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食品中非法添加减肥类药物专项抽检分析

2021-12-30 08:28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泻药双酚果冻

毛 敏

(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肥胖现象日渐严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成年居民的超重率已高达34.3%,而6岁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的超重率也达到了11.1%的比例[1]。超重和肥胖已成为诱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长此以往会增加诱发癌症的几率。近年来,减肥类食品得到了迅猛发展,而非法添加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38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2]。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的药食同源目录中[3],大黄素、双醋酚丁、双酚沙丁醋酸酯和番泻苷A、B均不可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为了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范食品非法添加违法行为可能引发的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督促企业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了食品中非法添加减肥药问题的专项抽检工作。

1 抽检情况分析

1.1 抽样环节和业态构成情况

本次专项抽检共涉及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覆盖3个食品大类5个食品细类,共计抽检435批次样品,重点抽检了果冻、糖果、蜜饯、固体饮料和其他饮料。其中,发现问题样品8批次,均在生产环节的成品库,总体抽检问题发现率为1.8%。流通环节抽样涉及6个业态分布,主要集中在超市,各环节的抽样情况见表1。

表1 抽样环节分布情况表

1.2 抽样食品类别构成情况

此次抽检共计435批次样品,覆盖饮料、糖果制品和水果制品3个食品大类,重点抽检了果冻、糖果、蜜饯、固体饮料和其他饮料5个食品细类。其中,在固体饮料、糖果和果冻中均发现问题食品,问题发现率分别为0.7%、0.5%、0.7%。蜜饯中未发现问题,其他饮料由于抽检批次过少,不具有统计意义。各个食品类别的抽检情况见表2。

表2 抽样食品类别统计表

2 抽检结果

此次专项共检测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钠、番泻苷A、番泻苷B、双醋酚丁、双酚沙丁醋酸酯和大黄素7个非法添加的减肥类项目,共检出问题食品8批次,问题项目9项次。番泻苷A、番泻苷B、双醋酚丁、双酚沙丁醋酸酯和大黄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大黄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占比44.4%。问题项目的检出情况见表3。

表3 问题项目检出结果表

3 讨论

目前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减肥类化学药物主要包括能量消耗剂、食欲抑制剂、脂肪酶抑制剂、吸收抑制剂、利尿剂和缓泻药等[4-5]。长期服用会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死亡[6]。当今社会,许多不良商家蔑视法律法规,罔顾消费者生命安全,在明知法律不允许的情况下仍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减肥类化学药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此次专项抽检发现的问题食品均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未检出,①由于生产环节有针对性的去抽查有声称“纤体”或“瘦身”等类似宣传用语、有适宜食用人群或定量食用的食品的企业,而流通环节的主体超市里很少有这类标称的食品,②不良商家已经利用国家监管手段的薄弱环节—网络平台,将经营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并精准抓住消费者群体快速瘦身的心理,在网络上面大量贩卖有减肥功能的食品,如含酵素的果冻等。经营方式的改变、监管力度的薄弱和核查处置法律依据的欠缺使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钠、番泻苷A、番泻苷B、双醋酚丁、双酚沙丁醋酸酯和大黄素7个非法添加的减肥类项目均属于缓泻药,目前只有比沙可啶[7]、匹可硫酸钠[8]、番泻苷A和番泻苷B[9]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而双醋酚丁、双酚沙丁醋酸酯和大黄素目前尚未发布相关的标准检测方法,此次检测通过自建方法进行检测。新型减肥药物的出现,表明不良商家作案手法不断升级,有效避开国家监督范围内的化学药物,转而添加相似或相同功能的其他类化学药物,以此逃避国家监管的范围。体现了非法添加案件呈现的新特点,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继非法添加匹可硫酸钠后,糖果制品、水果制品中添加泻药成分,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行为。2020年陆续出现关于非法添加泻药成分番泻苷的报道,如10月曝光的“年销10亿的茉特压片糖果非法添加泻药成分番泻苷”[10]、12月“微商热卖的唯蜜瘦果冻非法添加泻药成分”[11]、12月“净颜梅果冻非法添加泻药成分番泻苷”等[12]。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监管部门要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做到生产与监管并重,兼顾制度创新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遏制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并提高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及时调整监管措施,做到标本兼治,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同时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作为生产企业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制度,改进生产操作工艺,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和手段。作为消费者要摆正心态,从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务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危机不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应寻求“安心”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点,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泻药双酚果冻
踩不碎的“超级果冻”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急救果冻引起的窒息!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液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奶粉中双酚A
做“果冻”
老人便秘时怎样正确使用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