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图书馆应急管理与服务实践
——以集美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12-31 08:55姚武斌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集美应急师生

姚武斌

(集美大学 图书馆,福建 厦门 361021)

突发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暴发以来,可谓风急雨骤,破坏力惊人,几乎席卷世界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受到空前冲击,图书馆界也不例外。面对如此严峻棘手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图书馆能否做好员工的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如何确保数字资源的远程共享,成为图书馆在特殊时期面临的挑战。笔者阐述了集美大学图书馆自2020年2月~7月初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抗“疫”应急管理措施和线上线下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管理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

1 应急管理措施与实践

1.1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2月份疫情严峻时期,集美大学图书馆紧急响应省教委、厦门市和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相关精神和要求,成立了“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图书馆的各项疫情防控部署与落实,期间小组多次召开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制定了一系列防疫应急预案与措施。如关于2020年春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职工返校及开馆工作预案、图书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图书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预案等以及图书馆延期还书通知、关于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和发放工作会议纪要等应急措施。至4月份,全国疫情有效得到控制,学校准备毕业生返校复学之际,又先后制定了“图书馆测温点身体异常人员应急处置流程”“图书馆预约入馆流程”等措施。在图书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序组织、密切配合,层层落实,切实做到精准施策、依法防控、科学防治。

1.2 储备防疫物资,加强员工个人防护

保证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始终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与校防控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对接,根据图书馆实际需求提前申请防控疫情所需的消毒液、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额温枪等物资,并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规定对防控物资进行来管理和发放。做好返校后职工的健康宣传教育,利用微信、QQ群等及时将防控信息及健康知识推送给职工。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疫情未解除前不组织开展大型集体性活动、办公时须每人间隔一米以上的规定。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1.3 加强员工健康信息管理

按照学校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做好职工日常健康监控和活动轨迹等信息摸排工作,严格执行职工因病缺勤登记、跟踪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每位员工每天必须线上“健康打卡”,如要外出离开厦门的要提前向所在单位报备,图书馆有专门的联络员与学校对接信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将所辖部门员工的信息汇总给联络员,目的是全面、准确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做到“精准防控”“人盯人”。

1.4 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开馆前夕,集美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以提高全馆职工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和各部门之间协调作战能力。本次演练真实模拟了入馆、阅览两个流程及发现体温异常和身体不适学生时的应急处置,并就演练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优化改进,完善了应急处置等各环节的衔接和全过程管理。通过此次模拟演练,为安全、平稳、有序开馆奠定了坚实基础。

1.5 做好环境卫生安全,细化各项开馆准备工作

组织开展图书馆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重点对阅览区、公共检索机、阅览桌椅、空调、走廊过道扶手、电梯、厕所等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确保环境和公共使用设备卫生安全。对所有读者归还图书,用图书专用杀菌机,按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消毒处理后才可以重新上架,只有建立危机管理的思想意识,才能及时预防危机、从容面对危机[1]。细化返校复学后正式开馆的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如开展建筑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消防设施安全检查、阅览座位按“一人一桌一方向”布局调整及制作防疫知识宣传标语及标识设置等工作。技术人员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线上“入馆预约系统”,该系统可以严格控制入馆人流。以上所有措施的目的就是确保正式开馆后学生读者入馆工作有序、可控。

2 “闭馆不闭网”,线上服务大展身手

闭馆期间为响应教育部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为全力保障全校师生疫情时期的网络教学、科研和自主学习,图书馆线上服务成了文献资源服务的主要阵地[2]。

2.1 多渠道拓展远程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途径

为满足疫情期间师生足不出户“停课不停教”的教学、科研需求,图书馆通过与校信息化中心和数据库服务商积极沟通协作,为集美大学师生提供了3种从校外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方式[3]:①通过校信息化中心应急部署的WEBVPN系统,拥有集大通行证的师生均可访问图书馆所有数字资源。②家住校外的教职工可通过SVPN账号访问与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③更加便利的 CARSI认证。通过CARSI,高校师生只需通过校园网统一认证账号,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以任何联网形式访问图书馆资源。调研显示,疫情之前,各高校图书馆加入CARSI联盟的情况较少。疫情后有73%的双一流大学图书馆陆续加入该组织[4]。

2.2 配合学校线上教学,做好电子教材等教学资源保障服务

自集美大学校线上教学工作启动以来,图书馆积极与校教务处联系,获取学校教师的教材订购清单,在超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园网内开通“集美大学电子教材服务平台”,提供1 000余册教材,其中可供全文数据的有855册[5];QQ上新建了两个“电子教材交流群”,加上原有的“图书馆学科服务群”,3个群实时为全校教师提供教材服务。对于平台上末涵盖的图书,通过电子资源提供商查找并推送给教师,实现一对一服务,解决了老师教材的燃眉之急,这一服务获得广大老师的高度肯定和称赞。

2.3 加强数字资源的推介宣传,及时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

为助力广大师生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各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免费开放资源,图书馆积极跟踪收集、整理、汇编推荐给读者,及时发布远程访问数字资源的方法以及资源使用指南,帮助师生读者顺利使用各种资源。为助力全校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图书馆收集了在线教育平台、MOOC等公开课资源推荐给师生,同时推荐有关新冠肺炎防疫图书和科普读物。自1月25日以来,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微博和集大通等多种渠道,图书馆共发布了“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指南”“图书馆电子教材服务指南”“校外访问中国知网新姿势”,疫时免费资源推送8期、疫时图书馆服务2期、疫时书单2期及荐读4期等。疫情期间,图书馆通过QQ群、电话、微信、微博、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复读者咨询,为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重点做好对师生利用数字资源的指导。

2.4 开展线上讲座和阅读互动活动

为了帮助高年级同学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以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图书馆采用“课堂派”线上模式开展《毕业论文资料查找技能辅导讲座》。4月中旬开始,举办了以“读吧!集大——宅其身、抱道行”为主题的2020集美大学“云上”读书节,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线上系列读书活动共举办了“云发布”、“云书展”“云设计”“云讲座”“云征文”“云导览”“云表彰”等7场活动,共吸引6 000余名师生在线参与,激发了师生读者疫时读书的热情,为“书香校园”的创建谱写了新的篇章。

3 特殊的线下服务

3.1 暖心服务——送书上门

对从高风险疫区返校的同学,学校安排他们临时入住集美大学监督性医学观察健康管理点,为使这些同学们提供阅读便利,图书馆党委启动图书馆党员送书上门活动。学生只需提交网上申请,图书馆党员职工就会将学生要借阅的图书送到手中。

3.2 弘扬正能量——图书馆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图书馆党员纷纷响应图书馆党委号召,冲在前、做在先,积极参加校园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的执勤工作,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自发报名参与所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结束语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至今差不多历时半年,对学校来说经历了很不寻常的一个学期。总体而言,集美大学图书馆在这段特殊时期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务,各项工作得以平稳、规范、有序开展,成绩显著,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师生的好评。眼下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向好,但传染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防控工作将常态化,风未停雨未歇,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图书馆将继续齐心聚力,坚守岗位,紧密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部署,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类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承担起资源保障、信息服务、读者教育等诸多职责,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主动、专业的战“疫”服务,为全力推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集美应急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每月新词
不朽的丰碑之集美解放纪念碑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集美之美 美如其名
麻辣师生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