反复沟通和交流,可采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视频聊天功能实现无障碍沟通与服务。

2.2.3 研究阶段学科服务模式。研究阶段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建设、定题跟踪服务(实时推送个性化文献信息资源、近期召开的会议预告)、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培训服务等,目的是要实时掌握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在这一阶段学科服务人员选择专门的文献跟踪软件或数据库提供的定题跟踪功能向研究人员提供相关文献的同时需要深度沟通。可采用新媒体内容检索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升级搜索引擎以及社交媒体开展服务。

2.2.4 结题阶段学科服务模式。结题阶段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成果鉴定、专利申请)、论文写作培训、出版咨询、项目结题查新等服务。目的是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将研究结果尽早出版或发表。这一阶段论文写作培训可采用慕课或微课完成,使得研究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进行培训,其他服务可以通过学科服务平台传统方式完成。

2.2.5 结题后期学科服务模式。结题后期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与推送、成果查收查引及申报奖项服务等。目的是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和利用。这一阶段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空间或抖音、快手进行推送。

3 构建行业联盟学科服务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能够缓解图书馆学科馆员数量少,学科背景覆盖面窄,学科服务任务重个性化服务要求高,无法在全学科开展服务。尤其985、211以外的普通高校学科服务人员数量少,层次未达到嵌入式学科服务要求,开展服务困难重重。然而利用新媒体构建行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联盟,就能很好地解决各学校人才短缺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未来开展学科服务应摒弃小而全的想法,通过与行业高校图书馆联合开展服务,针对共性服务项目提供统一服务,针对个性化服务项目则各自发挥专长,建立共建、共享、共同服务机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服务效率。以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为例,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于2009年7月, 由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11所行业性高校图书馆组成,联盟建立了资源共享平台、QQ文献传递服务群等,联盟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分享各成员馆服务经验,共商合作与发展。为深度合作共享人力资源开展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普适性科研素养教育和立项前准备阶段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各成员馆协作共同开发慕课或微课,采用网络开展培训和服务模式;立项阶段、研究阶段和结题阶段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分析各成员馆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和专长,分担相应专业和阶段的服务任务,这样在有利于提高学科馆员服务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科馆员向专深发展。

4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学科服务模式的探讨才刚刚开始,目前的研究停留于宏观研究,每项服务内容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服务方面的微观研究较少,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利用新媒体服务模式的探讨,开启了科研支持服务微观研究领域。构建行业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是有效解决各馆学科馆员短缺的有效路经,今后在联盟的运行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阶段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