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影响下高校图书馆价值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1-12-31 08:55渠孟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图书馆价值

渠孟璟

(河南大学 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1)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提供着重要保障,同时,也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品格人才的重任。而随着智能化、数字化驱动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很少走进图书馆。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发展和推进,高校图书馆人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创新,及时转变角色定位,为更好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为积极推进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保驾护航。

1 肩负着时代使命的价值教育

价值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的形成、价值信念的树立、价值理念的提升以及建立于正确价值判断之上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都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1]。特别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即将踏入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社会,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接踵而至,会直接影响或干扰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 高校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具体体现

2.1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分别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2],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需加强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以及富足精神世界的培养。

2.2 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3]。诚然,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培养志向高远、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积极乐观的极具创新思维和大爱情怀的一代青年。

2.3 塑造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教育还体现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同时也是自身个体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问题的直接反映。因此,职业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重要影响作用。

2.4 培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等多项领域,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应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借鉴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能够把个人精神追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坚定文化自信。

3 新媒介融合发展,构建图书馆新服务体系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中提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会为人类生存方式带来全新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移动网络及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大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接收到大量的多元化的信息文化,面对喷涌而至的多媒介信息浪潮,大学生们大多缺乏正确的鉴别,功利主义、拜金思想、诚信危机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充斥着大学校园。而作为高校政治文化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理应顺势利导,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先进的设备、良好的育人环境等一系列独有的教育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有效实施探索新的路径。

3.1 拓宽阅读推广新路径

“阅读”是人们不断获取新知识,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和行为[4]。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就是为本校师生提供阅读服务,作为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的图书馆员们,需要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积极拓宽阅读推广路径。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新书推荐、开办讲座、阅读分享会、评选阅读之星等,在提升大学生读者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及时分享阅读体验等方面都发挥了图书馆助力教育教学的职能作用。在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在新媒介影响下,纸质书籍阅读已不再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数字阅读已然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的阅读服务应当展现出多层次、多目标、多形式、多领域的综合属性,根据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的各自优势,使得二者相互补充,积极开展“线上”与“线下”协同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而保障和促进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3.2 组织开展复合阅读行为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价值观、文化自信力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也会出现差异,高校图书馆应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服务目标,积极发挥图书馆人各专业人才的教育指导作用,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专业需求出发,不断更新和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5]。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发挥新媒体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复合阅读行为,通过微视频、公众号、直播、小程序、影像作品等新媒介将价值教育根植于大学生的学习日常,并把其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的拓展与补充。大学生读者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复合阅读行为及体验活动,自然而然的取得某种价值认同,新媒介以其独特的感染性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教化着参与复合阅读的大学生个体的德行操守,影响着其行为思想的发展方向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3 深化服务模式,彰显个性化阅读

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到来自全世界的大量信息,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电子图书、各类数据库的占比越来越重。信息资源的多样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应呈现出多样性,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再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教育价值,在追求服务方式多样化、立体化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立足本校学生实际,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深化高校图书馆价值教育服务模式,探索可以突出个性化阅读渠道的服务模式,为指导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中心,更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理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立德树人”之教育重任,研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及阅读体验活动,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阅读工具,不断开拓价值教育新路径,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全方位地塑造其高尚、向上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价值观图书馆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图书馆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去图书馆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