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转型研究

2021-12-31 08:57刘同友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转型生产

刘同友

(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前言

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以农业发展为主,因此,乡村农业的发展也关乎到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乡村能不能富强还是要看基层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如何实现土地承包规模化经营,解决经营权的流转问题,是农业转型的突出问题。受传统观念或者生活条件的限制是农村土地的流转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制定出有效的承包机制,保障农户的基本权利,使农户在自愿和经营权力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稳定持续地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转型研究,国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证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并给予一定的补贴政策,进而高效地推进乡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开展。

1.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1.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但是在农业的现代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农业产业化是为了更好地实行乡村振兴策略,确保农业的产出。农业在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原始、古代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生产主要是指一种或者使多种农副产品通过规模化的产出,然后再进行加工,建立产供销一体的生产渠道,让产业化的乡村农业融入到现代化市场的洪流中。

1.2 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土地进行耕种,保证了早期人们的基本生活,但是也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较为分散等缺点,随着对农村地区投资和重视力度的加大,中央联系出台多个政策扶持农村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三农”“一号文件”的出台都有利于农业增加产出,给农村的长期发展带来的不竭的动力。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世界互联,农村快速发展,农业市场也有资本家涉足,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农业向资本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化和企业化的经营理念,使农村中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机械化生产使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市场的风险,在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探究,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

2.1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就使得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有企业资本投入到乡村的农业化建设中去,因为只有一家成熟的企业才会有能力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宣传、销售和售后保障工作,逐渐打造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共赢的生产模式,前期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中主要是由这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

2.2 以特色产业为支撑

在农业实现一定的产业化经营后,就会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用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带头,打造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深化布局企业和农产品的一体化关系,完善区域化的产供销布局策略。以特色产品为支撑,提高各个类型产品的档次,理清产业关系,畅通产业链结构,逐渐形成以特色产品为支撑的优势产品。

2.3 以市场为推动力

现代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经济驱动为主,在市场制经济的发展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该快速地融入市场,在市场带动下,调动专业农户的转型积极性,对于乡村中有一定的资源和能力的人会感受到市场的敏感性,进而在市场经济中推动农业的产业化转型。在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中,要构建自己的营销体系,发展销售大客户,在完善本地市场之后,也应该对于外地的市场进行开拓,从而增加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4 用现代科技带动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研发出了农业优良产品,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产出,更是通过科学化的手段使农业像工业化生产一样稳定可控。通过合作社或者是协会为农民或者是承包土地的承包商提供先进的生产资料,通过建立小薇贷款保证农业现代化的转型顺利完成,从而让农产品更加顺利地走向市场中。科技带动型,以科技服务组织为龙头,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带动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3.农业产业化的转型措施

3.1 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的发展

以典型的、成功的企业可以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为先进的企业会使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保证产业化的农产品的质量,具有模范带头作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可以在前期的产业化探索中积累经验,加大企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是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重点持续改善农业产业化的不足,对后期的大规模产业化进程积累经验。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化市场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龙头企业可以帮助快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体系,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加竞争力,保障服务和利益的双向保障。

3.2 加强主导产品的培育工作

产品过于分散,会加大前期的投入成本,不利于维护和研发的长期发展。因此,在产业化的初期,重点的方向是将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之后聚焦为一点,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饮食以及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主推产品的方向。 产业化农业的优势在于系统化的生产操作,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但是在众多的农产品当中,要注重明星产品的带头作用,积极培育主导产品,选择类型较为独特,市场空间较大的产品培养成产业化的支柱产品,并形成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打造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3.3 做好基础建设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利于传统农业向公司主导或者是集体经营、农户和村集体共同经营模式的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向农业+新兴行业方向发展,使农业产业化之后一年四季都可以保证收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推动力量。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推进时,首先要做好农业基地的建设工作,产业园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研究和发展特色产品的前提条件。龙头企业在发展和布局的过程中,要弄清出农民在产业化中的作用,基础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的基础建设,更是要做好家庭经营的系统化安排,做到以专业户带专业树,乡村联片建设基地的路子。

结论

农村经济振兴是国家下一步 的重要战略计划,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是适应农业改革的趋势,更是农业走出去的必然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采收率,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集中于后续产品的加工方向,可以保证产出农产品的质量,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当地的务农难的问题,还可以壮大农村的农业经济,积极打造高标准、优质量、效益明显的精品工程,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的产业化道路正在逐步地推进,在这条产业化的道路上有着很多的困难,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政策可以加快产业化的进程,整合好信息网络资源,形成系统的信息资源,并做好信息入农户的工作,加强信息的采集工作,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产业化转型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用旧的生产新的!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