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功夫扇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2021-12-31 02:51沈灵芸
考试周刊 2021年8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体育

摘 要:新课改持续推进背景下,各学校及体育教师均对校本课程的使用及开发予以高度重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促使小学体育教学可与地域需求及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相协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制定与学生实际发展规划相契合的教学规划,推动学生身心发展。除此之外,因受学生年龄影响,学生对于活泼、新颖、趣味的体育锻炼形式更为感兴趣。针对此现象,教师便可以功夫扇为中心,设计校本课程,并重视体育育人价值的充分渗透,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關键词:小学体育;功夫扇;校本课程

一、引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需对武术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融入予以高度重视,激发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借此还可全面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疾病抵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及表现自我,对学生心理素质加以锻炼,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开发校本课程必要性

(一)体育校本课程意义

素质教育持续推进背景下,社会各界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予以高度重视。而为对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加以培养,推动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体育教学方面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望借此可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培养自身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将体育课堂主体地位交还学生。学校还应以新课改体育课程展开实际要求为依据,调查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新课改的优势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所以,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及理解,将学生潜能加以发掘,以实现学生人格独立性的培养,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价值。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保障

分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一项长期过程,其中所涉及的开发环节、开发内容较为繁复。而为推动中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教学管理者、学校体育教师需将强健学生身体素质作为重要目的,增进不同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借此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而为实现最大限度地开发校本课程,教师需对地域特点加以考虑,以对本地区优势加以充分发挥为前提,将教材中资源及当地资源二者有机融合,借此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应以本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为依据,完成体育教学方案的制订,将新时期所倡导的多种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地落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还应将本校的教育优势加以充分发挥,仅有如此,方可对所展开体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加以保障,借此为学生展开体育实践、体育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

(三)体育校本课程优势

新课改持续推进改革过程下,中国教育部门以各地区教育教学现状为依据,完成新课程标准的公布,而其中所提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受到各地区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且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教学成效。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发现,主要将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借助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并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设计高效、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主要教育目的即为借助校本课程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模式作为指导,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合理应用,在此过程中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践行者,教师自身应重视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对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加以积极学习并借鉴,对现代化开发校本课程的技能、理念加以掌握,同时还应以课程开发的具体标准、具体要求为依据,推动自身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仅有如此,方可为校本课程教育优势、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条件,而学生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展开,还可对体育锻炼的精髓、技巧等加以掌握,以发展个人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健康、正确教育观念的引入,还可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于学生优良品质培养而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功夫扇融入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太极功夫扇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武术裁判李德印先生为推动体育锻炼的发展及进一步展开所创编的新型武术套路。北京国际公路接力赛中,曾有2千余名功夫扇高手在天安门广场将新颖的功夫扇表演加以呈现。由此可见,太极功夫扇中以中国武术精华作为依据,并在创编过程中展开积极且大胆的创造,使得太极功夫扇形式具备新颖及活泼的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受到太极功夫扇的感染,形成积极心态。太极功夫扇的形成以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为基础所改编形成的,将多种风格特点武术动作、太极拳动作等有机融合。同时,还可将舞蹈、京剧及其他武术项目动作融合太极功夫扇中,如可将太极功夫扇与歌曲《中国功夫》相融合,借助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形成快慢相间、活泼新颖、载歌载舞的新型体育锻炼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传统文化加以了解,同时还可以积极主动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之中。

四、小学体育功夫扇育人价值在校本课程中的渗透途径

(一)明确教学内容

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发现,学生对于武术课程存在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却不喜欢上武术课,此也为小学体育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分析将太极功夫扇应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则可同传统的常见武术套路组合拳课程明显区分,教师借助生活中所不常见的功夫扇可对学生加以吸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过程中,将“小学体育兴趣化”的主题加以充分体现。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有计划及有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还可达成体育锻炼的目的,帮助学生对于武术学习乐趣加以体验。借此,除可实现体育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外,还可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将原本2个课时的套路动作拆分为多个小动作。教师通过第一课时教学活动的展开发现,学生针对武术接受能力有待提升。教师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时改动,将武术动作的规范标准作为重点,教师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所展开的功夫扇教学活动,将原本2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拆分为4个课时。由于单纯的武术练习较为枯燥、乏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探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策略,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协调能力、上下肢力量的增强,以全方位视角出发,对功夫扇动作要领加以掌握,以此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展开合理、细致的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教学计划的及时调整,可对学生学习效果加以改善,还可对功夫扇技术动作、内涵加以掌握。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还可对学生坚韧意志加以培养,以推动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二)掌握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功夫扇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设计重点加以适当调整,如可由“步型及手型的正确到位”逐步过渡至“动作正确、到位”,再过渡至“手眼的协调配合”,最后升级为“武术动作的连贯”。同时,还应以学生实际情况為依据,对教学难点加以调整,将“手脚配合协调”逐步过渡至“手眼配合”,再到“动作精、气、神”,最后为“动作创编能力”。每次教学实践中,教师均需重视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掌握,对学生身体素质、实际运动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加以了解。

由于功夫扇所具备的技术结构较为特殊,要求教师需对功夫扇技术结构加以认真分析,并对此项运动过程中学生易犯错误之处及主要技术技巧加以摸索、总结。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学生所做出的动作利用投影设备呈现于大屏幕中。此时,班级学生成为小教师,并对学生所做动作的优点及缺点之处加以指出,借此将教学难点与重点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借助慢动作视频及图片的播放,将教学重点与难点向学生强调。学生在功夫扇运动中将会存在手型、步型不正确及眼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对此现象加以重视,并在各单元课时教学活动中逐步解决此问题。教学活动的难点及重点并非一成不变的,学生技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学难点及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以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学问题。

(三)优化师资团队

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也获得一定发展空间,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提出迫切需求,这无疑对教师综合素养、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此之外,要求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武术动作的展开加以正确引导。为此,学校需从整体出发,优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整体质量,以实际教学需求为依据,完成科学培训计划的制订。学校通过针对体育教师展开定期的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在校本课程教学期间,推动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并强健体质。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期间的兴趣爱好加以了解,通过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融合,为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小学教学过程中,学校除应定期针对体育教师展开培训外,还应重视其他学科教师的培训活动,借此为从整体上提高小学师资力量提供良好条件,进而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便利条件。由于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将会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加之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培训期间,需将体育校本课程研发知识、主要制定环节、制定知识点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以此提高教师所设计的体育校本课程,还可有助于体育学科价值的充分发挥。

五、结语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学体育教师需对体育教学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分析此阶段学生特点发现对于趣味、新颖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较为感兴趣。为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可在此过程中陶冶情操并强健体质,教师可将功夫扇引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此为中心设计校本课程,为系统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提供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玉芬.自编武术功夫扇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3):38-40.

[2]符晓伟.浅谈太极功夫扇在美景小学开展的情况[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1):23.

[3]王雪梅.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武术功夫扇教学策略[J].现代教学,2019(23):52-53.

[4]董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开发:以“洮州民间功夫扇操”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2):97-98.

[5]杨青龙.太极功夫扇进高中校园可行性研究[J].新课程(下),2017(4):27-28.

作者简介:

沈灵芸,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体育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